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沒看過石庫門 都不敢說你去過上海

  裏面開着許多工藝品商店、工作室、設計室,吸引了非常多人前去參觀。

  走在裏面,略顯狹窄的道路會讓你體會到當年最早的石庫門建築的風采。

  張園,位於威海路590弄。

  張園,由原籍江蘇無錫富商張叔和所建,最開始取名「張氏味蓴園」,後來改成了張園。

  它是上海向社會開放的最早、最大的私家花園,裏頭滿是石庫門建築群,所有的風格都可以在裏面見到。

  它曾是上海石庫門建築的里的頭牌「道場」。

  張園在上海人心裏,似乎代表着上海最後的石庫門時代,當它拆遷改造時,不少人都曾經唏噓。

  ……

  上海的石庫門建築實在太多。

  與其悉數舉例,城城倒建議不如親身在上海走一場,更能領略石庫門建築的風采和歷史面貌。

  石庫門雖然起源於外國租界。

  隨着城市的發展,連當時未被佔領區域的地方,也出現了同樣的石庫門建築,數量上不輸外國租界。

  據記載,在新中國成立前,上海當時的420萬居民中。

  絕大多數的本地人,都居住在各種不同風格的石庫門建築里。那時候的上海,一眼望去,遍是櫛比鱗次的石庫門建築。

  王安憶在《長恨歌》裏說,「上海的石庫門是壯觀的景象,它是這座城市居民不可磨滅的記憶寶庫。」

  當年石庫門建築的規劃。圖/上海交大建築遺產保護中心

  同樣是大型群居建築群,石庫門與北京四合院結構不同,風格也不同。

  北京四合院建築,雍容大度;上海石庫門,則體現了居民的市井精神。

  雖然更加喧鬧,但裏頭個個人都懂得精打細算,會過生活。

  03

  石庫門裏的文學「傳奇」

  石庫門建築有着百年歷史。

  對於上海來說,它不僅僅是一種建築形式,更是承載着了上海海派文化的底蘊。

  即使魚龍混雜,居住着不同行業、不同時期的人,但他們也能在這小小一方天地里互相和平共處。

  在石庫門裏,上演着一幕幕軌跡與眾不同的人生戲劇。

  江陰街的老式石庫門建築。圖/郭博

  除了平民百姓外,還曾有不少作家、文人都短暫在石庫門裏逗留、居住。

  在他們在作品的一字一行間,可以看到他們在石庫門生活的影子。

  在歷史上,中共一大,在上海興業路的聯排石庫門內召開會議,開啟了從石庫門到天安門的第一步;

  聶耳、田漢,在石庫門創作出了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在文學作品上,茅盾的《子夜》《蝕》《春蠶》《林家鋪子》誕生於此;

  王安憶的《長恨歌》寫出了"上海小姐"命運殊途的一生;

  張愛玲在上海出生,在這裏成長,在這裏熱戀,她留在上海的二十多年裏,寫出來的作品常以石庫門作為故事的背景。

  如果說茅盾寫出了上海的「史詩」。

  那王安憶和張愛玲,則是寫出了那個年代的上海灘「傳奇」。

  也曾長期居住在弄堂的魯迅,在《弄堂生意古今談》裏寫石庫門裏的「世情」。

  「弄堂里的那些叫賣零食的聲音既漂亮又具藝術性,使人"一聽到就有饞涎欲滴之慨"。

  除了有叫賣零食點心的,還有叫賣青菜、豆腐、瓜果、雞蛋的,時而還有活雞活鴨。

  每隔幾天還有修理棕棚、補皮鞋和彈棉花之類的人上門服務。他們各行有各自的叫賣腔調,讓人一聽便知道是什麼行業的人來了。」

  王安憶在《長恨歌》裏寫故事前,就先對石庫門建築特色有二十多頁的描寫,還有着異於常人的視角:

