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布爾什維克輸掉了自己操控的選舉 列寧惱羞成怒鎮壓了對手

—歷史歧途:十月革命99年

作者:
顯然,布爾什維克輸掉了這次選舉,而且輸得很慘。其慘還不在於得票少,而在於這是在它當權條件下、由它組織的選舉。它沒有理由、而且的確也並未指責這次大選有舞弊、賄選一類的污點。於是列寧的人民委員會政府又在立憲會議預定開會日(11月28日)前,以到達的代表太少為由宣佈推遲會期。當天一些立憲民主黨人示威抗議這個決定,要求「一切權力歸立憲會議」,結果遭到嚴厲鎮壓。立憲民主黨事實上被取締,其當選代表或被捕被殺,或逃亡。

主持人:陳奎德
座談人:王康先生,旅美中國獨立學人

一、「十月革命」的歷史真相

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與德國是敵對的交戰國。列寧在外國組建了俄共那種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嚴密組織、高度集權、實行鐵的紀律的黑社會陰謀組織,並在瑞士開辦了世上第一所訓練「職業革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列寧就主張俄國失敗,他堅持要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的階級鬥爭,行俄國失敗主義,要革命黨人不遺餘力地破壞搗亂,導致國家打敗仗,從中漁利。實際上是充當了德國對俄國戰爭的秘密代理人。

二月革命

1917年俄歷2月(新曆3月),第一次世界大戰消耗了俄國的國力,削弱了沙皇政府。自由主義者、社會主義者、商人、軍人、貴族都想推翻它,於是爆發了二月革命。沙皇政府垮在奉命解散大罷工的衛戍部隊的一次譁變中。那時,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外地,他聞訊後,急於想趕回首都彼得堡,但半路遭鐵路工人阻攔,於是,只好在3月15日宣佈退位。這時,政權就轉移到國家杜馬(國會)中著名的政治家所組成的臨時政府手中了。這是人民自發起來推翻沙皇專制統治的民主革命。革命成功後,成立了由立憲民主黨組成的臨時政府。

二月革命爆發後,列寧大喜若狂,決定立刻回國。他在瑞士,要回國必須穿過德國領土和德軍佔領的地區。德國當時正在兩面作戰,很希望把列寧放回去從後方搞垮俄國,讓他們把兵力從東線調到西線去,於是便主動提供專列,並資助列寧,讓列寧和他的同志們穿過戰線回國去。

由安·鮑·祖波夫主編的《二十世紀俄國史(1894—2007)》指出:

首先,列寧是依靠德國供給5000萬金馬克(約合9噸多黃金)進行秘密策動政變。

列寧的火車進了彼得堡的芬蘭站,車門從外面打開後,列寧驚喜地發現外面竟然有一大群歡迎的人。他當即發表了演講,提出了和平與麵包的口號,主張立即無條件與德國媾和。當時臨時政府承擔沙皇與協約國的協議,堅持對德作戰,而且大片領土淪於德軍之手,單方面媾和不但要嚴重損害國家利益,而且違反了國際義務,將來要受到協約國的制裁。列寧的演說有叛國言論之嫌,但臨時政府是民主政府保障了他的言論自由。

列寧充份利用了這種俄國人民剛剛得到的自由,用德國人源源送來的金錢,一下子就辦了四十多種刊物報紙,拼命鼓吹和平與麵包,主張立即停戰與德國議和。這行為引起了協約國的注意。法國反間機構便着手調查,發現有大量的德國馬克轉到布黨手中。他們拿到了過硬證據,便把它提供給臨時政府。臨時政府於是下令通緝列寧這個德國間諜,嚇得他化裝後逃到了剛剛取得獨立的芬蘭去(芬蘭原屬俄國),在邊境地區過了一段提心弔膽的日子。

此前列寧就一直在鼓動同志們起來武裝奪權。雖然多數不贊成,但他仍決定鋌而走險。他們把中央分成兩個班子,由擔任總指揮的托洛茨基率領一個班子搞暴動,另一個班子(包括當時還是個二流角色的斯大林)則置身事外。

十月叛亂

這樣,在列寧和托洛茨基領導下,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布爾什維克發動叛亂:一支不到兩千人的布爾什維克武裝人員,佔領了彼得格勒全市的戰略據點,部分武裝人員採取了逼宮行動,阿芙樂爾巡洋艦當時並沒有實彈炮擊,而是發射了一發禮花炮彈。由於主張民主自由的臨時政府軍備羸弱,所以沒有進行任何抵抗。布爾什維克逮捕了政府官員,以蘇維埃的名義奪取了政權。

一月五日政變

真正的劇變來自兩個月以後。

原來列寧一直認為,選舉時誰執政、誰來召開立憲會議是至關重要的。顯然,他相信在自己大權在握的情況下,加上卓有成效的宣傳鼓動工作,「革命憲政」會批准他所做的一切。

然而事態發展出乎他的意料。就在布爾什維克掌權的條件下,選舉按期於11月12日至15日進行,25日大致的得票結果,布爾什維克在他們主持的這次選舉中只得到四分之一的議席,即使加上與布爾什維克結盟的左派社會革命黨,列寧方面也只佔有30%的議席,而主要的民粹派政黨——社會革命黨,即使不算它的左派,僅其主流派就佔有370席,已經明顯過半。

顯然,布爾什維克輸掉了這次選舉,而且輸得很慘。其慘還不在於得票少,而在於這是在它當權條件下、由它組織的選舉。它沒有理由、而且的確也並未指責這次大選有舞弊、賄選一類的污點。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705/1473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