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道德經》:在你以為的世界之外,存在着世界的本來狀態

一、

道德經》有一句話叫: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意思就是說: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丑的概念也就形成了;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也就知道什麼是不善了。

對於我們自身來說,我們自己就是人生的主角,自己也是這個世界的核心,但是從客觀世界本身來看,我們於這世界,甚至於這宇宙而言,只是一個極小的分子,或者說連塵埃都不及的一個小個體。

這個世界的任何客觀狀態,都是由多重因素共同組成的一個切面,與我們並無太大關聯,而我們在面對這些客觀狀態之時,因為有了主觀意識,才有了對於客觀世界產生的主觀判斷。

正如王陽明所說:你看此花前,此花在山中自開自落,當你看到此花之後,這個花便不在自己的心外了。

我們對自己的人生以及自己所處的這個世界,做出的判斷正是如此。

我們起心動念之前,這個事件是本身客觀的存在,但是當我們起心動念之後,這個世界在我們的意識之中便有了善惡是非的區別,也就有了另外一番面目。

所以,我們所得出的結論並不是這個世界本身的狀態,而是我們主觀意識形成的概念,與世界本身並不相合。

《列子》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齊國的田氏在自己家裏設宴祭祖,前來赴宴的賓客有千把號人,這時,親朋好友之中就有人向田氏貢獻魚和鵝。

田氏看了就感嘆的說:「這真是上天對人民的優厚恩德,上天繁育五穀,生養魚鳥,來供人們享用。」

眾人聽了紛紛應和,表示他說的這番話確實精彩。

但是在宴請的賓客之中,卻有一個年僅12歲的孩子,也來參加宴會,他就說了這樣一番話:「其實並不像您說的那樣,天地萬物與我們共同成長,共同存在,各有類別,類別之間其實並無高低貴賤,只是類別個頭大小不同,種類不一,而且因為智慧和體力之間的區別而相互制約,形成了食物鏈。

從本質上來說,並沒有誰為誰存在的道理,只是人拿了這些東西當做自己的食物,但這絕不是上天刻意為了人類而生成的物體,如果這樣說的話,難道蚊蟲叮咬人類,也是人類為了蚊蟲而存在的嗎,難道我們也是為虎狼而提供的嗎?」

二、

對於被物慾情識遮住眼睛的世人來說,去除了主觀意識,才能真正看清這天地之間的客觀狀態,你以為的不一定是你以為的,在你以為的之外,才存在一個正確且客觀的世界。

釋迦牟尼曾說過:

利慾熾熱即是火坑,貪愛沉溺便為苦海。一念清淨,烈焰成池;一念警覺,航登彼岸。

對於名利慾望太過於熾熱,才會讓自己掉入火坑,貪婪之心太過於強烈,才會讓自己墜入苦海。如果能以清醒念頭清澈自身,便可讓火坑變成水池,當自己有一些覺醒的念頭之後,便可脫離苦海到達彼岸。

世俗之人常說人生皆是苦海,其實人生何來的苦海,苦海不過是自己破不了的執念,只是自己看待這個世界時,內心主觀意識對這個世界做出主觀判斷之後得出的偏見結論。

一個人表現於外的言行舉止,對於事物的看法都起於自身的一念之間,人生禍福由自己本心而起,人生是非對錯由自己的主觀標準而定。

就像《疑鄰竊斧》的故事,當他斧子丟了之後,看到鄰居總像是偷斧子的人,但是當他找到自己斧子之後,越看越覺得這個鄰居和藹可親,而那個鄰居本身並沒有變化,區別也在於他自己的心境不同罷了。

所以說,決定人生為苦海還是為暖陽的,並不是世界本身,而是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態度。

古人常說「養心莫如寡慾」,因為自身存在的念頭和意識就是人生修行的最大障礙,不僅僅是因為「貪、嗔、痴」等執念,還包括自己的私心雜慮,都是人生苦海的罪魁禍首。

「貪、嗔、痴」念會讓我們陷入因念頭而形成的苦海,而多慮雜念的習慣,也是人生無故尋愁覓恨的本源。

要想擺脫人世間的煎熬,不是去追逐外界事態,而是從自己的根源處着手,減少、控制、調整自己的欲望情識。

正所謂「念頭稍異,境界頓殊」,念頭適度,人生自有暖陽。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國學書舍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102/1540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