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約有5000萬人罹患痴呆症。預計到2050年,這個數字將增加至1.52億;而且中低收入國家的情況更為嚴重,2/3的痴呆症患者可能都將生活在這些國家。
痴呆症不僅僅是我們常說的「老年痴呆」,它是指一類引起長期記憶減退、出現認知障礙的神經系統疾病,包括阿爾茨海默症、帕金森病等疾病,以及腦外傷等引起的痴呆。痴呆症患者通常會出現記憶力衰退、學習能力減弱、情緒不穩定、出現幻覺、抑鬱消極、運動能力喪失等症狀,影響個人、家庭乃至社會的發展。
隨着人類越來越長壽,痴呆症可能也會越來越普遍
最近,《柳葉刀》發表了一篇關於痴呆症的2020年年度報告,對痴呆症的預防、干預以及護理作了詳細說明。報告提出了12個與痴呆症發作相關的潛在危險因素,給出了預防痴呆症的建議措施,例如戒煙、運動、治療聽力衰退、參與社交活動等。如果積極改善,我們將有望預防或延遲全球40%痴呆症的發作。
哪些因素與痴呆症有關?
這份報告對大量的臨床數據和研究報告進行了統合分析,認為在生命的各個階段中,都存在着與痴呆症相關的潛在危險因素。
早年階段(年齡低於45歲)
受教育程度可能影響患病概率。研究表明,人的整體認知能力隨教育程度升高而增強,並在青春期後期趨於穩定,同時大腦的可塑性也達到最高;而20歲後,教育對認知能力的培養就很有限了。因此,加強教育、保持學習、提高認知能力,對於預防晚年出現認知障礙等痴呆症狀是很重要的。
受教育程度與患病概率呈現相關性
中年階段(45~65歲之間)
在這個階段,聽力障礙是最顯著的相關因素。統計數據顯示,在沒有使用助聽器的人群當中,聽力下降與認知障礙的程度呈現顯著的相關性;這可能是因為,聽力障礙會削弱對認知系統的刺激,從而導致認知能力降低。
另外,過量飲酒、高血壓、創傷性的腦損傷等,都會對神經系統產生影響,增加患病的可能性。而一項研究中面對58萬人、長達42年的調查則發現,肥胖的人面臨着更高的痴呆風險。
過量飲酒增加痴呆的可能性
晚年階段(超過65歲)
在這個階段,抽煙是危險係數最高的因素。戒煙永遠不會太晚——在一項針對60歲以上人群的研究中,相比於抽煙者,戒煙超過4年的受試者在隨後8年患有痴呆的風險更低。另外,二手煙也可能影響痴呆症的發病幾率。
缺乏適度的鍛煉、社交活動不足,則容易導致心情抑鬱,從而可能誘發晚年痴呆症。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也與痴呆症的發作有關;調查發現,糖尿病患者的症狀越嚴重,患有痴呆症的風險越高。
另外,空氣中的高濃度污染物(比如二氧化氮或者 PM2.5),可以通過呼吸道進入血管,並由肺循環和體循環進入大腦當中,從而加速神經系統的退行性進程,誘發痴呆症。空氣污染對痴呆的影響是一個慢性過程,所以往往在晚年階段才會顯現出相關性。
戒煙永遠不會太晚!
相比較於《柳葉刀》在2017年發佈的痴呆症年度報告,今年的報告中新增了三個風險因素——過量飲酒、創傷性腦損傷以及空氣污染。
如何預防痴呆症?
針對以上這些潛在的危險因素,報告也提出了預防痴呆症的方法,總體包括兩個方面:減少對神經系統造成的病理性損傷,提高或者維持自身的認知水平。
減少對神經系統造成病理性損傷
1)戒煙
2)堅持鍛煉,避免出現肥胖症
3)避免過量飲酒
4)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5)避免頭部受到創傷
6)減少空氣污染
提高或者維持自身認知水平
1)治療聽力衰退,使用助聽器
2)保持頻繁的社交活動
3)獲取高水平教育
細心照料、耐心陪伴,對於痴呆症患者非常重要
這不僅需要個人的改變,同時也需要國家制定相關政策。比如,普及中小學教育,培養認知能力;制定公共健康計劃,增加針對高風險人群的社會、認知和體育活動等。關於痴呆症的預防,永遠都不會太早或太晚——不管是政府政策的制定,還是個人習慣的改變,都需要儘早開始,並且始終堅持,不斷完善。
痴呆症患者往往生活難以自理,容易跌倒和生病,常常忘記說過的話,忘記吃飯,甚至忘記把自己身體的不適告訴給家人或醫生。因此報告中建議,家屬要儘量為患者提供全面的診斷後護理,幫助患者保持適度的有氧鍛煉;同時也要及時關注患者的精神健康,儘量避免刺激患者的情緒,多在身邊陪伴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