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奇聞趣事 > 正文

「將寶寶放在籠子裏放風」:一種百年前興起 奇特有趣的育兒方式

話說,很多人一有空閒的時間就會走到附近的公園裏閒逛,甚至是拾起背包跑到戶外尋找那和都市不一樣的新鮮空氣和陽光。

事實上,在美國《環境心理學期刊》2010年發表的一項題為「在戶外和大自然中的活力效應」研究表明,經常呼吸新鮮空氣,比呼吸混濁空氣的人更健康,具有更強大的生命力。

不過其實這個猜想,在19世紀的末期就已經有人提出,同時由於他提出的這個理論,頗有趣的是,無心插柳柳成蔭,致使當時的歐美國家大規模的出現一種被稱為「鳥籠」的東西,更貼切的稱呼,是「嬰兒籠」這一奇怪的「風景線」。

1884年,當時美國知名的兒科醫生和作家,路德·艾米特·霍爾特在自己的著作《兒童的照料與餵養》一書中,闡述了如何讓嬰兒「通風」。

在書中,他寫道:「嬰兒需要新鮮空氣來更新和淨化血液,這對於健康和成長而言與適當的食物一樣必要。食慾得到改善,消化得到改善,臉頰變紅,可以看到健康的跡象。」

霍爾特認為,隨着時間的過去,這過程能夠培養一個免疫系統更強的孩子,沒有接受這個過程的孩子則比之更容易生病。

(路德·艾米特·霍爾特)

因此,霍爾特在書中建議父母將孩子放在搖籃里,然後將搖籃推到靠近窗戶的地方,讓孩子在此過程里能夠呼吸到流通的空氣。

不過對於很多住在狹窄公寓的父母而言,他們沒有能力創造條件執行霍爾特的建議,因此他們在原本毫無護欄遮擋的窗戶外,建造了一個個用鐵絲打造的網格籠子充當微型露台,然後將寶寶放在裏面。

一開始是某些父母這樣做,逐漸的,其他父母看到和知道緣由後紛紛模仿,很快這種做法就遍及多個城鎮。

而且,當寶寶放在籠子裏面的時候,外面的街道風景,路過的行人,停留在樹上的小鳥等都讓小寶寶就像發現新世界一樣好奇,因而會非常願意的呆在裏面,父母則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而不會被孩子纏着。

有趣的是,不僅僅是窮人在這麼做,就連當時美國第32任總統,羅斯福的妻子,安娜·埃莉諾·羅斯福也在模仿這種做法。

(安娜·埃莉諾·羅斯福)

在她自己的自傳里,她曾經表示自己對嬰兒的照顧和餵養一無所知。在生下女兒後的1908年,自己在早晨午睡時將女兒放在一個連接在窗戶外,「側面和頂部都裝有金屬絲的盒子」中。她寫道,這樣做是因為寶寶可以呼吸新鮮空氣。

當時埃莉諾這麼做,讓更多的父母認為這種做法是可以為寶寶帶來好處的,從而出現更多的「嬰兒籠子」。

為了讓孩子在籠子裏安靜,父母通常會將柔軟的織物或籃子放在裏面讓嬰兒入睡,或者會在其中放置一些玩具,以保持自己的小孩在籠子裏玩耍。

因為「嬰兒籠子」的實用性在父母之間非常有口碑,還有普及的速度難以想像,因此當時很多報刊雜誌也會對這種籠子進行報道。

(1913年裏士滿的報刊報道)

因為報刊雜誌不但會將這種籠子的外形描繪出來,也會描述諸多的好處,並且以各種名目,諸如「嬰兒鳥籠」等名稱吸引讀者的眼球,繼而讓更多的父母採納「嬰兒籠子」。

(1923年紐約的報道)

在夏天的時候,這種做法非常受歡迎。那是因為對比於狹窄的室內空間,氣溫的悶熱讓寶寶非常難受,沒有降溫措施的窮人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寶寶稍微舒服一點。

當然,夏季只要不在太陽的直接照射下就可以避免高溫導致的後果,但是如果下雨怎麼辦?冬天寒冷的時候怎麼辦?

事實上,不同的天氣情況人們早就想到不同的應對方式。好比在下雨天,他們就會將籠子頂部改裝成帶遮擋板的設計。

(設計草圖)

有條件的父母更是將其改造成一個適用於不同時節,可以一次性應對諸如雨雪等天氣狀況的籠子,這樣就不需要多次修改,耗費金錢和時間。

在1930年代的時候,這種風潮從美國吹到英國,倫敦城鎮裏多個地方也出現這種「嬰兒籠子」,幾乎就像今天掛在建築外牆的空調外機一樣普遍。

(可以應對各種天氣的「嬰兒籠子」)

不過隨着時間的流逝,這種籠子逐漸的失寵。很多人猜測這是因為人們對嬰兒安全意識的日益提高,也有人猜測是因為經濟條件的上升,很多公寓都開始配備陽台,因而已經不需要這種籠子。

但有趣的是,在「嬰兒籠子」盛行的數十年裏,沒有發生過一宗關於這種籠子的意外,從這個側面,不得不說這種籠子是相當安全了。當然,這種做法在今天看來,也是具有相當的歷史韻味!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不能說的奇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812/1488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