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知青運動是歷史的反動

中國為這場運動耗費了約300億元,但換來的又是什麼呢?去農村的都是平民百姓的子女,沒有一個地方幹部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農村去。無數的女青年被農民強姦,男青年被強行趕去耕地。很多人受不了農村的疾苦而逃回城市。他們當中的大多數父母都已湮滅在文革的浪潮中,有的人只好以討飯度日,更多的則餓死街頭。在這樣的歷史背後,是年輕一代灑下的血和淚。

最近有官員在談及大學生「村官」工程時,認為這一工程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重要戰略。還認為農村這個廣闊天地,這是培養人才的好地方。「村官」到農村接受鍛煉,在廣闊天地里學習、實踐,很多東西是在校園裏得不到的。這番話讓人不禁想起上世紀曾持續二十多年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難道,中國的歷史真就是一部輪迴的歷史?

史記載,上山下鄉,源於1956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擬定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五七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綱要提到,「城市的中小學畢業的青年,除了能夠在城市升學就業的以外,應當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下鄉上山去參加農業生產,參加社會主義農村建設的偉大事業」。1964年,國務院發佈了《關於城鎮青年參加農村社會主義建設的決定》草案,這是上山下鄉運動一個綱領性文件。1965年中央辦公廳為此發佈了通知。從此,上山下鄉被列入黨和國家重要的日常工作範圍。

其實,這場運動所以在60年代中葉興起,與當時正在醞釀爆發的「文化大革命」息息相關。文革風暴到來後,大批青年湧向城市,發生了嚴重的暴力事件。如何安撫這些激情四射的革命小將,成了毛澤東心中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他把目光投向了曾經戰鬥過的農村。老毛認為,讓年輕人到農村去,與農民多交流,感受農村的氣息,可以轉移矛盾,同時也可以減少紅衛兵惡鬥產生的暴力事件。1968年12月22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預告,今晚將廣播「毛主席最新指示」。成千上萬的中國人虔誠地守候在收音機旁,等待着聆聽「毛主席的聲音」。這次廣播播出了《人民日報》發表的一篇報道。這篇報道介紹了甘肅省會寧縣城關鎮部份居民到農村安家落戶一事,其標題是「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裏吃閒飯」。《人民日報》為這篇報道所加的編者按語引述了毛澤東10多天前的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收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說服城裏的幹部和其它人,把自己的初中、高中、大學畢業的子女送到鄉下去,來一個動員。各地農村的同志應當歡迎他們去。」這就是著名的「12.11指示」。老毛的這一指示改變了整整一代城市青年和數千萬城市家庭的命運。據《人民日報》報導,從「12.11指示」發佈當晚到次日,全國各大城市、中小城鎮以及廣大農村的革命群眾和人民解放軍指戰員,一片歡騰,紛紛集會遊行,最熱烈地歡呼毛主席最新指示的發表。當時就有人寫出熱情洋溢的詩歌:「北京傳來大喜訊,最新指示照人心。知識青年齊響應,滿懷豪情下農村。接受工農再教育,戰天鬥地破私心。緊跟統帥毛主席,廣闊天地煉忠心。」

毛的指示剛發表,就有不少年輕人踴躍報名要到農村去。1968年當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屆學生,後來被稱為「老三屆」),全部前往農村。文革中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總人數達到1600多萬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來到了鄉村。這是人類現代歷史上罕見的從城市到鄉村的人口大遷移。全國城市居民家庭中,幾乎沒有一家不和「知青」下鄉聯繫在一起。上山下鄉的目的地很多,包括雲南、貴州、湖南、內蒙古,黑龍江等地。政府指定「知識青年」勞動居住的地方,通常是邊遠地區或經濟落後、條件較差的縣。這一做法很快就成了既定政策。

