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不會聊天的父母 教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昨天接孩子放學的時候,在路上看到一對母子正在開啟聊天模式。

兒子開心地說,今天的一堂科學課特別有意思,老師帶着大家做實驗感覺太棒啦。說着孩子便側目期待媽媽會問他是什麼樣的實驗。

媽媽卻「哦」的一聲,沒有孩子預想中好奇的表情,話題一轉問孩子:

「我看到老師發的課堂照片,大家都在仔細看老師演示,你怎麼在和同學交頭接耳呢,平常上課你是不是也這樣不認真聽啊?」

孩子一臉不悅,鬆開媽媽的手,獨自向前走,媽媽緊追着兒子,想要一個回答。孩子很氣憤說:「媽媽你沒在課堂上不知道情況別亂說!」

他們的聊天不歡而散。媽媽責怪孩子小心眼,一言不合就生氣;而孩子覺得莫名的氣是事出有因,好好的聊天就被媽媽這樣一句話終結。

想想多少父母也是這樣,孩子興致勃勃地期待和父母交流,話題還沒有展開就不幸被聊死,草草收場。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一書中曾說,父母最錯誤的溝通方式之一,是不懂共情,忽略感受。

聊天中只顧自己一時嘴快,急於評價不顧孩子感受,是父母真的不懂怎麼和孩子聊天的表現。

只會評價式聊天的父母,真的太「無聊」

網上看到曾有一所小學的老師們廣泛收集了一份關於孩子怎樣和父母聊天的問卷,近4千份的問卷結果讓人意外,孩子和父母每天的聊天時間不僅短而且太目的性太強。

數據顯示:聊10分鐘左右佔比34.53%;聊20分鐘左右佔27.14%;聊30分鐘左右佔31.1%;僅有7%的孩子每天能和父母聊上1小時及以上的時間。

在這有限的聊天時間裏,每天聊得最多的是「學習及作業」,和孩子聊「夢想」談感受的父母僅佔1.6%。

父母動不動就要拿作業評頭論足:「做完了沒有」,「怎麼這個不會、那個不會」,這樣的親子聊天效果是什麼呢?

什麼話都被父母說完了,好吧你們贏了,孩子和你們根本沒得聊!所以父母也就成了當之無愧的話題終結者。

《少年說》裏曾有一期,一個女孩說起和媽媽的聊天方式,讓很多孩子都有共鳴。

她說媽媽聊天時聯想特別豐富,從一件衣服沒有疊好的小事,可以聊成全家的大事。

媽媽說她衣服沒有疊好,那學習也不會好,學習不好考不上大學,只有去打工,爸爸沒及時指出問題,所以爸爸也得批評,妹妹見此情景就會哭。

芝麻綠豆說成了西瓜,這位媽媽一定能言善道,但她卻一點也不會和孩子聊天。

衣服沒疊好可以得出以後得打工的結論?

難怪每次和媽媽聊天的最後,女孩已不想再多說,因為媽媽的每一句都是聊天的「死胡同」,要說談心更無可能。

《小王子》裏曾有一句話說,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語言,一句話可以讓一個人心情跌入谷底,一句話也可以讓一個人重振力量。

父母的語言決定了孩子的狀態。

看似內向、不愛說話的孩子,不是真「無聊」而是有滿肚子的話卻不想說出口。

習慣評價式聊天,父母毀掉了孩子對聊天的期待,錯過了真正值得聊的話題,還怎麼能指望在聊天中教導孩子?

父母說得多,孩子的話自然少

孩子說與不說,取決於父母會不會換位思考,與他產生共情。

《小歡喜》裏有一幕「刻意的聊天」讓人印象很深,高考前學校為給孩子減壓,組織學生和家長參與暢言班,讓學生和父母獨處說出內心的想法,剛好方一凡和英子都與父母在高考志願上有意見分歧。

