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天啟年間,大臣楊漣因彈劾宦官魏忠賢而遭到迫害。屢受酷刑拷打後,楊漣對自己的命運已徹底瞭然:
「(楊)知璫意不可回,每晨起多飲涼水,以求速死。」①
既然楊漣相信喝涼水有害身體健康,可知入獄之前的他,日常生活的首選是喝熱水。
袁祖志是清代著名詩人袁枚的孫子,活躍於晚清咸豐-光緒時代。他辦過報紙,做過縣令。1883年赴西歐各國遊歷了10個多月,回來之後在文章里寫道:
「中土戒飲涼水,以防壞腹,泰西務飲冷水,以為除熱。」②
既然袁祖志相信喝涼水會壞肚子,可知他在日常生活中的首選,也是喝熱水。
但,楊漣和袁祖志們的首選,不是普通人的首選。
在長達千餘年的時光里,普通中國人是喝不起熱水的。
唐武宗年間,日本僧人圓仁來華。他見到,山東一帶的普通百姓,「不曾煮羹吃,長年惟吃冷菜」,即便來了極貴重的客人,也是「與空餅冷菜」作為招待。③
燃料短缺,熱菜熱飯都沒得吃,自然更喝不上熱水。
宋元時代,大城市裏出現了供上層人享受的茶肆、茶樓和茶坊。普通人承擔不起燒開水的燃料成本,想要喝上一杯茶,仍得等着茶販們提着茶壺沿門挨家挨戶叫賣。這種生意有個名稱叫「提茶瓶」,意思是賣一杯沸水給人泡茶。④
為了節省燃料,宋元時代的普通人家,「除了做飯(外)不生火,不準備熱水。……一般家庭一年四季喝生水,只有老人和生病的人才煮開水喝。」⑤
到了清代,底層民眾繼續喝涼水。
乾隆年間,馬嘎爾尼使團訪華。他們注意到,天津白河兩岸的民眾,喝的全是河裏打上來的冷水。只不過,因為河水實在太髒,他們取水時,會「用一些明磯放在一個穿孔的竹筒內,然後把這個竹筒放在水裏攪動。」類似的喝冷水法,也見於黃浦江兩岸。同治年間,日本人峰源藏遊覽上海,發現上海的底層百姓喝的也是冷江水。因江水非常混濁,他們「用明磯將濁泥之類的污物沉澱後,才漸漸可以吞咽」。⑥
明礬只能沉澱泥沙等懸浮物,殺不死水中的病菌。
進入民國後,細菌學說傳入,「喝熱水」在科學上獲得支持。知識界呼籲民眾喝熱水,政府也意識到自己在公共衛生方面負有責任,有一搭沒一搭地開始推廣喝熱水。
比如,京師警察廳在1918年曾利用媒體刊登文章,婉勸北京百姓不要直接喝生井水⑦。1929年出版的軍事文件,也要求軍人不可以喝生水,如果不得已非得喝,必須取得「軍醫或上官之許可」⑧。
再如,1930年代,褚民誼擔任「國民衛生建設委員會委員長」,公開寫文章勸全體國民,必須喝燒開了的熱水,不能喝生水,因為裏面有致病的細菌。熊希齡等人創辦的香山慈幼院裏,也嚴禁喝生水、喝冷水。⑨
宣傳得很熱鬧。但,沒有效果。因為問題不在願不願意喝,而在喝不喝得起。
上海、蕪湖這些地方,經濟比較發達。有一種「熟水店」可以部分滿足底層民眾喝熱水的需求。據1930年代上海市政府的一份調查報告,為了節省燃料費,上海的工人是不自己燒水喝的。非但不自己燒水,連煮飯也選擇直接去「熟水店」買開水,這樣可以減少煮飯的燃料消耗。⑩
「熟水店」掙錢,靠的是薄利多銷。買開水的人越多,燒開水的平均燃料成本就越低。所以,在上海、蕪湖這類城市之外,普通民眾仍只能繼續喝生水。
1930年代,陳翰笙聯合北平社會調查所,對河北保定清苑縣的11個村進行社會調查。結果顯示:
「一般農戶的燃料,是樹根、麥秸和乾草。不過他們只在做飯時燒火,而且只要燒熟幾把小米就熄火了。由於燃料不足,村民們喝不起開水,平時都是喝生水,直接飲用井裏或河裏的稍稍經過沉澱後的水,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也是這樣。1930年,11村2119戶人家中,竟只有2個暖水瓶;1936年總共有4個;1946年有18個(農戶此時已增至2595家),暖水瓶是頗為罕見的奢侈品。清苑農戶有一個普遍的習慣,就是家裏來客也不燒水,而是讓孩子拿上一把小茶壺去水鋪買開水,店主灌滿開水,還常常捏上一小撮茶葉。當時一般村里總有那麼幾戶專賣開水的水鋪,對於只有偶爾情況下才消費開水的村民來說,一次花費一兩分錢去買,當然是最經濟的辦法。集中燒水者也有一些微薄的利潤。稍一留心就會發現,即使這樣很小的事情後面,既包含着農民們很精明的計算,也反映着他們實際的消費水平。」⑪
那些比保定清苑縣更偏遠的縣份,情況自然更糟。比如,民國時期修撰的《平垻縣誌》說,當地只有「中產階級以上者」能夠燒開水喝茶,「其餘多飲涼水」。⑫
1949年之後,官方繼續以極大的力度宣傳「喝熱水」、「喝開水」。⑬
在城市,情況發生了一些改變。原因是城市居民的熱開水供應,大多由其所在廠礦機關負責,憑票購買。多數工廠機關的開水供應持續到上世紀80年代,有些甚至持續到上世紀90年代。⑭
農村在「集體食堂」時期(1958~1960),也曾有過短暫的集中供應開水。比如,按官方說法,貴州赫章媽姑人民公社的民眾,以前一直喝生水,集體食堂成立之後,「大家都養成了喝開水的好習慣」。⑮稍後,集體食堂失敗,大煉鋼鐵導致燃料愈加短缺,農村又普遍回到了喝涼水、喝生水的狀態。1970年,喝慣了熱水的作家楊絳,被下放至河南「五七幹校」從事農業勞動,不得不喝起了生水,因為在當地,連「草也是希罕物品,乾草都連根鏟下充燃料」。⑯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燃料短缺導致的喝冷水、喝生水情況,仍極為普遍。七十年代官方提倡「人工沼氣」,宣傳資料中的一項核心內容,就是沼氣可以解決燃料不足的問題,可以改變「部分群眾原來喝生水的情況」。八十年代在全國範圍推廣省柴灶,宣傳資料中的一項核心內容,也是可以節約柴草和煤炭,可以解決「農村部分群眾喝開水難的問題」。⑰
