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這個二十世紀的第一個庚子年,對於時年77歲的李鴻章來說,註定又是一個不安之年。五年前簽署《馬關條約》帶給他的屈辱還沒有從他的心頭消弭。以他的政治家的高度敏感性,他知道一個新的屈辱又眼睜睜地向他逼近。
1900年的李鴻章
上一年的11月23日,朝廷委任李鴻章為商務大臣,前往通商各埠考察商務。這個新的任命,結束了李鴻章自戊戌變法以來的「養閒」、「伴食」的處境。但這職務實在是無實可務、徒有空名,這也讓他惆悵不已。
就在這時,英法美日等反清勢力不接受慈禧代表的大清政府,要求光緒歸政,慈禧說光緒病了,人家也不信,偏偏在這時南洋、美洲、日本等處華僑紛紛發電「請皇帝聖安」,要求慈禧歸政。面對這種局勢,清廷「特命李鴻章前往各埠,宣佈太后德意,及兩宮和好,勸僑民勿聽黨人煽惑」。
李鴻章接到旨意正準備出發,12月19日,朝廷又下了新旨,改任他為兩廣總督。
1900年1月18日,李鴻章來到廣州。
李鴻章到廣州後遇到的第一個頭痛的事,就是流亡海外的康梁偽造光緒皇帝的衣帶詔,打出「勤王」的口號,與黑道聯手,預謀刺殺慈禧太后、榮祿等,還有他李鴻章。
李鴻章當然不是吃素的,這個平定過太平天國和捻軍的沙場老手,對東洋和西洋人不行,對幾個黑道上的蟊賊,還是牛刀殺雞。他動用了陸、海軍以及武警和城管(鄉勇),對廣東的黑惡勢力進行了嚴打,從他到任的1月18日到他離任的7月17日,整整好好半年的時間,他一共殺了將近六萬人。
廣東地界在他血腥的鎮壓之後,終於得到了暫時的「和諧」,但另一個更大的陰影,讓他寢食難安:由三年前的「曹州教案」和「鉅野教案」引發的義和拳運動,在慈禧的慫恿下日益聲勢浩大,大到令老佛爺有恃無恐、不知天高地厚,只等萬邦來降的地步,結果一張向西方十一國的宣戰書,引來了八國聯軍。
6月初,八國聯軍陸陸續續地從遠道而來,大清國宣佈與各國進入戰爭狀態。朝廷的電報一封接一封地發到南方,要求各省督撫率兵北上共同滅洋,結果沒幾天就頂不住了。疾風知勁草,版盪靠能臣。6月15日,朝廷下詔,將李鴻章由兩廣總督重任為封疆大吏中的最牛B的職位: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慈禧女士還特別地在微信上@李鴻章:「着李鴻章為全權大臣。」
6月18日,李鴻章接到了詔書,那天臨近夏至,廣州的天氣酷熱難當。李鴻章回到家裏,擺着芭蕉扇對拿着手巾給他擦汗的小丫鬟說:你家老爺我又要去當漢奸,去賣國啦。小丫鬟問:老爺,這回咱不當不行麼?李鴻章搖頭苦笑道:不行啊,你家老爺是賣國專業戶。
雖然慈禧女士催的很急,但李鴻章並不急。他楞是拖了一個月才從香港乘船動身去北京。
這期間他主要是在搜集相關的情報信息:
6月29日清廷通知各駐外使臣繼續留任,「遏有交涉事件,仍照常辦理,不得稍涉觀望」,並向所在國政府「切實聲明」:中國不會依靠「亂民以與各國開釁」,現仍嚴飭帶兵官照前保護使館」,對「亂民」將「設法相機自行懲辦」
7月3日清廷直接向俄、英、日三國發出國書乞憐求和,再次把戰爭的責任全部推到義和團頭上。在致俄國國書中,說什麼中俄兩國訂有密約,中國為時勢所迫,「不得不唯貴國是賴」,萬望從中「排難解紛」,進行調和。在致英、日國書中,懇請他們捐棄小嫌,共維全局。
……
7月17日李鴻章即將從廣州出發,將軍、巡撫以下送至天字碼頭日近亭。李鴻章登上「安平」輪,對前來送行的南海知縣裴景福感嘆道:「內亂如何得止,我不能預料,唯有竭力磋磨,暫緩年份,尚不知做得到否。我能活幾年?當一日和尚撞一日鍾罷了,鐘不鳴了,和尚也就死了。」
