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糖尿病死在嘴上 血糖高病在腿上 看一遍你就是糖尿病專家

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多發性疾病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在我國隨着人口老齡化與生活方式的變化,糖尿病從少見病變成一個流行病。下面用幾張圖回顧下我國糖尿病流行病史:

更為可怕的是,糖尿病患者還有龐大的後備人群,根據寧光教授團隊研究數據顯示,糖尿病將給個人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據估計,2017年診斷糖尿病的年度成本為3270億美元,其中直接醫療費用為2370億美元,生產力降低為900億美元。在調整通貨膨脹後,糖尿病的經濟成本從2012年到2017年增加了26%。

糖尿病最常見的表現為「三多一少」的代謝紊亂表現,即「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下降「。但這類典型症狀並不一定完全出現,反而出現其他一些非特異性症狀如乏力、視力模糊、皮膚瘙癢等。

隨着病情深入後出現慢性併發症,這也是糖尿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這些併發症主要包括:

①大血管併發症,如腦、心血管和下肢血管的病變。

②微血管併發症,如腎臟病變和眼底病變。

③神經系統併發症,包括負責感官的感覺神經,支配身體活動的運動神經,以及司理內臟、血管和內分泌功能的自主神經病變。

糖尿病人最大的擔憂就在於血糖難降,併發症抬頭,藥吃了不少,身體卻越來越糟糕。有的糖友發現,吃的好一點,多一點,血糖指標馬上起來了,但如果少吃,粗茶淡飯,又會缺乏營養,血糖降了,身體毀了,得不償失。還有的糖友想通過運動降糖,由於用錯了方法,大量運動換來了卻是對身體的進一步傷害。

當然,我們最不提倡的就是,依靠加藥、加胰島素來降糖,這種只針對血糖指標的治療方式,並不能提升人體自身的代謝機能,也無法阻止併發症的來臨,所以「打鐵還需自身硬」下面的非藥物方法或許能給您實質性的幫助

怎麼吃才能既讓血糖不高,又保障營養呢?

提高食物的「性價比」和多樣性,就能既吃飽吃好,又能血糖不高。

1.我們要學會看清食物的升糖指數,有些食物營養單一,但升糖指數高,就要少吃;有的食物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養,升糖指數又不高,如綠葉菜、藻類、穀物雜糧,就可以多吃;有的食物甚至可以幫助受損的細胞組織生長修復,比如優質蛋白、肽類營養、微量元素等,就必須要吃。

2.保障每天的補水,普通糖友可按每天8杯水的標準補充,最好喝溫水,以免水溫太低造成血管收縮。腎病患者酌情減量。

3.吃飯的時間和順序也會影響血糖,同樣的食物量,若分餐食用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胰島負擔,有條件的糖友可以嘗試在三餐基礎上,分出一些主食的量在兩餐之間食用。正餐的順序可以是湯-蔬菜-米飯-肉的順序,幫助延緩糖分的吸收。

除了飲食上要合理,運動也是很好的「降糖藥」

合理的運動不僅能幫助我們消耗體內過剩的血糖,還能改善人體內環境,控制體重,增加肌肉,提升胰島素的敏感性,但運動時間和方法一定要掌握好,避免南轅北轍。

已經退休的糖友可以選擇飯後30-60分鐘去跳跳舞、打打太極拳,上班族可以選擇快步走或在辦公室敲打膽經(大腿兩側的經絡),每周可以進行兩次力量訓練,增強體質,切忌空腹運動,大量運動時帶點糖果或零食防止低血糖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大醫本草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408/143376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