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知人知面不知心 在哪些瞬間可以徹底看清一個人?

古話說,畫人畫骨難畫皮,知人知面難知心。

人生在世,都會或多或少的帶上面具,我們會因為假意的善良而信任別人、會因為苦心經營的騙局而陷入囹圄,就拿感情來說,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渣男」「渣女」,也正因此,因為那些不懷善意者,那些另有所圖者,那些欺騙感情者,甚至那些心懷陰深惡意者,都可以輕鬆偽裝成你喜歡的樣子。

一個人最真實的樣子往往很難示人,也極不容易被人察覺,但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去了解一個人更真實的樣子,尤其是在我們有所託付,或者需要給予信任的時候。

有一句話說,其實看清一個人的本質,往往只需要一個瞬間。

從一個人不經意的動作、態度表現、情緒、甚至是一句話中,足可窺探到此人的人格,品行,以及價值觀。

那麼,從哪些瞬間或者是細節,可以徹底看清一個人呢?

第一,面對利益的抉擇。

金錢是人性的試金石,想必很多人都深以為然。

人性總是趨利的,很多人在面對利益,尤其是赤裸裸的金錢或權利誘惑時,總會撕下偽裝,暴露出最真實的人格。

一個為了自己的利益,拋棄良心道義,枉顧親情友情的人,自然不可相交。

就像多年以前,你那個借錢不還的朋友,必定已經不會再打交道。

《論語》有言,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一個在利益面前,不放棄原則,堅守對道德的信仰,不唯利是圖的人,才是值得深交與合作的。

而另外一說,真正好的關係也是完全不會避諱談錢和利益的,情義歸情義,利益歸利益,一碼是一碼,什麼都坦坦蕩蕩。

其實,與這樣的人相交是最輕鬆的,因為什麼都拎得清,什麼都夠坦直。

而所謂的談錢傷感情一說,從來都只是一個卑劣的說辭。

第二,患難之時的表現。

有句老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其實最底層的意思就是在講,患難見真情而有些。

人生在世,總不可能一帆風順,路途遙遠,也不會一直是康莊大道,在有崎嶇和溝壑的時候,才能知道馬的能力,再由苦難和風雨的時候,才會知道身邊人的真心。

經歷越多,便越會發現,這世上其實不乏那些落井下石,火上澆油之人,多的是那些「見不得你好」的人。

一種是,趁着你難受再踩你一腳,一種是,我不好過也不讓你好過。

人生本來艱辛,而困難之時,足可看透人心。

而在患難之中,願意相伴或者雪中送炭的人,必然是值得一交的摯友,人們常說的患難之交、生死之交,也便是如此。

第三、是非黑白的判斷。

所謂公道自在人心,一個人在面對是非黑白時候的態度,往往體現出他做人的準線、操守和擔當。

大是大非必然要有明確的態度和判斷,這體現出一個人的價值觀。

而有些時候,又不必太過執着黑白,硬要分說則更像是個「錙銖必較」的「槓精」。

在國學文化《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

當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遷就,少遷就則是從違之正。值利害得失之會,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則起趨避之私。

這句話就是說,當是非邪惡處於衝突的時候,稍微遷就的時候,就會喪失原則,在自己的利害得失糾纏在一起的時候,不要清楚的分辨,分辨的太清,反而會有一些趨利避害的私心。

而那些為了各種原因,顛倒黑白,搬弄是非的人,想來也是極其受人厭惡了。

第四、所許諾言的踐行。

君子一諾千金,能否遵守許諾,往往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行。

人無信則不立,信,往往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操守。

《論語》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沒有誠信的人,違背承諾的人,就如同汽車沒有輪子,是什麼都做不了的。

這很顯然,不管為私還是為公,沒有人願意和沒有誠信的人打交道,更何況連自己所許的諾言都能違背。

第五、對他人的態度。

對上不卑,對下不驕,不卑不亢,不驕不躁,這是一個人良好品行的表現。

如果一個人,對上阿諛奉承,對下頤指氣使,必然不可相交。

一個優秀的人,對所遇到的任何人都是尊重的。

一般而言,人們面對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天生就有種優越感,而如果一個人不去放大自己的優越感踩低別人,反而待之以尊重,那他必定擁有善意,擁有操守,也更為可靠。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沐陽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626/1469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