  「上海東區的新式里弄是放下架子的,門是鏤空雕花的矮鐵門,樓上有探身的窗還不夠,還要做出站腳的陽台,為的是好看街市的風景。

  但骨子裏頭卻還是防範的,後門的鎖是德國造的彈簧鎖,底樓的窗是有鐵柵欄的,矮鐵門上有着尖銳的角,天井是圍在房中央,一副進得來出不去的樣子。

  西區的公寓弄堂,是嚴加防範的。

  房間都是成套,一扇門關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牆是隔音的牆,雞犬聲不相聞的。」

  除了他們,在石庫門裏寫作的文人還有瞿秋白、茅盾、郭沫若、葉聖陶……

  他們寫了不少現代文學史的精華之作。其中,大部分都濃縮和誕生在石庫門建築的亭子間裏。

  在石庫門裏居住,少不了提到亭子間。亭子間,大多數是樓上的一個房間,面積不大,多數佈置為一張書桌、一張木板床。

  魯迅就曾將自己的一些生活雜文編為《且介亭雜文》。

  從租界兩字各取了一半,名為且介;亭,則指的是亭子間。意思是:這是我在租界石門庫里的亭子間寫的。

  這批文人作者,在亭子間裏寫出來的作品,還產生了近代文學史上的特殊文學派別 ——"亭子間文學"。

  周旋、陳雲、郁達夫等名人曾尚賢坊居住,位於淮海中路358弄。

  尚賢坊。圖/上海交大建築遺產保護中心

  茅盾、葉聖陶、周建人、馮雪峰、柔石先後居住在景雲里。

  1933年3月,瞿秋白在上海避難時,租住在山陰路133弄東照里12號二樓的亭子間。

  後來,魯迅住在到了對面的山陰路大陸新村1弄9號的亭子間裏,進行文學創作。

  上海每幢石庫門建築,其實都有說不完故事……

  讓時間回到幾十年後的今天。

  2011年,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里,「石庫門裏弄建築營造技藝」名列其中。

  如今往石庫門往裏望一下,裏頭蜿蜒的里弄道路,是曾經大部分居民和文人生活在這裏的軌跡和倒影。

  當時具體的生活場景,後人只能進行猜測了。

  04

  新舊交融的石庫門文化

  海派文化的莊嚴洋氣、市井的傳統,中西文化的碰撞註定了上海的風情萬種。

  石庫門作為上海人血液里流淌的文化元素,記錄着上海數十年甚至百年來的變化。

  當我們在談論石庫門的花樣年華時,卻不得不面對實際狀況。

  東區的石庫門建築風格。圖/蓬蓬的博客

  起初石庫門設計時,設定的使用年限在30年左右。如果按照人的年齡,那麼石庫門建築已經是百歲老人。

  因受到常年累積的風吹雨打,加上保護不當,已經逐漸威脅到居民的安全。

  不少石庫門建築,都被監管部門定為「二級危里」,準備對這些石庫門建築拆除或加以改造。

  如今隨着上海的發展,不少原先佇立於城區的傳統老石庫門建築漸漸開始消失。取而代之的,或許會變成商業廣場、樓盤……

  甚至,變成「新的石庫門建築」。其中,最知名的就要屬「新天地」地區了。

  大肆翻新過後,外表依舊保持石庫門建築的原有風格,但裏面就變成主要供遊客欣賞的設計了。

  即便如此,也不妨礙它成為上海欣賞石庫門建築的最佳地之一。因為,還有多數不知名的石庫門建築,正在面臨着被拆除的命運。

  有,總比無好。這些上海人打心裏喜歡的老建築,正在以不同的色彩、結構被改造。

  這種措施,對上海而言,既好,也壞。

  也許,十年之後,傳統的石庫門建築就會消失。

  趁在它們消失之前,帶上相機,踏入上海,走進街頭巷尾里,感受一下,這數十年甚至百年來海派文化的精華。

  陳丹燕還在《上海的弄堂》一文里寫道:

  「要是一個人到了上海,而沒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應該要覺得很遺憾。」

  對啊,如果在上海沒去看石庫門的話,等於只看到了一半的上海。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那一座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719/1478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