在暢言班裏,方一凡和英子都試圖說服父母支持自己。

英子說她希望父母同意自己上南大,媽媽宋倩剛聽英子說完第一句,便按捺不住起身質疑英子的選擇。

媽媽振振有詞,英子背對着媽媽眼淚直流,暢言的溝通瞬間被「聊死」了,英子的渴望成了媽媽的暢言。

與宋倩相反,文潔聽方一凡說自己就喜歡唱歌跳舞,她的心裏無比難過,因為這和自己的期望差很遠。

雖然內心不甘願,但她幾番忍住眼淚認真傾聽。方一凡說:「媽,我不是個壞孩子,只是成績不好。」

是啊,多精準的自我認識,文潔不可否認,也體會到孩子的那份無奈。這不是任性也不是頭腦發熱,因此被孩子的話觸動。

英子不再說,因為宋倩一句都聽不下去。方一凡願意說,因為文潔努力讓自己聽他的心裏話,讓他有勇氣繼續表達和爭取。

《共情力》的作者喬拉·米卡利曾說,如果沒有共情,我們就無法相互尋求支持、鼓勵、溫存和愛。

用力地傾泄對孩子的愛,不如用情好好地理解、感受和接納他,讓孩子看到父母給的愛和希望。

跟孩子聊天的智慧,是減少用力,克制自己的表達欲。

3個方法,和孩子柔軟聊天

孩子的心理敏感程度比成人要高出很多,所以特別在意別人對他說話的內容甚至語氣。

不懂聊天的方法,傷透了孩子的心,一旦孩子有能力遠離父母便不願和父母多說一句。

那麼,如何和孩子保持親密好好聊下去呢?比起聊天中給孩子帶來負面情緒,這三種柔軟的方式更適合和孩子聊天。

1、交還聊天主導權

看過一個韓國短片,媽媽和8歲女兒的溫情聊天,令人感動,聊天全程由孩子向媽媽提問。

「媽媽最害怕什麼?」

「媽媽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

「媽媽為了生下我,失去了什麼?」

「媽媽有多愛我?」

媽媽眼裏閃着淚,每一個回答都在訴說自己的感受,讓孩子很安心,也願意繼續和媽媽聊下去,問媽媽為什麼,怎麼會這樣。

很多時候父母沒法和孩子聊,因為孩子總是被動說話。由孩子主導談話時,她才能問其所想,聊其想聊的事,而父母才能知道孩子真正的關注。

控制欲會贏了孩子,唯有尊重才會贏得孩子。

聰明的父母在聊天中從來不滔滔不絕,拒絕傾聽,而是讓孩子源源不斷向自己開口。

2、變成「小孩」平等相處

電影《重返17歲》的主人公邁克原本生活不順,子女也和他產生了隔閡。

他不理解小時候女兒愛的雪糕為什麼現在不愛吃了,當他拿雪糕和女兒尬聊,女兒不願意再理他。

意外穿越回自己的17歲後,邁克以同齡人身份和兒女們相處,用平等的角度了解子女生活。

用17歲的思維揣測到他們的想法和需要,邁克終於知道了17歲已不是最愛雪糕的年齡,後來他成為孩子們「有益」的朋友,教兒子打球,阻止女兒與小混混交往。

做父母最不靠譜的是想當然地看待孩子的成長。其實,放下父母的身份,平等地和孩子相處,便會發現孩子成長的過程一切都在變化。

走進孩子內心最好的辦法,就是做他的朋友。

如果父母珍視「友情」,便會用好同理心,避免在聊天時「踩雷」。

3、捨得花時間多「閒聊」

在猶太家庭里,「海沃塔」聊天方法非常盛行。它的意思接近英文單詞fellowship,即夥伴關係,也就是聊天時通過提問、回答、對話、討論來延展和探討問題。

看似漫無目的閒聊,其實是在用「為什麼」、「怎麼樣」開放性的問題啟發孩子代替直接評價。

談話中歡樂民主的氣氛,激發出更多值得「聊」的話題,以及孩子的探究心理和學習熱情。

麻省理工研究發現,讓孩子更聰明,不是靠閱讀,而是靠聊天。

因為孩子是社交型學習者,孩子會從與他們有關係並讓他們感到安全的人身上學習。而這樣的最佳人選當然是父母。

遠離了終結式的評價,「閒聊」拉近了親子間距離,對孩子進行啟發式教育,絕不會是浪費時間。

「聊天」是父母和孩子最簡單的相處方式,通過聊天,父母可以源源不斷地向孩子輸送愛的滋養。父母的愛正向輸入,孩子才能有正向輸出。

會聊天的父母,孩子都不會差。

孩子的童年不可逆轉,每一次聊天都是父母給孩子愛的語言和陪伴。

聊天不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阻礙,而是連接心靈的橋樑。好好說話,用心聊天才是父母最應掌握的技能。

願每個父母不再做聊天的終結者,和孩子聊下去,聊得更多,父母才能陪着孩子走得更遠!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爸媽精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1104/1519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