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印衝突不斷 龍象何以共舞?

作者:

中印衝突不斷龍象何以共舞?(自由亞洲電台製圖)

發生在六月中旬的中印邊境衝突,讓雙方傷亡慘重,把世界的目光陡然從疫情拉到中印交界處的那條漫長國境線上。最新發展是雙方軍隊已經向後撤退,但是這場衝突是否完全畫上句號還難說。今年正值中印建交七十周年,這場邊境衝突是否意味着中印兩國關係的重大轉變?在中美關係日趨惡化的背景下,中印關係又是否會給世界帶來新的變數?

這場發生在在喜馬拉雅山麓深壑湍流間的戰鬥,頗具冷兵器時代的特徵。中印雙方士兵貼身肉搏,石頭、狼牙棒都派上了用場。有些難堪的是,戰鬥雙方都是當代軍事實力靠前的亞洲大國。

即使如此,戰鬥的傷亡可不算小,印方自稱有二十人戰死,印度媒體也說中方至少四十名士兵死亡。外界驚呼,中印是否會真正開戰?

而這場肉搏戰在中印之間,乃至國際社會,引起的震動卻遠遠沒有平息。

印度前駐華大使拉奧琦(Nirupama Rao)最近在華盛頓的一次視頻研討會上強調,「這場衝突被認為是中印關係的轉折點,因為它損壞了這兩個亞洲大國長期建立起來的關係結構。」

這次衝突發生的時間點,恰是中印建交七十周年,這讓外界擔憂,中印關係是否由此轉入衰退的紀元?

雖然中國與印度兩國在現代意義上建立外交關係僅有七十年,但這兩個在地理上背靠背的文明古國之間,文化交流卻有幾千年的歷史。

起源於印度的佛教最早從東漢時期開始,就繞着喜馬拉雅山麓的南北兩條線傳入了中國,並最終形成了文化史上著名的佛教東移,佛教中心從印度轉移到中國。

到了近代,還處於英國殖民統治下的印度民眾為中國的抗日戰爭提供了大量的幫助。當時的中國報紙稱之為「兄弟般的幫助」、「患難之交。」

這種「兄弟般的情誼」延續到了中共建政之後。1950年,印度成為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非社會主義國家。1953年底,時任中共總理周恩來北京會見印度政府代表團時,首先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一基本原則也很快得到了印方的贊同。

接下來的中印之間似乎迎來了其關係史上的高光時刻。1954年6月,周恩來第一次訪問印度,受到印度十萬民眾夾道歡迎,「印地秦尼巴依巴依」(印中人民是兄弟)和「潘查希拉金德巴」(五項原則萬歲)的歡呼聲響徹印度街頭。

但在巴依巴依(兄弟兄弟)的呼聲背後,中印關係的隱患早已埋下。

2020年6月22日,印度民眾在首都新德里街頭焚燒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畫像。(美聯社

從兄弟走向對抗

首先掀起波瀾的是邊界問題。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所「未來印度和南亞倡議」負責人阿帕納·潘得(Aparna Pande)告訴本台,「這兩個現代國家長期以來存在的邊界爭議,是殖民時代的遺產。現代印度從英帝國手中繼承了後者劃定的邊界,而中國則從未接受這個邊界。」

在20世紀現代民族國家觀念進入東方之前,中印之間只有模糊的習慣邊界。但19世紀末開始,英國殖民者在印度次大陸和中亞地區不斷突進,先後在中印邊界劃定了「麥克馬洪線」、「約翰遜線」和「馬繼業-竇訥樂線」等三條國境線,突破了中印之間的「傳統習慣線」。尤其是麥克馬洪線,從中印習慣線北進,把傳統上屬於西藏的九萬平方公里土地劃歸英屬印度。

英帝國崩潰後,印度認為自己應該繼承英國在印度的遺產,逐步派軍隊突破中印傳統線,在英國的劃界附近設立據點。1950年代初中國軍隊進入藏區後,中印兩國開始出現邊界衝突,並逐步升級。