7月18日,李鴻章從香港出發,7月21日,老李到了上海。
一到上海,他便藉口健康原因,停留下來,說「連日盛暑馳驅,感昌腹瀉,衰年孱軀,眠食俱廢……元氣大傷,夜不成寐,兩腿軟弱,竟難寸步」,要求慈禧賞假20日。
實際上他的身體狀況絕非如此之壞,而是另有圖謀。
8月2日,袁世凱電告李鴻章局勢不好,」切勿輕身赴召,自蹈危機」
老李百感交集,哀嚎「成何世界!」表示暫緩北上,「雖嚴譴不顧也」。
在給慈禧的密奏中,他說:我現在過去,光杆司令一個,白白叫義和團員們捉去做成肉醬,所以我還是等等吧。要我去也可以,你「效法禹湯,先下個醉己之詔」吧。
在上海,他對微信群里的大臣們說:各國咸來問訊。以一敵眾,理屈勢窮。俄已據榆關,日本萬餘人已出廣島,英法德亦必發兵。瓦解即在目前,已無挽救之法……將來必如咸豐十一年故事,乃能了事。今為疆臣計,各省集義團禦侮,必同歸於盡。欲全東南以保宗社,諸大帥須以權宜應之,以定各國之心……以保疆土。乞裁示,速定辦法。
李鴻章的意思是,這大清國算是完蛋了,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再次重演咸豐十一年的故事(皇帝帶着蘭兒跑了),大家就甭指望了,現在大家只能靠自己,要小心別沾上義和團,讓他們將你們這些督撫賣給洋人,大家齊心協力,保住東南,算是給這個民族留下一點希望吧……
李鴻章不愧是李鴻章,一切都如他所料:此刻的太后和皇帝真的又跑了。只是他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想到的是,有謠傳:慈禧女士是讓他李鴻章先生給拐跑的。
1900年8月15日,庚子年七月二十一,大清國都城淪陷,政府和朝廷逃亡。八國聯軍的各路頭領闖進了紫禁城,找慈禧找不到,找李鴻章也找不到,於是這些洋毛子坐在慈禧的大床上一分析,得出個一致性的結論:慈禧和李鴻章旅行結婚去了,到現在還沒回來。
洋毛子們得出這個推論並非是空穴來風,兩年前的《紐約時報》上有這樣一條「新聞」:
中國年輕的皇帝光緒陷入了極度的沮喪與憤怒之中,因為他的母親、中國的皇太后,於1898年9月22日上午再次結婚,她在一個名叫「新發寺」的「中國教堂」里舉行了婚禮,嫁給了中國最具聲望的政治家李鴻章。隨後,這對相差12歲,都屬中國綿羊的新婚的老夫婦(男75水瓶座,女63射手座)乘火車前往天津度蜜月,為了防止他人追隨,他們還將沿途經過的鐵路均予拆除。……這對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新婚夫妻,他們將在旅順港口度過一段幸福的時光,據說,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為了避免皇帝本人的尷尬,也是為了消除另一位政治家榮祿的憤怒,儘管皇太后慈禧曾經兩次懷上過榮祿的孩子,但最終,這位風韻猶存的皇太后成為了李鴻章的個人收藏品……
洋毛子們想當然地把慈禧當成了埃及豔后或葉卡捷琳娜女皇,全然不考慮中國國情,這也許是中外交流中最大的問題:價值觀不同帶來的雞同鴨講。
此時已經77歲的李鴻章對這條八卦新聞自然是一無所知,他正總督微信群里勸說各位封疆大吏開展愛省自救運動。這個建議立即受到了忠臣們的異議:李總,老佛爺的最高指示可是明確要求你帶領我們率兵北上共同滅洋的,你怎麼關鍵時候掉煉子了?
