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癌症一旦轉移 生死難料:3個預防轉移的好辦法

診室門口,李叔焦急地等待醫生的呼叫。

「李懷恩!」剛聽到名字,李叔噌地一下就站了起來,在護士的帶領下進入診室。

「醫生我情況怎麼樣?」李叔虛弱地問。

「情況不太好,你家屬來了嗎。」

「沒來,不想讓他們擔心,你不用有顧忌,直接告訴我好了。」

醫生猶豫了半晌,這才緩緩地說「轉移了,現在只能安排化療。」

李叔一聽急了,「都是按你開的藥在吃,怎麼會轉移了?」

醫生拍了李叔的肩,解釋說,癌症轉移有很多原因,可能是生活習慣,又或者是其他。

之後李叔情緒一直很低落,半小時後,李叔佝着腰走出診室。

數據顯示,90%的癌症所導致的死亡是因為轉移造成的。Nature在2016年發佈的一項研究結果稱,癌細胞脫離腫瘤,潛入血流中快速定居到身體的其他部位,這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那麼,癌症到底為什麼會轉移?

學家找到癌細胞轉移擴散原因

紐約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科研人員在西班牙腫瘤學家霍安·馬斯奎的領導下,發現癌症的轉移能力取決於其能否獲得人體傷口自然癒合的能力,這或將為癌症治療開闢新的途徑。

該中心所長霍安·馬斯奎對此問題進行了30年的研究,他說,「現在我們認為,轉移就像是錯誤的組織即腫瘤,在錯誤的地點即遠處的重要器官中的再生」。

以前有跡象表明,癌症可能使用了傷口癒合途徑來支持它的生長。一系列研究已經證實,在癌症晚期,一種名為L1CAM的分子產生,其過表達存在於多種惡性腫瘤當中,且主要集中在腫瘤組織侵襲的邊緣,與癌細胞的轉移、侵襲間存在着緊密的關聯性。CAM(cell adhesion molecule,細胞粘附分子)是一系列糖蛋白分子,在腫瘤疾病的整個惡化發展進程當中,CAM參與了其中的各個環節,其作用的方式主要是在細胞與細胞之間或細胞與外基質之間的彼此接觸粘附中充當媒介。L1CAM所屬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是一種跨膜蛋白,在細胞與細胞之間或細胞與外基質之間的粘附過程中充當媒介。在許多惡性腫瘤細胞中,均發現了L1CAM的表達。由此可見,在腫瘤轉移過程中,L1CAM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簡而言之,癌細胞轉移的主要原因是細胞的重新編程。

癌症轉移有哪些途徑?

癌症轉移是很複雜的過程,癌細胞首先要脫離原發灶,降解、浸潤周圍組織,還須藉助某些酶才能進入血液或淋巴系統,並在血液或淋巴液中到處遊蕩,同時逃避免疫系統的監督。遇到合適的時機癌細胞便趁機附着於管壁,成功穿透脈管後,進入靶器官組織中生長,形成轉移灶。由此可知,癌症轉移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四種:

一、淋巴轉移。淋巴系統遍佈全身,癌細胞一旦進入淋巴系統即刻就會產生轉移,尤其是病灶附近的淋巴結最容易受到威脅。

二、血行轉移。血液循環系統連貫人體每一個地方,當機體罹患惡性腫瘤,癌細胞進入血液,就可隨着血液循環轉移到其他器官內繁殖,形成轉移灶。由於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四通八達,因此很難評估癌細胞的轉移路徑,給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

三、種植轉移。種植轉移常見於胸腹腔內的惡性腫瘤。當癌細胞脫落時,可以散播種植到其他器官組織上,形成瀰漫性轉移灶。

四、擴散浸潤轉移。癌細胞直接擴散或直接浸潤到周邊器官,從而引起癌症轉移。這種轉移方式是很多惡性腫瘤最常見的轉移方式,也是最容易被預測的轉移方式。

如何預防癌症轉移?

癌症之所以可怕,主要在於其有極強的侵襲性、轉移性,尤其是癌症轉移後,治療方案往往很難達到理想效果,死亡率很高。基因是癌症發生和轉移的重要內因,但我們無法通過外力改變,所以,想要避免癌症轉移,我們能做的是——將外因控制好,降低轉移幾率。

第一,早發現,早治療。普通人應堅持每年一次的體檢;高風險人群還應在個體癌症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進行防癌體檢,在出現臨床症狀前,或者在腫瘤發生浸潤前,藉助各種檢查手段將其檢出,通過早期診斷和適宜的治療,以期得到較好的預後。

第二,定期複診。定期複診是常見的有效預防癌症轉移的方法。若體檢發現了早期癌症,在初次治療後還應遵醫囑及時、按時進行複診治療。特別是對初次治療後,明確沒有根治的病人,複診更為重要,這是跟蹤病情進展,針對性調整治療方案的有效手段。患者一定要克服麻痹和僥倖的心理,才有機會將癌細胞消滅在萌芽狀態。

第三,增強機體免疫力。增強機體免疫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治本」措施,因為只有機體的免疫監視系統發揮正常的功能,才可以保持機體能夠主動消滅或消除擴散的癌瘤細胞,避免轉移灶的形成。針對癌症轉移的因素,患者應保持積極的心態,起居有度,節制飲食,謹慎勞作,才能充分激發機體抵抗力,進而起到預防癌轉移的效果。

在很多人眼裏,患上了癌症就等於離死亡不遠了。其實不然,癌症並不可怕,隨着對癌症研究的不斷深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癌症已從以前的絕症轉變為部分可被治癒,說明徹底治癒癌症是可能的。未來憑着知識的不斷累積和治療方法的不斷完善,對癌症的控制程度也將越來越高,最終達到治癒癌症的目的。

責任編輯: 寧成月  來源: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424/144152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