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國唱好自家疫苗踩低西方,散播陰謀論

中國唱好自家疫苗踩低西方,散播陰謀論

在世界衛生組織十名專家抵達武漢、調查新冠病毒起源之際,中國官媒連續多日發表報道批評西方疫苗,鼓吹國產疫苗更為安全易得。與此同時,美國打算重歸世界衛生組織,加入向窮國派發疫苗的COVAX計劃。

據《華盛頓郵報》和路透社1月20日報道,中國官員、官媒和網絡輿論近日再度大肆宣揚新冠病毒並非起源於中國,並且指責美國製藥商輝瑞(Pfizer)和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研發的新冠疫苗,以及莫德納(Moderna)疫苗的安全性引人擔憂。報道說,這是在世衛專家進行調查的關鍵時刻「攪混水」。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告訴本台,中共當局此時不是為了就疫苗效力與西方吵架,而是穩定國內民心的權宜之計,「中國政府處於一個和全世界兩百來個國家對抗問責的尷尬場景,為什麼它還要冒着外交孤立的風險和全球吵架?如果不給老百姓灌輸謊言、陰謀論,加大槍桿子鎮壓功能、筆桿子撒謊功能,它感覺政體安全真的可能受到威脅。」

最新數據顯示,輝瑞疫苗最終階段的臨床試驗表明該疫苗的有效率為95%。中國科興控股的新冠疫苗在巴西後期試驗中的有效性只有50.4%。

中國疫苗有效力僅百分之五十專家:條件允許首選美國疫苗(自由亞洲電台製圖)

中國指責西方媒體淡化mRNA疫苗死亡案例

在過去一周,中國黨媒《環球時報》發文稱,挪威出現23例與接種美國輝瑞公司和德國BioNTech公司疫苗相關的死亡案例。多位醫學專家表示,mRNA疫苗開發倉促,年老體弱的人應該慎用,日本應該考慮中國疫苗。

此外,《環球時報》還指責西方主流媒體淡化死亡案例,刻意污衊中國疫苗、宣傳輝瑞疫苗。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退休教授李敦厚對本台表示,沒有對照研究(control study)的情況下,挪威案例無法證明中國疫苗的優越性,「如果中國疫苗打到挪威那些人,是不是會出問題?因為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所以不能比較。挪威有它獨特的情況,不見得中國去打就沒事。」

挪威死亡案例大多出現在八十歲以上和免疫力較弱的人身上。挪威衛生局發言人馬德森(Steinar Madsen)日前表示,很難證明疫苗與死亡之間的聯繫。

目前,中國疫苗限制六十歲以上人群,以及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的高危人群不能接種。夏明認為,相比於美國優先將疫苗推廣至老人和一線工作人員,中國對自己的疫苗缺乏自信。

「美國首先從老人人群開始,拜登佩洛西彭斯等老人都打。中國復星公司為什麼要花幾十億或者上百億買美國的疫苗?中國自己對自己的疫苗沒有自信,尤其是用到國家領導人(身上)。」

中國疫苗有效力僅百分之五十專家:條件允許首選美國疫苗

中共間諜之女熊蕾:非典和新冠跟美國有關

中國武肺疫苗副作用73種大陸專家形容「世界上最不安全」

中國疫苗有效率遠低於美國國民敢不敢注射引發熱議

中國高官傳播病毒陰謀論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12月29日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質疑,西方疫苗使用的mRNA技術原本是用於治療癌症病人,投放到健康人身上,無法排除未來是否有副作用。

「中共諜王」熊向暉之女、新華社中國特稿社副社長熊蕾在《從基因爭奪戰到新冠病毒:一個新聞人的記錄和思考》一文中質疑「非典可能是針對中國人的基因武器」,並暗示美國前國防部部長、吉利德(Gilead)公司的大股東拉姆斯菲爾德(Donald Rumsfeld)從新冠疫苗中獲益,在中國社交媒體引起熱議。

「瑞德西韋是誰家的?還是Gilead公司。左一個右一個誰都沒聽說過沒經歷過的新病毒新疫情,他們家老有特效藥。他們怎麼那麼有先見之明呢?這裏要是沒有貓膩,那真是活見鬼了。」熊蕾寫道。

「國家的媒體這樣登,對中國人的名譽也不好,這不是事實。」李敦厚指出,「瑞德西韋也不是那麼有效,又貴,又要打針。怎麼會那麼笨?如果準備的那麼好,怎麼不準備個口服藥?那個藥也是從(研究)其它病毒來的。」

美國輝瑞製藥公司(Pfizer)研製的新冠病毒疫苗(路透社)

美國將重歸WHO,加入COVAX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首日便簽署了多項政令,包括叫停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的程序,並指派傳染病學家福奇(Anthony Fauci)率團參加世衛組織會議。

福奇於1月21日參加WHO第148屆執行委員會會議時表示,美國將保持世衛組織的會員資格,履行相應的財政義務,推動世衛改革,並且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

對於病毒溯源的調查,福奇說,「國際調查必須強勁而且清晰,我們期待着對之作出評估。」

李敦厚表示,「李文亮的死,讓他變成『功臣』,(以後)還有多少個李文亮?希望中國能夠把(實驗的)東西拿出來,除非你是心懷惡意做的,不敢拿出來。如果是意外,拿出來有什麼關係?」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122/1548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