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總是逼着孩子學習?藉助「心流理論」 「快樂學習」也能真正實現

最近,孩子們都陸續回到學校開學了,家長們都是一種終於"解放"了的狀態,畢竟神獸們要歸籠了嘛。不過,有些家長遇到了這樣的問題。開學的前幾天,想讓孩子先調整一下作息,好適應開學之後的作息,於是早早就叫着孩子去睡覺了。結果沒想到卻迎來了孩子的反抗心理:"我不想上學,上學一點都不好玩,我不要去上學。"

相比玩耍,學習確實枯燥了一些,可我們肯定不能讓孩子停止學習呀,那麼面對孩子的厭學情緒,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他們願意快樂地學習呢?

積極心理學研究領域的世界領導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教授曾經提出"心流理論",藉助"心流理論",孩子們就能真正地實現"快樂學習"。

1、什麼是"心流理論"?

"心流"是指當一個人為實現某個目標而聚精會神地做一件事情時,那種全神貫注投入其中享受過程而體驗到的一種精神狀態。

其實,早在1960年,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教授就在《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中提出"心流"這一概念,他指出,當一個人的能力水平與所面臨的學習挑戰達到一定的高度時,這個人在學習中的專注力會十分集中,學習效率也會異常的高。

也就是說,當孩子能夠完完全全被某件事所吸引,並為這件事而努力時,他是感受不到身邊任何事物的存在的,甚至感受不到自身。時間變得十分快速,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想法都是為這件事而努力,在這種全神貫注的狀態下,孩子身上所有的能力就能發揮到極致。

然而,當孩子的學習偏離了心流軌道,那將會面臨八種不同的心理狀態,有:激勵、焦慮、不安、冷漠、無聊、放鬆、控制。

當孩子的能力水平遠高於所面臨的挑戰時,那他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覺得越來越無聊;相反,當孩子所面臨的挑戰遠高於孩子的能力水平時,那他的情緒就會變得越來越焦慮。

在"心流"狀態下的孩子,就像被施了魔法般,大腦中所有的能力和精力都集中在這件事上,並指揮着孩子高效有序地把事情做完,達到最初的目標

我堂哥的兒子是一個十分活潑的孩子,小時候就特別愛說話愛玩愛跳,吃飯的時候不消停,就連洗澡的時候也要邊玩,很少能夠認真專注地完成一件事。但是在拼樂高的時候,他就好像變了個人似的,他可以在那裏搭一個下午,完成一個作品的時候就拿給家長看一下,然後又繼續開始搭建新的作品。就算我們在旁邊嘰嘰喳喳地聊天,他也似乎都聽不見,怎麼也吵不到他。其實在搭樂高時他就是處在"心流"狀態,像被施了魔法般聚精會神。

2、"心流理論"能夠讓孩子"快樂學習"

孩子們之所以會厭學,很大的原因是他們覺得學習很無趣,不快樂甚至讓他們感到痛苦。當孩子認為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時,那學習就變成了一件"反人性"的事情,為了學習而承受心靈的痛苦孩子肯定不願意,因此就產生了厭學情緒。

要讓孩子喜歡上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也就是"快樂學習"。

米哈爾·契克森米哈賴教授曾經訪問過很多人:"什麼樣的事情能夠讓你感到快樂?"而在大家的回答中,佔比最多的是以下五個回答:密切地專注於某件活動、活動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既不會令人無聊,也不會讓人過分疲勞、具有明確的目標、能夠獲得及時的反饋。

"心流理論"就是讓人們感受到快樂並沉浸其中,然後在積極主動的學習方面獲得發展。想要孩子能夠"快樂學習",就要讓他們用"心流"的狀態去學習,"心流"狀態的學習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快樂學習。"

在面對厭學的孩子時,我們要通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來使孩子熱愛學習,只有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那他才能夠積極地投入學習,達到學習目標從而提升成績。

3、想要讓孩子進入"心流狀態",家長要這樣做

1、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孩子處於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階段,他們很難長時間的專注做一件事情,而想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最重要的就是事情本身是孩子感興趣的事。

蒙台梭利曾經多次說過,孩子們有內在的心理動力去專注於他們願意做的事情。他們的生活單純,沒有成人世界的功利,對於自己喜歡的事情會十分的專注,並不斷地重複。

有些孩子對運動不感興趣,跑步沒一會就說累了需要休息。但是當他開始畫畫或者拼樂高的時候,他就會全神貫注地投入其中,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擾。

隨着科技的發展,有很多孩子也對電子產品十分感興趣,一玩就忘記時間沉迷其中,有家長問,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其實在這種活動中,孩子是處於被動的狀態,他的專注力是被電子產品引領着。在這種沒有互動性的活動中,孩子的注意力、技能運用、思維邏輯都是處於低谷的,並沒有產生"心流"。而作為家長要做的就是合理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畢竟我們處於資訊時代,不可能讓孩子完全不接觸電子產品,所以家長要通過對使用時間的控制來減少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依賴。

2、給孩子足夠的自由時間,減少外界對他的干擾

孩子的年齡小,注意力很容易被一些瑣碎的事情吸引。,家長要儘量給孩子自主玩耍的時間,減少對他的干擾。例如,當孩子根據自己的想法在組織一些遊戲活動玩耍時,家長要關心的是:"你需不需要休息一下,喝點水呀?"而不是突然地介入跟他說:"你這樣太危險了,不能這樣做,別玩了!"這種錯誤的介入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從而影響孩子的"心流"狀態。

此外,孩子因為年齡小,其自控能力也較低,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干擾,因此家長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在安靜的環境中更有利於孩子進入"心流"狀態。例如在孩子閱讀的時候,我們可以為他提供一兩本他最近感興趣的書,減少其他書籍對他的干擾。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也儘量不要坐在旁邊看着,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分心,在孩子主動尋求幫助時,家長再參與其中。

3、為孩子設立一些"跳一跳"的目標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難度係數太高,會使孩子感到壓力重重,可是要是太簡單,又沒有挑戰性,孩子很容易就分心了。因此,設立一些剛剛好的挑戰程度,更容易讓孩子產生心流。

例如,家長在教孩子識字時,孩子沒有辦法一下子認識太多字,那就定一個每次識五個字的目標,一段時間孩子適應了之後就可以逐漸增加到十個字、十五個字。在設立目標時,家長還要觀察孩子學習困難的原因,再根據實際情況設立目標。

不要再逼着孩子學習了,"心流理論"不僅能夠為孩子的學習帶來良好的效果,還能讓孩子保持對學習的熱情。掌握"心流理論",幫你輕鬆解決孩子厭學狀態,讓孩子"快樂學習"。

我是小B媽媽,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小B媽媽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704/1473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