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清明節準備返鄉掃墓?這 6 種食物拜拜要避開!

清明節將近,因應武漢肺炎,建議民眾一切從簡,並避免前往人多的地方。如果仍舊規劃返鄉掃墓,在慎終追遠的同時,也要注意衛生安全。

祭祖前,快來掃墓小學堂複習一下注意事項,順便一覽不同族群的祭祖風俗,以免拜拜時犯了忌諱、帶來壞運!

清明祭祖前,快來複習一下注意事項!

掃墓時,注意這些規矩...

重點1穿着宜簡單樸素

傳統掃墓的順序為:打掃除舊布新→備妥祭品(鮮花、素果、牲禮)→祭拜土地公(或代表風水龍脈的龍神)→族長或長輩點香,帶頭祭拜祖先。

祭祖時,穿着宜簡單樸素,避開大紅大紫等鮮艷的衣着,但不一定要全身黑,以免氣場相近,染上壞運氣。再者,許多早期置墓的地點都在郊外或山區,穿着素淨、避免使用香水,可免遭蜂叮蟲咬。

重點2拜拜避開這些水果

台灣是文化融合的島嶼,各族群傳統不同,準備祭品各有特色。一般而言,外省族群清明祭祖的儀式和祭品較簡單,客家族群則格外豐盛,但也有共通的規則。

忌諱品項

鳳梨:鳳梨的台語音近「旺來」,掃墓祭祖為喪事非喜事,不宜有「旺」字,以免招禍。

蓮霧:避免「空心」的水果,代表無心祭拜

葡萄、荔枝、龍眼:任何外觀成串狀的水果都儘量避開,免得招致「一連串」的禍事或衰運上身,也避免家中有人跟着往生者離去。

香蕉:「蕉」台語音似「招」,為避免聯想至「招魂」「招厄」,應儘量避免。

番茄、芭樂、百香果:避免「多籽」的水果,因種子無法消化,拜拜時被視為不潔,也有多心、兆頭不佳之意。

梨子:「梨」台語音似「來」,有「邀請好兄弟跟隨在側」之意,容易帶來陰氣。

建議品項

選擇「實心、外形圓潤」的水果,有「虔誠祭拜、家庭圓滿」的含義,例如葡萄柚、柚子(保佑家人)、橘子(吉利)、柿子(事事如意)、柳丁(添丁)、蘋果(平安)等等。

拜拜時最好避開忌諱聯想的食物,以免帶來壞運!

重點3掃墓後,喝杯酒補陽避煞

掃墓時為避免沖煞,民間習俗會在身上配戴榕樹葉或茉草,於掃墓後丟棄,接着先回大廟拜拜,不要馬上回家,返家後先淋浴,洗去可能染上的陰氣。更便利的方法,可以喝一小杯高粱酒,補充陽氣。

酒能去寒,為身體帶來陽氣。

各族群傳統習俗大不同

《台灣民間信仰》作者吳永猛表示,台灣的掃墓與祭祀的習俗承襲自儒家祭禮,一般以祭孔的牛羊豬等三獻禮最具規模,民間則依閩南、客家、外省等不同族群的後裔與地方風俗有差異,但基本上大同小異,如閩南人以豬為主,客家族群會另外準備年糕、粄條等米食。

台中以南的民眾,清明會吃潤餅,主要是因為清明與寒食節僅差兩、三天,後來兩個習俗逐漸合併之故。

閩南漳泉分兩派

漳州人的古清明農曆3月3日,會另外準備象徵添丁的丁仔粿,泉州人則多在現在清明的4月5日前後祭祀,之所以錯開是因為先民搶地盤械鬥之故,現在則依清明假期為主。

客家人備食豐盛

客家人平時節儉,所以節日會格外豐盛,把平時的飲食習慣帶入,以桃竹苗的客家人來說,封肉豬腳、蘿蔔糕,客家的雞酒,一定會在桌上看到,子孫一定要吃,是近乎辦桌的豐盛感。

燒酒雞在祭祀之於,也是向先祖表示子孫過的富足、有酒有肉很幸褔。

外省族群簡易遙祭

外省族群掃墓做法相對簡易,與遷台形成文化斷層的歷史背景有關。外省老兵來台,過往後通常是葬在軍人公墓,族譜也不可考了,就會遙祭;遙祭有2種做法,一是將神主牌,放香案、備鮮花素果遙祭;二是直接到塔位,呼請歷代祖先,如直接焚香、對遠處天際高呼祖先前來享受香火、祭品。

外省第1代移民,多葬在軍人公墓,遺族通常會在清明時節聚集一同祭拜。

現代多響應環保

此外,目前也提倡掃墓不忘響應環保,以米代替金紙,或是以合掌、蓮花燈,取代香、蠟燭,並將祭品從生鮮食品,替換成真空包肉乾、水果、罐裝飲料、泡麵、乾糧、糖果、餅乾等(因台灣天氣熱、食品易腐,準備保存期限長的食品,是不浪費、也不用刻意鋪張選擇),都是不錯的環保選擇。

祭品也可以選擇能長期保存的泡麵、罐頭,不怕浪費。(圖片提供/家樂福)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食譜自由配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403/1431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