在另一方面,因為不滿北京政府對西藏社會的強制改造,西藏的政教領袖十四世達賴喇嘛於1959年3月出走印度,在達蘭薩拉建立流亡政府。印度成為達賴喇嘛的庇護地,中方認為印度是想以此來牽制中國,這進一步激化了中印之間的矛盾。

1962年底,中印邊境戰爭爆發。這場延續一個月的戰爭在中印邊境的東段和西段同時展開,但主要在麥克馬洪線以南的藏區進行。中方軍隊進攻到其主張的中印邊界後,主動回撤併單方面宣佈停火。

最終,中國守住了西部邊境的阿克塞欽地區,而印度在中方後撤之後,恢復了對藏南地區的控制。在戰爭中,中方傷亡超過兩千人,印度包括傷亡和被俘的人數則達到七千。

在中印邊界對峙的兩國軍人(視頻截圖)

陰影和冰點

雖然中印雙方都宣佈自己獲得了戰爭勝利,但國際媒體認為這是一場讓印度蒙羞的戰爭,當時印度領導人尼赫魯也在印度國內遭受猛烈的抨擊。

印度對中國的不信任也由此加深。印度尼赫魯大學中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教授、漢學家狄伯傑(B. R. Deepak)向本台分析了印度方面的心理:「印度人常常被媒體告知,中國是不值得信任的,因為他們會象1962年一樣對待我們。中國會在我們的背後捅刀子。」

中印戰爭的局面也推動了兩國核武器的發展。1964年,中國首次原子彈試爆成功,1967年,又成功試爆了氫彈。而印度一方,在多年尋求國際核保護無果的情況下,於1974年成功進行了第一次地下核爆,核彈的代號為「微笑的佛陀。」

中印的關係在1962年戰爭後降到了冰點。直到1988年,時任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訪華,兩國關係才破冰。隨後,中印通過聯合國、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上海合作組織等多種形式展開對話和合作。

但中印之間仍然缺乏互信,彼此的關係發展緩慢。一位曾到印度訪學的中國南亞問題專家匿名告訴本台,「中印關係可以說,僅僅是最近十年,或者是最近五年,才快速發展起來。就中印兩個大國的關係來講,這種交往程度是非常不匹配的。」

剪不斷理還亂的邊界問題

邊界問題始終橫梗在中印之間。印度和中國就兩國邊境線的長度一直無法達成一致,但雙方邊境線大致可以分為東段(涉及藏南九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西段(涉及中國的阿克塞欽和印度實際佔領的拉達克地區)和中段(與尼泊爾交界)。在每一段上,中印之間都有爭議的區域。

在東段,因為中印自1950年代以來長期派軍駐守,雙方對彼此的界限比較明確,爭議並不太頻繁。但在西段,由於山高谷深、天氣惡劣,給軍人駐守帶來困難,給雙方的邊界爭議留下較多的空間。

最近這次中印衝突發生在拉達克地區的加勒萬河谷,就是位於西段。中印雙方長期在該地段的實際控制線上巡邏,但實際控制線並沒有標註,雙方不時互相越界,甚至發生面對面的衝撞和混戰。

本次衝突發生後,中印互相指責,是對方在實際控制線上修建基礎設施,卻拒絕停止。

基礎設施武器競賽

多年來,中印雙方都沿着實際控制線修築公路或據點,甚至形成了所謂的「基礎設施武器競賽」的格局。

中國早在1950年代後期就沿着中印的西段邊界修築了葉拉公路,把阿克賽欽與新疆和西藏相連。自2016年以來,中國政府在第十三個五年計劃期間,更加大了在中印邊界國際公路的建設,並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相配合。

這些舉動引起了印度的不安。印度近幾年也沿着中印邊界修築了不少的公路和基礎設施。

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的研究員潘得認為,印度方面只是為了趕上中國的步伐:「中國已經沿着中印邊界修築了很多基礎設施,這意味着中國可以把大量部隊輸送到邊界地區。印度只是在近十年才這樣做。印度在這方面實際上還落後於中國。」