李鴻章苦笑道:這是那老年痴呆的老太婆精神錯亂時說的胡話,連這種命令都要執行,各位大人的腦袋長到屁股上去了麼?
老李此話一出,連一向與其不和的湖廣總督張之洞也說:這回老李說的對,聽他的罷。
於是各地督撫紛紛在「東南互保」協議上簽字,表明當地不介入這場亂子,由着慈禧太后一個人陪着洋人們玩去吧。
協議上的字簽完,慈禧失蹤的消息也傳到了。東南各疆臣一聽就樂了:失蹤了?買疙瘩,太好了,這個老太婆總算是失蹤了……這回咱們可以自己玩了,不是鬧着要政治體制改革麼?那咱就一步到位,直接選出個總統吧,要不老李你來當這個首任大總統如何?
李鴻章聽了,忙道:這怎麼可以?總統豈是可以私廂授受的東西,大家還是先投票吧……
就在李鴻章美滋滋地等着當中國的華盛頓時,失蹤良久的慈禧太后在西安一帶重出江湖了。
李總聽到這個消息時死的心情都有:總統當不上就當不上吧,可這「賣國賊」的帽子,我是非頂不可了。
9月中下旬,李鴻章到了天津,看到熟悉的天津城如今殘破不堪,不禁放聲痛哭。
9月底,在英、法、美、俄承認由奕匡、李鴻章來擔任中方的議和人選後,其他國家也先後表示了認可。
此時到了天津的李鴻章針對八國聯軍提出的綱領:「駐軍長留;解除清政府武裝;懲治以慈禧為首的戰犯」,提出自己的綱領:賠錢走人;商業上給對方些便宜;避重就輕,王顧左右而言它。
李鴻章甚至想開個一對一的輔導班,以期各個擊破。結果,聯軍最高統帥老瓦瓦德西的回話是:「不給予任何的理睬」。
別的條件都可以認,但把慈禧當戰犯這個萬萬不行,李鴻章堅持要在條款上寫明「懿親不加重刑」。老李告訴老瓦:這是「中國國情」,中國人以孝為本,以忠治國,太后為一國之母,千萬要尊重。結果談判不歡而散,聯軍繼續西進,並派兵進犯了清西陵和東陵,直逼張家口,向慈禧施加壓力。老瓦說,如果中國再不提出令各國滿意的決定,聯軍就要進攻陝西,去捉拿真正的禍首!
