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古代沒導航 人們咋沒走丟?

作者:

現代如果沒有導航,別說出遠門,就算是市內轉悠也是真的不方便。

那麼,就有一個疑問了?

在古代,交通不是很便利,配套設施也不是很齊全,那古人萬一出門做個生意,或者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是怎麼保證不迷路的呢?

其實說來也很簡單,古人的智慧和能量,我們是千萬不能低估的。

▶首先,古代也是有地圖的

古代雖然沒有導航,但地圖是很早就有的。

在史前時代,古人就已經知道用符號來記載或說明自己生活的環境、走過的路線了。

最早的時候人們是在地上畫出附近的東西,諸如河流,山洞,野獸出沒點等等,然後按照自己記憶中的路線進行活動。當時人們的活動範圍很小,畢竟環伺的猛獸讓人們不敢輕易走動。

可雨水、人類活動都很容易將地上的標誌摧毀,於是,人們發現一個可以將地圖長時間保留的方法——將地圖刻在泥板上。

比如這份來自4500多年前的古巴比倫城及其周圍環境的泥板地圖,就是現在人們能找到的最早的實物地圖。雖然這份「地圖」非常狹小、比例嚴重失調,但已表示出大概的城市、河流和山脈。

古巴比倫刻在泥板上的世界地圖

在中國就不同了,咱們古人最喜歡用鼎記錄重大要事,而我國最早發現的地圖,也是記錄在鼎上的。

《左傳》記有:「運方圖物,貢金九枚。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入山林不逢不吝,魑魅魍魎,緬莫能逢之」。

這種有山、有水、有道路的地理圖,我國4000年前就有了記載。

後來,古人發明了紙張,人們就將地圖畫在了便於攜帶的草紙上。出門遠行,只要帶上一張地圖就能搞定了。

比如像這樣:

《慶餘年》劇照

哦,不對,是這個。

雖說那個時候地圖精準度不會太高,但大致方向是不會錯的。比方說要去長安,它至少不會給你帶到開封。

▶其次,古代交通閉塞,能走的路本就不多

受自然、經濟、政治等各方面的限制,古代交通遠遠不如現代便利。

現代有高速、省道、縣道、鄉間小道,條條大路都能通羅馬。在古代,道路的名字叫法也很多,《爾雅·釋宮》中就有載:

「一達謂之道路,二達謂之歧旁,三達謂之劇旁,四達謂之衢,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七達謂之劇驂,八達謂之崇期,九達謂之逵。」

所謂達即通,分別表示路口有幾個岔口。比如丁字路口為三達,十字路口為四達..以此類推。

不過,叫法雖然很多,可實際上不管是水路還是陸路,古代的主幹道其實就那麼幾條。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古人出門沒有那麼多的選擇,反而更不容易走錯路。

因此,古人出遠門時,只要一直順着官道走,總能到達目的地。

▶古代的「路牌」指示系統,也是十分完善的

有了地圖,有了道路,也少不了配套的指示系統。

雖說古代官道不多,但還是少不得有岔路口,以及人們為了方便而抄近路徒步踩出來的小徑。

史記·李將軍列傳》:「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並且,隨着交通的發展,道路的名堂越來越多,要是一不小心走錯路,恐怕浪費的時間不止是幾天幾夜而已。

於是,人們開始用「土堆」的方法來作為記錄里程數和邊界的標誌,這種土堆在古代被稱為「堠(hòu)」。

堠(hòu)又分為「里堠碑」和「界堠碑」,人們看到「里堠碑」就能清楚的知道自己走了多少里,看到「界堠碑」就能知曉自己身在什麼地方。從而就能判斷自己有沒有走偏,還需要走多久才能抵達。現代的里程碑便是據此演化而來。

並且,在一些通向各州、府縣的官道,沿途還修建了供官員休息的驛站,而出門遠行的古人們,只要通過這些驛站打聽、辨認方向,就可以一路順利抵達目的地了。

當然,不論是地圖還是官道、堠碑,都只能帶你去一些大地方,比方說知名的省、市等。如果是去某個偏遠不知名的小地方,還是要靠最原始的方式——問路。

只要問詢方式正確,熱情好客的古人是十分樂於為遠鄉人指認方向的。

▶古人走錯路,其實時有發生,嚴重者改變了歷史命運

在擁有各種智能導航的今天,我們也難免會走錯路,何況是在信息十分閉塞的古代。雖然有地圖、道路、碑界指引,但古人走錯路其實也是時有發生的。

比如春秋霸主齊桓公,他曾帶人攻打孤竹國(國人相傳為神農氏的後裔),結果在回來的路上就迷失了方向。好在最後靠着幾匹老馬領路,終於帶領隊伍走出了迷途。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老馬識途」的故事。

齊桓公這次迷路可以說是有驚無險,而歷史上另一位大人物,卻因為一次迷路,而懊悔不已,最終還丟掉了性命,這個人就是一代名將——飛將軍李廣。

李廣驍勇善戰,鎮守邊郡期間,打得匈奴數年不敢入侵。

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李廣再次請戰抗擊匈奴,結果在行軍途中迷失了方向,導致大軍無法在預定時間和地點與衛青匯合,至使匈奴首領逃跑。

漢武帝雖還未處罰,但一生征戰沙場的大將軍李廣,卻因不堪此辱竟憤愧自殺而亡。

也許,那個時代如果有今天如此便捷的導航技術,這位為後人稱讚且惋惜的大將的命運,也不至於此。

更悲催的是,歷史上還有另外一位英雄,因為迷路,幾乎改寫了整個歷史的命運。也許,有些人已經想到了,此人就是西楚霸王項羽

公元前212年,項羽被韓信為首的漢軍團團包圍在垓下,西面楚歌之下項羽帶領八百人馬奮力殺出重圍。原本項羽此時已經順利逃脫,結果因為逃跑時慌不擇路,竟在行至陰陵時迷失了方向。

在一岔口時,項羽向一農夫問去西楚的路,那農夫偏偏指了一個與西楚完全相反的方向,結果項羽被引到了沼澤地,以致耽誤了時間被漢軍追上。最終項羽因無顏面對江東父老,自刎在烏江西岸,留下了「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歷史愛好者均爭論不休,若項羽沒有迷路,若農夫沒有指錯路,也許歷史將會被改寫,也許如今又是一番新的模樣。

▶總結

總而言之,古代認路的方式雖然不少,但都比不上今時今日有一部手機導航來得方便。所以說,那些天天幻想穿越回古代的路痴菇涼們,恐怕到時候你連出門都很困難,更不要說跟王孫公子們談戀愛了。還是享受當下吧~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360do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527/1456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