印度的舉動也激起了中國的警惕。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高級研究員孫韻認為,中國對印度的主要擔憂是印度的「蠶食」政策,中方不願同印度開戰,這就給印度不斷前推留下了餘地。中國認為印度是在切香腸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員丹尼爾·瑪基(Daniel Markey)也解析了中方的心態:「一些中方的分析家會認為,(印度的舉動)至少會影響到中國內部新疆和西藏之間的聯絡,印度會對這個敏感地區的道路和通訊形成軍事壓力。」

瑪基認為,從廣義上來說,中方其實是擔心新疆和西藏地區的穩定。他指出,西藏問題是中方在中印關係上的核心擔憂之一,除了目前身居達蘭薩拉的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之外,還有下一任達賴的人選問題。「為了鞏固北京對西藏的控制,中國政府希望控制下一任達賴喇嘛的人選,以及他在什麼地方出生。這個問題西藏還在爭議中,因為很有可能下一任達賴喇嘛會是在印度控制區域出生。」

巴基斯坦是中國的鐵哥們

探討中印之間的爭議也必須提及巴基斯坦。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3年訪問巴基斯坦時,對巴基斯坦媒體說,中巴之間是鐵哥們兒。這其實是中巴關係的老生常談,巴基斯坦也因此成為中印之間紛爭的誘因。

印度和巴基斯坦常常因為克什米爾地區的主權爭議產生對抗。一位曾到印度訪學的中國南亞問題專家匿名告訴本台,「克什米爾對於印巴來講是非常大的一個領土爭議。克什米爾處於高原地帶,它同時俯瞰巴基斯坦和印度,這個問題還是最主要的。」

中國控制的阿克賽欽和喀喇崑崙走廊也處於克什米爾地區,但中巴之間早在1960年代就通過協定劃定了在克什米爾地區彼此的界限,並且在這個問題上相互呼應,給印度造成很大的壓力。中國也借着與巴基斯坦的合作,牽制了印度的軍事力量。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隨着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中國的影響力經由這條中亞的陸上通道,抵達了靠近印度西北側的巴基斯坦在印度洋的港口瓜達爾港。這讓印度感覺如芒在背。

美國哈德遜研究所的研究員潘得指出,「這一基礎設施讓中國可以把部隊或海軍派到臨近印度的地方,比如說瓜達爾港。所以,實際上,巴基斯坦幫了中國,迫使印度同時在兩條戰線上保持軍事力量。」

這種看法在政策分析圈內有共識。美國史汀生中心研究員孫韻告訴本台,中國並不急於徹底解決中印的邊界爭端,因為印度的主要資源和戰略方向都由於巴基斯坦和中印邊境矛盾被集中於北部邊境,將會牽制印度發展海洋大國、甚至是全球性大國的決心和能力。

權力平衡轉變是根本原因

表面上,中印之間主要是因為邊界、西藏和巴基斯坦等因素互相較勁,但隨着國際形勢的變化,這兩個處於上升期的大國都有根本上的戰略考量。

印度漢學家狄伯傑認為,中印之間的矛盾與全球權力平衡的改變有關,「權力平衡的重心正在從大西洋轉向太平洋地區,中國在亞洲又是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它的GDP甚至在日本之上,所以區域的權力平衡也有利於中國。」

他判斷說,中國的行為將越來越像是一個崛起中的區域霸主:「印度認為,中國就是想把印度約束在南亞範圍內,限制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近十年以來,中國在印度洋地區異動頻繁。印度軍方對中國部署在印度洋地區的軍艦早已引起了警惕。中國在印度洋及其周邊地區,包括斯里蘭卡漢班托塔港、東非國家吉布提、毛里裘斯等國佈局,都被外界認為有明顯的軍事用意。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美國印度政策小組」主任理查德·羅素(Richard Rossow)向本台分析了中方這些舉動的要義:「中方的想法是一旦有戰爭一類的大事件發生,能否保證除了馬六甲海峽以外,還有其他的貿易路徑保持開放?」

