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一戰對中國的影響如此深刻:五四運動與暴民政治

—五四運動與暴民政治

作者:
一次世界大戰是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同時,這一階段中國經濟迅速發展,政治上卻是分裂的。民間經濟發展了,一部分人發財了,但政府的財政非常困難,因為國家其實是分裂的,各省都將財政稅收據為己有,不上繳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不得不借款,主要是向日本借,這裏面又衍生出一大批故事,造成很負面的影響。後來巴黎和會上的一些爭議也與此有關。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0周年之際,歐洲媒體出現了大量對一戰歷史的回顧、反思。中國雖為參戰國之一,但很多人感覺一戰離中國很遙遠。歷史學家袁偉時指出,其實一戰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

德國之聲:中國雖然名義上是一戰的參戰國,但並沒有直接參與戰事,距離主要戰場也比較遙遠,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中國和一戰的關係並不密切。事實是這樣嗎?

袁偉時:情況不是這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中國的影響非常大,在內政和外交都是一件大事。外交上,首先是中國跟日本的關係。戰爭一開始,日本就佔領了德國在山東的殖民地膠州灣,就是現在的青島。後來中國的五四運動,就是與此有關。

內政方面,1917年以後,對於中國要不要參加歐戰,國內政界和社會發生了強烈的爭論,甚至是分裂。協約國方面的美國、英國、日本都主張中國參戰,德國則力圖阻止,也使用了很多手段,包括賄賂。賄賂的對象有國會議員,還有總理段祺瑞,段祺瑞拒絕了。

德國之聲:在很多普通中國人的認知里,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歷史一個標誌性的事件,至少在歷史教科書里被賦予了非常重大的意義。這場由一戰的結果引發的運動,對中國歷史進程的影響是不是比戰爭本身更大?

袁偉時:一般中國人常常將五四新文化運動和五四「愛國運動」混淆起來。其實兩者是不同的。新文化運動是一個長期的、從19世紀就發展起來的民間運動,主張學習西方,用先進的思想文化來變革中國的傳統文化。五四愛國運動也是民間運動,但它是一個政治運動,抗議日本掠奪中國在山東的主權,包括青島和膠濟鐵路;反對中國政府在巴黎和會條約上簽字,掀起了全國性的一場巨大的群眾運動,為時不過一個多月時間。

由於當時一些外交內幕民眾並不了解,造成五四愛國運動在天安門示威之後失控,部分抗議者到東郊民巷美國使館遞交請願書,寄希望於美國主持公正。另一支遊行隊伍群情憤怒之下,焚燒了被斥為「賣國賊」的曹汝霖住宅,並「痛打」章宗祥。這樣的暴力行為引起了輿論的分裂,大多數人認為這是正義行動,群眾有權懲罰賣國賊。只有以梁漱溟胡適為代表的極少數人認為這是破壞社會秩序的錯誤行為,不管曹章有多大罪惡都應由法院審判,不能隨意破壞他人財物,危害他人人身安全。但這個呼聲沒有得到多數人的認可,結果是開創了中國學生運動隨便動用暴力、繼而演變成暴民專制的先河。這也是導致後來中國政治局面動盪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根源。

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思想文化上的影響。當時人們思考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被視為當代文明代表的西歐列強,會捲入一場空前規模的戰爭?原因何在?這是世界性的一個辯論,中國的知識分子也參與了,但沒有找到答案。有的說這是公理的勝利,蔡元培就說這是公理戰勝了強權;以李大釗為代表的另一些人則認為這是庶民的勝利。中國的思想界也分裂了,一部分人走上了馬克思主義的道路。此後,支持共產黨領導的力量和反對共產黨的力量長期鬥爭,包括長期的內戰。

德國之聲:中國參戰的一個細節——歐洲戰場上中國勞工的命運最近幾年在歐洲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出現了有關這段歷史的書籍、影片。有的研究認為,這批華工是歐洲最早華人社區形成的源頭。這是不是被人們遺忘的一段歷史?

袁偉時:這件事歷史學界是知道的。15萬華工來到歐戰戰場,主要是法國,從事挖戰壕、清理戰場等後勤工作或在工廠里做工,非常艱苦。有一些數字說,死傷的人上萬。國內也有人研究這個課題,因為它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就是在那時,中國人掀起了留法的高潮,到法國勤工儉學。其中有些人在法國試圖為華工辦教育,成立法華教育基金會,為工人辦學,這些人中的一些後來成為共產主義小組的成員,對中國的共產主義運動興起,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可以說,一次世界大戰是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同時,這一階段中國經濟迅速發展,政治上卻是分裂的。民間經濟發展了,一部分人發財了,但政府的財政非常困難,因為國家其實是分裂的,各省都將財政稅收據為己有,不上繳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不得不借款,主要是向日本借,這裏面又衍生出一大批故事,造成很負面的影響。後來巴黎和會上的一些爭議也與此有關。

德國之聲:一戰百年,西方媒體出現了不少將戰前的歐洲與今天對比的分析,並找出一些類似點,比如民粹主義興起、大國相爭等。作為中國歷史學者,您如何看這種比較?

袁偉時:這個比較我也注意到了,在我看來這樣比是比較牽強的。因為100年來世界局面有了很大變化,簡單的類比,可以舉出一些相似的例子,但其實差別太大了。當下雖然有民粹主義興起,也有各種國家間的矛盾,但沒有一個像當時德國那樣的軍國主義大國興起。一戰前歐洲幾個大國博弈,與德國的崛起和其軍國主義的傳統有很大關係。現在的歐盟,以德法為核心,邁向一體化大體上應該是沒問題的。

那麼歐洲以外另一個國家的興起,是否會挑起戰爭?我認為沒有這個可能性。朝鮮金家王朝可能會搞核訛詐,但小小朝鮮不可能挑起世界大戰,只能是局部的軍事衝突。

那麼中國呢?在我看來,中國現在的領導人,你可以說他的各種決策不一定都受到大家的歡迎,也有很多批評,但有一點我看是比較清楚的:他是想讓中國經濟發展起來,富強是他追求的目標,他是專心致志要發展經濟的。他也搞軍事現代化,但並不想佔領哪個地方或對外發動戰爭。他沒有這個動機。與周邊鄰國的領土矛盾,真正有遠見的政治家都會把它擱置起來。局部的看似緊張的形勢,不排除擦槍走火的可能性,但不可能爆發大規模戰爭,連局部戰爭我認為也打不起來。大陸和台灣、中日之間都不會打起來,因為它們的經濟融合、聯繫太緊密。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118/1546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