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位置

生活中總會有這樣的時刻:

當你特別激動的和別人分享一件事情,得到的回覆很可能是:「就這種小事,也能讓你開心成這樣,真是沒見過世面。」

當你心裏不如意和別人傾訴時,得到的回覆很可能是:「多大點事啊,至於嗎?」

我們這輩子遇見的人很多,與自己感同身受的人卻很少,這也恰恰應了魯迅的那句話:「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各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生活的常態。

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心中的想法自然也不同。

01

處境不同,未必理解得了

有個人傍晚回家的時候看到一個瞎子手裏提着個燈籠。

他覺得很奇怪,於是就問瞎子:「你自己都看不見,還提個燈籠幹什麼?」

瞎子說:「正因為我看不見所以才要提個燈籠,這樣就不用擔心別人會撞到我,也不用擔心自己會給別人造成不便了。」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和故事中的路人一樣,和別人身處不同的處境,就很難理解別人的做法。

無獨有偶。

當歌手王源在節目中唱到「你說天塌下來你會陪着我,可你又如何同感我的寂寞......」時,突然掩面哭泣。

一個觀眾在節目留言區評論道:「哭是最無能的體現。」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寫道:

「每當你覺得想要批評什麼人的時候,你要記住,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所擁有的優勢。」

我們有着不同的出生,不同的經歷,自然對相同的事情有不同的看法與見解。

可正是因為思想的不同才造就出一個多元化的世界,正是思想的不同,我們才明白:當每個人都只顧着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思考問題,問題永遠得不到答案。

所以我們更應該多站在別人的位置上思考問題。

彼此之間多一分理解,就少一分抱怨;多一分寬容,就少一分誤會;多一分體諒,就少一分斥責。

不要在沒有了解事情原委的情況下就輕易對一件事情做出自己的判斷。

如列夫·托爾斯泰所說: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心中的苦與樂。

人生的道路漫長且遙遠,在這場路程中我們會遇見不同的人,感受不同的風景。

唯有嘗試着去理解別人的想法,才能在茫茫人海中遇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收穫別人對自己的歡喜與真情。

02

水平不同,未必解釋得通

一個人如果只有錢,即使站在了富貴的金字塔上也只能錯過沿途的絕美風景;

一個人如果有知識卻不會加以利用,知識於TA而言只是生活的擺設;

一個人如果有知識也懂得利用知識給自己創造財富,目光所及之處皆是坦途;

一個人如果既沒有知識,也沒有資本,便看不到外面的世界,猶如坐井觀天。

生活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是赤條條的來到這個世界上,但過往的經歷,擁有的學識造就了不同的三觀和品質。

你發佈一個旅遊照,有的人就會說你炫富;

你待在家中看書品茶,有的人就會說你裝清高;

你習慣了凡事自己扛,不給別人添麻煩,有的人就會說你性格孤僻。

我們永遠無法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所以當我們和別人有不同的意見時,不必過分糾結對錯。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爭執再三對方未必就會認同你的觀點。

「道不同不相為謀。」不懂你的人不必解釋,懂你的人又何必解釋?

水平不同,再多的溝通也是白費;思想不同,再多的交流也是徒勞;境界不同,再多的商議也只能是付諸東流。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大多都是志同道合,和聊得來的人為友,和水平一致的人談天說地,生活才會自在舒適。

03

學會換位思考,方得人心

圖中兩個人因為「6」還是「9」而爭執不休,其實完全沒必要,爭執的原因不過是因為二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罷了。

很多事情都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大家所處的位置不同,得到的結論也會不同,學會換位思考,事情就會迎刃而解。

傾聽

給予別人機會去表達他心中的想法,當你認真傾聽對方的言語時,對方也會給予你同樣的尊重和理解。

嘗試理解對方的想法

理解是溝通的橋樑。我們總是習慣了表達自己的想法,卻忘記站在別人的位置上思考問題。

理解對方的想法才能推動事情的發展,讓事情完美解決。

換位思考,善待他人

愛人者,人恆敬之。世上不會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思想不同也是難免的。

當我們學會了換位思考,多一點包容和認可,生活才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思考問題很容易,換位思考卻很難。

但只有將心比心,才能在茫茫人海中收穫知己好友,才能感受到思想的碰撞,新鮮事物的歡喜。

如一位作家所說:「生命,是一種回聲。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漫漫人生路,惟願我們都有知己相伴,好友同行!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有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601/1458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