但中方在印度洋的身影顯然並不是印度希望看到的,外界認為,印度一般把印度洋看作是自己的勢力範圍。

美國印度-太平洋戰略對中印關係的影響

印度在軍事實力和經濟總量上遠遜於中國,雖然印度不願意與中國直接在軍事上硬碰硬,但印度在國際上卻雄心不減。近年來,印度推行東進戰略,主動與美國的「印度太平洋戰略」相協調,擴大其在東南亞的影響力,並試圖制約中國。

美國的印太戰略明確把中國作為戰略競爭對手,對中國在亞太地區採取防禦的姿態,並主動認可了印度的東進戰略。雖然印太戰略仍然以太平洋為核心,但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羅素觀察到,「自從印太戰略公佈後,印度就試圖把美國的注意力更多地(從太平洋)轉到印度洋,他們也的確成功地達到了這一目的。」

這次中印在加勒萬河谷發生衝突後,外界均擔心這會把印度進一步推入美國的懷抱。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7月初的一份報告指出,這次衝突的部分原因可能就是中國想警告印度不要同美國及其盟國結盟。

但在本台的採訪中,印度和美國的專家都認為,印度長期奉行的「戰略自主」方針阻止他們完全倒向美國。

印度前駐華大使拉奧琦6月底在華盛頓的一次視頻研討會上說,印度要與外界共同建立更強大的平衡:「我們有必要提高自身的防衛能力和基礎設施,我們也需要進行更多的軍事演習來顯示我們的力量,我們還需要團結澳大利亞、日本和美國人。」

而就在7月2日,印度國防部又與俄羅斯簽署了向其購買33架戰鬥機,並升級59架戰鬥機的合同。

2020年7月3日,印度總理莫迪(左二)訪問印中邊境。(路透社)Photo: RFA

中印關係的真正變局

印度官方和民間對本次衝突立場比較鮮明。印度總理莫迪7月3日突然出現在拉達克前線,視察當地部隊,並發表了警告意味很濃的講話,稱擴張主義者最終會走向滅亡。

而在衝突後一周,印度出現了多起民眾的反華示威遊行,他們甚至當街燒毀了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頭像。

中印邊境衝突仿佛是一個誘因,把印度對中國的不滿和警惕全都擺在了桌面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員瑪基認為,中印近年來的多種矛盾逐漸改變了印度朝野對中國的判斷:「(這些事態)讓民眾和專家的意見產生了明顯的變化,現在印度內部的共識是中國不僅僅是一個崛起的地區性大國,而且威脅到了印度的利益和領土安全。」

中國方面則對衝突進行了相對的冷處理。中國官媒並沒有出現連篇累牘的撻伐印度的文章。有分析指出,中國在新冠疫情期間,飽受世界的批評,因此不想在中印衝突中擴大事態。

但中印關係因為衝突出現了裂痕,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甚至可能影響到近年來不斷壯大的中印經貿關係。莫迪上台以來,大力促進中印經貿關係。目前,中國已經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同時,印度與中國也存在巨大的貿易逆差。

在衝突後,印度官方很快宣佈在印度境內禁止包括抖音在內的幾十個中國手機軟件,並有消息稱,印度要重新考慮和中國的重大經貿合同。

印度漢學家狄伯傑指出,「印度認為,他們不得不對比一下自己在這個地區的利益和中國在領土問題上對印度的態度,或許印度不會拒絕考慮在經濟上逐漸與中國脫鈎。」

結語:龍象尚能共舞否?

2019年底,習近平訪問印度前夕,中國駐印度大使孫衛東在中國官媒《人民日報》上發表文章《把握世界變局實現龍象共舞》。龍是中國的象徵,而象是印度的象徵。

這種說法呼應了1988年,時任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訪問中國的破冰之旅時,中國實際最高領導人鄧小平的斷語:真正的亞洲世紀,是要等到中國、印度和其他一些鄰國發展起來,才算到來。

中印這兩個地區性大國現在的確確在發展起來,但雙方對印太地區主導權的爭奪,呈現給世界的卻是龍象之爭,離想像中的亞洲世紀,也似乎正漸行漸遠。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709/1474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