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奇妙世界 > 正文

誤打誤撞 人類給地球套上了一個保護罩

2017年,NASA太空探測器在地球周圍發現了巨大的人造「屏障」。現在證實,這一屏障對外太空「氣候」的抵禦效果遠超我們星球的大氣層。這意味着我們不僅在改造着地球——我們的活動也在改變着地外空間。

但好消息是,和人類在地表的活動不同,我們在太空中創造的巨大泡泡實際上非常有利。

早在2012年,NASA發射了兩個太空探測器,它們以大約3200 km/h的速度穿過地球的范艾倫輻射帶Van Allen Belts,同時或許其內部環境的信息。

范艾倫輻射帶,指在地球附近的近層宇宙空間中包圍着地球的高能粒子輻射帶,主要由地磁場中捕獲的高達幾兆電子伏的電子以及高達幾百兆電子伏的質子組成,其中只有很少百分比像O+這樣的重粒子。范艾倫輻射帶分為內外兩層,內外層之間存在范艾倫帶縫,縫中輻射很少。范艾倫輻射帶將地球包圍在中間。范艾倫帶內的高能粒子對載人空間飛行器、衛星等都有一定危害,其內外帶之間的縫隙則是輻射較少的安全地帶。由美國物理學家詹姆斯·范艾倫於1958年發現並以他的名字命名。

2017年,范·艾倫探測器(Van Allen Probes)監測到地球磁場中捕獲的帶電粒子有點奇怪——危險的太陽能放電活動被某種低頻屏障阻擋在外。

經過調查,他們發現這一障礙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一直在積極地推動范艾倫帶遠離地球,現在,與1960年代相比,輻射帶的內側實際上離我們越來越遠。

從60年代開始,被稱為超低頻(VLF)無線電通信的傳輸技術變得普遍,NASA的研究小組證實,它們可以影響太空中某些粒子的運動方式。

換句話說,由於有了VLF,我們現在有了人為的太空保護罩。

馬薩諸塞州麻省理工學院乾草堆天文台的埃里克森(Erickson)解釋說:「許多實驗和觀察結果表明,在適當的條件下,甚低頻頻率範圍內的無線電通信信號實際上都會影響地球周圍高能輻射環境的特性。」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與VLF信號關係不大,但是它們是許多工程,科學和軍事行動中的關鍵要素。

它們的頻率介於3到30 khz之間——太弱了,無法用於音頻傳輸,但是非常適合在長距離或深海中廣播編碼信息。

VLF信號最常見的用途之一是與深海潛艇通信。由於它們的大波長可以繞過大障礙物(例如山脈)衍射,因此也被用在棘手的地形條件下。

從未有人想過在外太空使用VLF信號,但事實證明,它們已經滲漏到周圍的空間中,並且徘徊了足夠長的時間以形成巨大的保護性罩子。

來自科羅拉多大學大氣與空間物理實驗室的丹·貝克(Dan Baker)將其稱為「不可穿透的屏障」。

雖然保護性VLF罩子可能是人類活動對周圍空間產生的最好後果,但它肯定不是唯一一個——自19世紀以來,尤其是在過去的50年中,我們一直在太空中留下自己的印記,當時大氣核試驗風靡一時。

美國宇航局研究小組解釋說:「這些爆炸在地球附近形成了人造輻射帶,對幾顆衛星造成了重大破壞。對空間環境的其他人為影響包括化學釋放實驗,電離層的高頻波加熱以及甚低頻波與輻射帶的相互作用。」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些特徵或許也是地外文明的線索。

報告發表於Science Space Reviews。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搜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1219/1535929.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