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中醫聖手唯一存世的「補脾方」!補脾陽、強脾氣、留住水谷精微

作者:

(本文僅供學習、參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劑,須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借鑑、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藏象生理學》

你好,我是中國人,文君然。

有人問我,學習中醫藥知識,從事中醫藥行業,最關鍵的品質是什麼?

我說,是謙虛、謹慎。在這方面,我永遠都做得不夠。

因為在我看來,中醫發展的幾千年積澱裏頭,有太多好經驗、好思路,值得我們後背學習。你就扎紮實實地學,學一輩子,也學不完啊!

現在,我帶你來看一張配伍。這個配伍的創製者,乃是我國當代著名的中醫臨床家蒲師。

蒲師,雖然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就去世了。但是,他作為曾經給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看病的杏林泰斗,卻永遠在中醫界留下了段段佳話。

據說,他老人喜歡贈送徒弟三樣東西——草鞋一雙、雨傘一把、燈籠一個。幹啥用的?出門應急救治病人時候用的。

據說,他曾經因為一次誤診,閉門謝診三年,精研典籍,反思過失。

蒲師的名字到底是啥?我就不說了,為了避免廣告嫌疑。如果你感興趣,可以自己去查一查。他是四川人。

好了。現在我們看看蒲師給我們留下的這張配伍——

黨參、炙甘草各6克,白朮、茯苓各9克,乾薑、澤瀉各4.5克,肉桂1.5克。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口服。

這個配伍能幹啥呢?就是溫中散寒、健脾止瀉。

我從前在學習此方的時候,聽老師講過這麼一個病案。

話說有一男子,白天腹瀉至少5次。糞便呈水樣,伴隨腹脹和腸鳴。什麼東西都吃不下了。

這個人的症狀,已經連續了一周多,整個人拉得快要虛脫了。他曾經用過理中湯配伍,藥用黨參、白朮、乾薑之屬,效果都一般。

就在他覺得自己沒有希望的時候,因緣際會,他找到了救星。

刻診,見患者舌淡,苔白膩,脈象沉弦,小便短少,蒲師不慌不忙,寫了一個配伍,就是前面我說的那一個。

患者也是略通醫術的。它看到其中的黨參、白朮、炙甘草、乾薑,就立刻知道,這是理中湯配伍。他說,自己用過理中湯,效果很一般。

蒲師卻說,我這配伍里,雖然遵理中湯之法,但是有稍作增加變化。變化雖然不大,但是效力不可同日而語。你還是嘗試一下吧。

結果,藥用當天,腹瀉次數減少。藥用三天,腹瀉基本止住。後來,蒲師改用成藥調養,患者最後痊癒。

現在,我給你講一下這裏的道理。

首先,這個人的問題,在於寒濕困脾、脾虛泄瀉。你看他,大便如水,腹脹腸鳴,食欲不振,苔膩舌淡,脈象沉弦,這都是典型的寒濕困脾之狀。寒濕之邪下注腸間,所以就會經常腹瀉。這裏頭最典型的,就是苔膩、腸鳴、脈沉弦。這個是典型的寒濕困脾的診斷標準。

這個時候怎麼辦?答案是健脾、散寒、除濕。

其實,這方面,中醫有不少配伍。理中湯專門幹這個事兒。理中湯也是張仲景的經方啊,記載於《傷寒論》。原方配伍就是人參、白朮、炙甘草、乾薑。人參一般用黨參替代。主要意圖,就是健脾、散寒、除濕。

但是,這樣的配伍,力道有時候還不夠。怎麼辦?你看蒲師的配伍,裏頭加入肉桂來溫補脾腎之陽,再加入澤瀉、茯苓來利水。為什麼要利水啊?因為體內濕氣通過利水之品排出體外,這樣大便就會變得干一點。這就是所謂利小便而實大便。

可以說,這配伍就是蒲師在理中湯配伍的基礎上,變化而來的。據我所知,此法的效果,比理中湯要強一些。

如果我沒有看錯的話,這個配伍,是泰斗存世的,為數不多的健脾止瀉、散寒除濕之配伍。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當然,也許我孤陋寡聞,這樣說不確切。如果各位讀者有不同意見,也不妨提出批評。

但無論怎麼講,這個配伍是有現實意義的。

我跟你說,到了夏天的時候,因為飲食無度、肆意貪涼,導致脾陽虛弱,為寒濕所困的人比比皆是。有些人甚至在一次大病之後,變成了慢性的泄瀉之症。這時候,如果辯證準確,用上述經驗調理,或許就是科學的。我把這個寫出來,給這類的朋友以啟迪。前提是,一定要準確辯證,要由專業醫師來辯證。你如果是因為濕熱導致的泄瀉,用這個就反了。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現在讓我們再次用崇敬的目光,向中醫先賢們留下的遺產,致以深深的敬意。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小藥養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1030/151794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