10月1日俄軍佔領奉天后,立馬誘逼盛京將軍增棋在破壞「清國的』獨立』與「主權」的章程上簽字。結果這個章程內容被倫敦《泰晤士報》駐北京記者莫理循揭露,引起了其他列強的強烈反響和責難。英、德兩國經過緊急磋商達成了一個原則協議:第一,各國不得瓜分中國的領土;第二,中國的沿海、沿岸全部向各國的貿易和經濟活動自由開放。法、日、美等國均附和了英、德兩國的建議。
10月5日,李鴻章由俄軍護送,自天津乘船沿海河北上。
10月11日,陰曆的庚子年九月十七,在瑟瑟的秋風中,風燭殘年的李鴻章回到了北京,住進了賢良寺,賢良寺的門口有俄國兵持槍把守。
北京的慘景更是令李鴻章觸目驚心:「京師屍積遍地,腐肉白骨路橫」;「火焚數千萬家,晝夜烈焰騰空」。老李又哭了一場。
幾天後,李鴻章病倒了,他是在會晤英、德公使後回賢良寺的路上受了風寒,一病不起。
老李病了,最關心的是不遠在「西巡」路上的老佛爺,而是八國聯軍的頭領們:你老頭是不是裝病呀,快起來,認打認罰趕快給個痛快話,我們這麼多人,不遠萬里,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來到中國,人吃馬餵的一天也消耗不少,更何況時間一久別再傳染了什麼病。
可這次老李是真的病了,兩個多月前,八國聯軍出兵中國,俄國沙皇以鎮壓東北義和團為名,大舉入侵東北地區。尼古拉二世親率17萬大軍,兵分五路進犯中國東北,像31年後的東北軍一樣,駐紮在東北的清軍一潰千里,俄軍僅用兩個月的時間便佔領了大清國的龍興之地。
此前俄國脅迫清廷全權大臣楊儒在他們擬定的協約書上簽字,被楊儒拒絕後,俄國就向李鴻章施壓:如果中國「聽各國讒言,不願立約,則東三省必永為俄有」。與俄國人的交涉幾乎熬盡了他全部的心血後,他還要面對的是一個由十一國公使組團的對手群。群主還是那個油鹽不進的老瓦,老李心裏苦,但老李說不出。
病體稍好,老李便去見各國使臣。有傳言說:
第一天,他等八國代表都坐好了才從屏風後緩緩的走出來,坐定後說,前面這一排,都是老朋友了,後面那一排我一個也沒見過,給我介紹一下吧。
然後老瓦就像老李的小跟班一樣一個個的給李鴻章介紹,這是美國隊的領隊,話還沒說完,那領隊咔嚓一個立正敬禮,老李微微點頭。這位是……,介紹了一多半,老李說,別介紹了,都坐吧,我年紀大了,記不住。在座的代表一聽,心中罵道:靠,又被你老頭當猴耍了。
談判開始,李鴻章重申以下幾點:
1.我皇太后的名字必須從戰犯名單上划去,她死了,大清必大亂,你們可就毛也拿不着了;
2.前番賠日本的錢還沒賠完,你要的超過了我們的賠償能力,你們還是毛也拿不着;
3.別以為佔領了中國,你們就可以為所欲為了,惹急了4萬萬中國人,你們將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說完這三條,李老接着道:我抱病在身,這些話你們好好想想吧。然後起身走了。留下一屋子人個個一臉的懵逼。
這個故事是真的麼?怎麼可能呀,這完全是清國人YY的,那可是城下之盟。當時的老李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不時地央求一下,能不能少要點呀,然後分頭找找各國公使做做工作,以期各國之間想到制衡。而真正能幫大清國說上話的也就只有美國公使田貝(Charles Denby)了。
此時,人在西安和慈禧天天心驚肉跳等消息,聽說自己「以首禍當議己,常悁栗不自安」。她「一日不見京電,便覺無措。然每一見電,喜少驚多,實令膽怯」。
11月21日,她電問李鴻章:「列強所索各條是何端倪,曾否見詢,有無萬不能行之事,……應據實密奏」。她對和談的態度非常堅決:「大局攸關,款議可成不可敗,兩害取輕」。
而此時「漫天要價」的聯軍也沉不住氣了,他們唯恐李鴻章一死,大清朝廷再也沒人來收拾這個爛攤子,只好認可李鴻章的「議和大綱」。
1900年12月22日,李鴻章收到英、俄、德、日、美、法、意、奧、比、西、荷11國提出的議和大綱12條,議和大綱擬追究慈禧太后責任逼其歸政,全賴李鴻章斡旋。慈禧心頭大石落地,即於當日復電指示:「敬念宗朝社稷關係至重,不得不委曲求全」,只是要「竭力磋磨」詳細條目,「補救一分是一分」。
1900年12月24日,西方的平安夜,英、美、法、俄、德等11國公使將《議和大綱》交給了慶親王奕匡,並且要求迅速答覆。
這份《議和大綱》是《辛丑條約》的藍本:
1.中國派親王專使就克林德被殺一事前往德國謝罪,並在遇害之處樹立銘志的牌坊;
2.嚴懲禍首,殺害凌辱外國人的城鎮停止科考5年;
3.中國必須用優榮之典就日本書記官被害一事向日本政府謝罪;
