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民間俗語:「年怕中秋 月怕半」 究竟啥意思?

中秋節作為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在民間已流傳了幾千年。如果談起中秋節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上古時期的「祭月節」。但是真正有中秋節概念時卻是在漢代,並流行於唐、宋兩朝。

2008年起,中秋節正式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那麼農村俗語「年怕中秋,月怕半」,是什麼意思呢?

一、年怕中秋,月怕半

相信大家都知道,中秋節處於八月十五,中秋節一過,基本上就剩新年一個比較大的傳統節日了。

從農業生產上來講,過了中秋,就到了一年休養生息的時節了,所以才有「年怕中秋,月怕半,男兒立志在少年」的說法。

中秋節寓意非常美好,這天的晚上繁星閃閃、月亮高懸,天上的月亮也又圓又棒,預示着「人月團圓」的美好期盼,從而寄託思念故鄉親人,以及對秋季大豐收的美好期盼。

一年有十二個月,過了八月十五,只剩一百多天就要過年了。但是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再美的容顏也抵擋不住歲月的侵蝕。

因此就有了「年怕中秋,月怕半」的說法,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句俗語也告訴我們別等時間白了頭,才知道有些事情沒來得及做。

每個人在年少的時候都會覺得,時間過得太慢太慢。而到了年齡逐漸增大的時候,這種感覺才會大反轉並真正意識到了。

時間就像東逝的流水奔騰不息,而自己的年紀也會逐漸變大,最終從年少無知,變成了一個老者,才覺得時間老是不夠用。

這其實便應了「年怕中秋月怕半」的下半句,「人懼中年歲懼夕」簡而言之,說的就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時間珍貴,等到中年之後才開始珍惜時間。

每一年都如此,人生也如此,所以每當中秋節來臨的時候,很多人就會發出這樣的感慨。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史學界的9527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929/150640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