從表面上看,雖然很多年輕人都是自願前往農村的。但大部分都是被逼無奈,或是受矇騙的。在當時,有一部分青年是「滿懷熱血」地投入到這場運動中,所謂「滿懷豪情下農村」,「緊跟統帥毛主席,廣闊天地煉忠心」。但更多城市青年是被政府強制離家遷往農村的。與其在城市的生活相比較,知青們普遍感覺在農村生活很艱苦,他們在貧困的農村地區當然無法繼續接受正常的知識教育,文化生活也幾乎沒有,他們和當地農民的關係也遠非融洽。年輕的一代在文革的混亂中感到很迷惘,想去農村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但沒想到的是,這卻是一條悲情的不歸路。上山下鄉雖然暫時緩解了城鎮的就業壓力,毛澤東藉此達到了解散紅衛兵組織和讓年輕人「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的目的,但是幾千萬年輕人的青春被荒廢,無數家庭被強行拆散,這場運動也造成了各個層面的社會混亂。由於文革的上山下鄉使得本應成為學者專家的一批年輕人在鄉間長期務農,八十年代以後出現了知識斷代,學術研究後繼乏人的現象。

中國為這場運動耗費了約300億元,但換來的又是什麼呢?去農村的都是平民百姓的子女,沒有一個地方幹部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農村去。無數的女青年被農民強姦,男青年被強行趕去耕地。很多人受不了農村的疾苦而逃回城市。他們當中的大多數父母都已湮滅在文革的浪潮中,有的人只好以討飯度日,更多的則餓死街頭。在這樣的歷史背後,是年輕一代灑下的血和淚。

從實踐上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運動在全國範圍內不是對社會發展的推動,而是對生產力的逆動。在科技生產力方面:它釜底抽薪,中斷了我國對科技人才的選拔與培養,使得後來的科技人才斷代。在我國開展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的同時,美國正在實施登月的高科技計劃。知青的上山下鄉運動把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又拉開了一大截。在工業生產力方面:工業萎縮,招工停止,技術的傳承後繼無人,更談不上發展。在農業生產力方面:知青下鄉沒有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勞動工具,知青所到之處還是在以當地傳統的方式耕作。知青的到來只不過是增加了農業人口,而社會進步的標誌之一是農業人口的減少不是增加。所以,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運動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動,所以必須否定。

從理論上看,上山下鄉運動的理論出發點是所謂「縮小三大差別」。三大差別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隨着現代生產力的發展它又會逐漸縮小,那麼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運動對縮小三大差別起到了什麼所用呢?

城鄉差別:城市的產生和繁榮牽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減少了城市人口,削弱了城市建設,增加了農村負擔。該運動是通過驅使知青下鄉弱化城市的建設來縮小城鄉差別。工農差別:與農業相比,工業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運動不是工業支持農業,也不是引領農業向工業化方向發展,而是棄工務農,抑工又抑農。腦體差別:腦力勞動者的增加無疑代表了社會的進步。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運動不是以教育農民、提高農村文化水平為目的,而是讓知識青年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棄文務農,紮根一輩子,成為農村的普通體力勞動者。

城市應該支持農村,工業應該扶助農業,知識分子與工農相結合也是有益的,但問題的關鍵在於這種支持、扶助、結合的基礎是什麼?削弱城市的作用,萎縮工業的發展,抽去知識分子的政治經濟地位,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運動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現在的幹部和科技人員下鄉、蹲點,大學生支農、支教、當村官,這是對生產力的推動,因為他們是在保持自身政治經濟地位的基礎上用先進的思想和科學技術去宣傳、幫助和領導農民。他們也要向農民學習並與農民相結合,但這絕不是接受再教育的那種學習,也不是紮根一輩子的那種結合。如果說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運動是為了縮小三大差別,那是以拉動社會生產力倒退的方式來縮小差別,所以必須徹底否定。

1978年11月,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就知青問題一針見血地指出:「要研究如何使城鎮容納更多的勞動力的問題。上山下鄉不是長期辦法,農民不歡迎。」認為知青下鄉插隊「四不滿意」,即農牧民不滿意、知青本人和家長不滿意、城鎮對口單位不滿意、政府不滿意,應當停止。

這個已經被歷史和實踐否定了的運動有必要捲土重來麼?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信力建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114/1545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