4.中國必須在各國人民墳墓遭到褻瀆之處建立墓碑;
5.軍火及製造軍火的器材不准運入中國;
6.公平補償外國人身價財產損失;
7.各國駐兵護衛使館並劃定使館區;
8.削平大沽炮台;
9.京師至海邊由各國留兵駐守;
10.永遠禁止軍民等加入仇視各國的團體;
11.修改通商行船各條約;
12.改革總理衙門和各國公使覲見禮節。
看過條款後的李鴻章連連嘆息,他吩咐立即原文電奏西安,並告訴發電報的人叮囑對方,一定要用重筆寫成電報稿呈送慈禧。
此後一年裏,李老所乾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圍繞這一《大綱》與列強們的討價還價了,他從10億兩白銀的起盤價一路降到4.5億兩,分39年還清,4.5億人,4.5億兩,每個中國人「人均一兩,以示侮辱」。
1901年1月10日,庚子年十一月二十,清廷在無奈下,接受了列強開出的條件。
1901年1月15日,庚子年十一月二十五,慶王爺奕匡、李鴻章遵旨在《議和大綱》上簽字畫押,並於第二天將這份正式簽了字的議定書連同「用寶諭旨」、「條條款說帖」一併備文送交各國公使。
1901年2月8日,庚子年臘月二十,各國公使兩次照會奕匡、李鴻章,一面要求嚴懲「禍首」:載勛賜令自盡,載漪、載瀾應定斬監候,董福祥先奪軍權、日後嚴懲,其餘列名諸人一概斬決。
2月17日,庚子年臘月二十九,李鴻章、奕匡危詞電奏,聲稱「姑息數人,坐令宗社危亡,殊為不值。」
1901年2月18日,庚子年的除夕,清廷鑑於列強「要挾甚追」,不得電諭奕匡、李鴻章,表示「現存諸人,即照前次(各國)照會辦理,實因宗社民生為重,當可止兵,不至再生枝節。」
在這個電諭上慈禧特意加上了一句:「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後記
1901年9月7日,辛丑年的七月二十五,在經歷了將近一年的討價還價後,李鴻章與奕匡二人終於在《辛丑條約》上簽了字。他把自己的名字寫成了一個「肅」字。
他的爵號是「肅毅伯」。
兩個月後的1901年11月7日,辛丑年九月二十六,在送走了站在他床頭逼迫他簽字的俄國公使走了之後,李鴻章口述七律一首,詩云: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
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
海外塵氛猶未息,請君莫作等閒看。
述罷,這個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稱為大清帝國唯一能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被慈禧太后稱讚為「再造玄黃之人」,被西方譽為「東方伸斯麥」,並能與德國的俾斯麥、美國的格蘭特並稱十九世紀三偉人之一的人,這個自稱為「大清國的裱糊匠」的李鴻章油盡燈枯,吐血而死。
死前,李鴻章對自己的一生作出瞭如下自我評價: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
李鴻章去世的消息傳到慈禧太后的耳朵里,她當時就留下了眼淚,說了句:「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也沒有人分擔了」。
英國人發來的唁電上說:李鴻章不僅是中國在當代所孕育的最偉大的人物,而且綜合各方面的才能來說,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世紀中最為獨特的人物。
美國人發來的唁電上說:以文人來說,他是卓越的;以軍人來說,他在重要的戰役中為國家做了有價值的貢獻;以從政來說,他為這個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國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認的優良設施;以一個外交家來說,他的成就使他成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日本人發來的唁電上說:李鴻章知西來大勢,識外國文明,想效法自強,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中國人發來的唁電上說:熱烈慶祝大漢奸、大賣國賊李鴻章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