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奇聞趣事 > 正文

莫高窟一幅壁畫讓人看了肉疼 但證實了王昭君去世後的一個秘密

女人生得貌美是幸也是不幸,比如王昭君,因為顏值高被選為「和親使者」,也因此遠離故土,到死都沒有回到家鄉。王昭君為大漢贏得了60年的和平,而自己短暫的人生中,卻歷經屈辱,丈夫去世後,她請求回歸漢朝,但皇帝的一句「從胡俗」,將她的人生推入無盡的黑暗,先是嫁給丈夫的兒子,兒子死了,又要嫁給人家的孫子,這是怎樣的一種感受?王昭君這下真的受不了了,從此一病不起,沒撐多久便離世了,生命在33歲戛然而止。

昭君的死,驚動了匈奴和漢朝兩國的國君,漢哀帝派去使者前去弔唁,匈奴單于為其舉辦了盛大的葬禮,「醞五百瓮酒,殺十萬口羊」,根據敦煌遺書中的《王昭君變文》記載,「單于是日親臨哭……衙官坐位刀剺面,九姓行哀截耳……」這句話中匈奴人的行為,讓專家們感詫異。

要說單于痛哭流涕,倒是可以理解,但衙官用刀剺(lí)面,也就是說用刀劃面,還有些人用刀割耳朵,這是要鬧哪樣?這戲是不是太過了!簡直讓今天的人無法理解。有專家認為這應該是當時匈奴的一種喪葬禮制,以此表達內心的哀痛之情。

果真如此嗎?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人的一生參加的葬禮不止一次,那每次都劃臉、割耳朵,那就一張臉、兩隻耳朵也遠遠不夠啊,所以有專家認為這作為葬俗不可信,或者此文的作者有所誇大。但後來考古界在敦煌莫高窟發現了一幅壁畫,讓專家們不得不相信,文中講述的怪異行為確實是一種葬俗。

這是在莫高窟158號中北壁上的一幅壁畫,名為《各國王子舉哀圖》,描述的是聽聞佛祖涅槃後,各國王子痛不欲生的樣子,從他們的穿着打扮看充滿了濃濃的民族風。仔細看他們的行為簡直太嚇人了,有的割耳朵,有的拿刀在臉上亂劃,還有的拿刀對着自己的胸部,最右下角那位這是要準備剖心嗎?場面十分恐怖,令人看了肉疼,同時這也讓專家們確信,王昭君死後匈奴人的行為確實是他們的一種葬俗禮制。不得不說,這種葬俗確實夠狠!

割耳剺面是草原遊牧民族中盛行的葬俗,以此來表達送別的悲傷,後來專家在《東觀漢記》中也找到了相關記載:「耿秉為征西將軍,鎮撫單于以下,及薨,賜朱棺玉衣。南單于舉國發哀,剺面流血。」

在民族交流、融合程度最高的唐朝時期,這種血腥場面也時有出現,甚至逐漸發展為一種明志、請願的方式,對國家法製造成一定的衝擊,另外但這也與儒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合毀傷」的理念相悖,因此唐太宗曾親自發了一道敕令「「自刑害耳目,今後犯者先決四十,然後依法。」

王昭君出生於西漢時期的一位農戶人家,生的十分美麗且聰明過人。早年時曾入宮參加選妃。只因當時皇帝是看畫像選妃,而王昭君不肯用金錢賄賂畫家,於是她的臉上便被畫家故意添了一個痦子。皇帝見了,認為這一個痦子丑的實在厲害,王昭君最終沒有被選入後宮,而是當了一個宮女。

幾年後,匈奴決定進攻西漢。而西漢的皇帝為了不讓邊境的百姓受苦,決定與匈奴和親。但他又不願自己的女兒下嫁到如此偏遠的地方去,於是決定在後宮中選擇一位有智慧而又美麗的女子,就是這樣,王昭君被選上了。

等到出嫁那一天,皇帝見到了王昭君。他見昭君生的如此的明艷動人,不覺有點後悔,當初為何不讓她入宮為妃。經過調查發現,原來是當時的畫家搞得鬼。他立刻下令斬了那位畫家。可再怎麼辦也於事無補,為了邊境百姓的安寧他也只能忍痛割愛。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

在嫁給了匈奴王呼韓邪單于後,王昭君積極改善匈奴與中原人的關係,為匈奴地區帶去了農作物與生產工具。不久後,她為呼韓邪單于生下一子。可是好景不長,在三年後,呼韓邪單于便病死了。昭君上書想要歸漢,但漢成帝堅持讓昭君依據當地的習俗,又嫁給了呼韓邪單于長子復株累單于,與他在一起生活了11年,又生下了兩個女兒,最終病逝。雖然她為匈奴百姓作出了許多貢獻,且一生都被百姓所敬重,但無法回歸家鄉的痛苦,卻是常人無法體會的。

王昭君的陵墓被稱為「青冢」。當考古學家發現她的陵墓時,卻發現依舊很新。一般來說,歷經千年,陵墓應該早已破敗不堪,可這個卻恰恰相反,可見王昭君對當地的居民做出了多大的貢獻,以至於能讓當地的老百姓年年給陵墓添新土,修繕陵墓。這樣偉大的女子,哪怕千年後,依舊受到當地百姓的尊重,真可謂是一個傳奇女子。漂亮的女子有很多,但真正能做到又有作為又漂亮的女子,就微乎其微了。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每日頭條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403/1431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