觀測中國人何時實現「喝熱水自由」,一個較為有效的工具,是保溫瓶的全國年產量——1957年:0.3億個。1975年:0.69億個。1983年:1.38億個。1984年:1.49億個。1988年:2.07億個。1994年:2.38億個。1997年:2.66億個。其中,1997年是中國保溫瓶年產量的峰值。⑱
需求引導產量。保溫瓶年產數加速增長,始於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至1997年到達年產峰值,大體可以視為市場已趨於飽和。
亦即,隨心所欲喝熱水,不過短短三十年。
注釋
①《碧血錄》附燕客《天人合征紀實》。
②袁祖志,《中西俗尚相反說》,轉引自:熊月之,《千江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P316~317。
③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卷四。轉引自:《中國風俗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P25。
④見:(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茶坊》,亦可見:(宋)吳自牧《夢粱錄·茶肆》;(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民俗》。附帶提一下:論者常以宋人莊綽之《雞肋篇》中「縱細民在道路,亦必飲煎水」一句,來論證中國普通百姓自古以來即有喝熱水的傳統。其實,莊綽的原話是:「世謂西北水善而風毒,故人多傷於賊風,水雖冷飲無患。東南則反是,縱細民在道路,亦必飲煎水,臥則以首外向。」
⑤張國剛/主編,《中國家庭史第三卷宋遼金元時期》,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P147~148。
⑥余新忠,《清代江南的衛生觀念與行為及其近代變遷初探——以環境和用水衛生為中心》,《清史研究》2006年第2期。
⑦丁芮,《民國初期北京飲食衛生管理》,收錄於《西方新文化史與中國社會文化史的理論與實踐:首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⑧依次參見:《訓練總監部軍事講話》,訓練總監部國民軍事教育處/編,1929,P14;余德蓀/着,《高中軍事看護學(上冊)》,正中書局,1935,P151;《現代軍隊事務實施大全》,中央軍官學校第十期第一總隊步兵第三隊/編,1936,P153。
⑨依次參見:洪式閭、林幾,《香山慈幼院學生腸內寄生蟲檢查成績》,收錄於《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醫療衛生與社會保障卷上二編》。褚民誼,《衣食住行之衛生要則》,收錄於《普通考試全書第一集》,上海三民圖書公司,1935,P299。
⑩上海市政府社會局,《上海市工人生活程度》,1934年9月出版。收錄於《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一編城市(勞工)生活卷上》
⑪本文未直接使用清苑調查的原始數據,而是引用了學者侯建新對該調查的研究總結。見:侯建新,《社會轉型時期的西歐與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P217。
⑫《平垻縣誌》(民國二十一年貴陽文通書局鉛印本),收錄於《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第5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P160。
⑬《農村衛生員課本試行本(供北方一些農村培訓試用)》,北京醫學院通縣巡回醫療隊宋莊分隊編,1965,P08。
⑭《濟南卷煙廠志(徵求意見稿)》,2002,P499。
⑮《公共食堂無限好——貴州赫章媽姑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調查》,收錄於《農村人民公社調查匯編》,新華通訊社編印,1960,P872。《山西稷山縣西位管理區食堂衛生工作情況介紹》,收錄於《全國農村衛生工作山西稷山現場會議資料匯編第2-3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辦公廳/主編,1960,P126。
⑯楊絳,《幹校六記》,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P12、P20。
⑰參見:《人工沼氣》,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P13。《青島市志·農業志》,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P338。
⑱數據引自歷年的《中國輕工業年鑑》。以保溫瓶產量為參考數據,受到了大象公會《中國老男人為什麼喜歡保溫杯》一文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