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脫中」供應鏈熱話題 中媒也議論「外資撤出論」

作者: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等多位立委舉辦「武漢肺炎後的產業秩序」座談會。(記者黃春梅攝)

中國官媒人民網27日轉載一篇「國際疫情形勢嚴峻,「外資撤出論」站不住腳」提出,中國的產業鏈已基本恢復,進一步地開放可以為外資建立「避風港」。在一場討論武漢肺炎後,如何組建「脫中」供應鏈座談中,在台灣的國家發展委員會(國發會)前副主委邱俊榮認為,中國供應鏈非常難以被摧毀,他甚至悲觀預測,台商因為太熟悉中國的「潛規則」,最後離開的一定是台商。

人民網轉載新京報專欄記者譚浩俊文章提到,疫情發生之前,在吸引外資方面,印度、越南等國家也在奮力追趕,甚至給出了更多政策優惠。但這次疫情,讓外資看到了中國生產鏈的韌性和優勢。

2月25日,國內某汽車配件廠商將80.45噸,422件產品運往芝加哥。就在同一天,泰國曼谷也收到了來自中國廠商的94噸福特汽車包機配件。文章中認為,中國剛出現疫情時,個別國家就有人鼓譟讓中國製造業外流。這些守信高效的服務,讓外商們看到了中國商人的誠信和服務意識。對於穩外資來說,這也是重要的「軟實力」。文末也坦承,今年中國穩外資的壓力很大。

國發會前副主委邱俊榮稱中國供應鏈難以摧毀。(記者黃春梅攝)Photo: RFA

自認仇匪台前官員:台商將最後離開中國供應鏈

在美中貿易戰開打加上武漢肺炎疫情從中國延燒之後,「脫中供應鏈」成為一個熱門話題。自認非常「仇匪」的國發會前副主委邱俊榮指出,過去有些報導熱議,疫情會加速外商離開中國。他卻認為過去十幾年中國建立全球生產鏈的關鍵位置非常難被摧毀。關鍵在於中國花了十幾年建立,無論在基礎建設、文官服務、勞工素質,技術水準方面的生產基地,要找到離開中國的生產基地其實是很困難。

邱俊榮:「即使美中貿易戰到現在,台商離開中國不到20%,其實比例很小。我甚至不好意思、不客氣地講,如果中國供應鏈會結束的話,最後離開的是台商,為什麼因為台商對環境太熟悉,對怎麼樣弄清楚各式各樣潛規則太熟悉,所以是最難離開中國。這部分其實也是我們遭遇的問題。」

今周刊社長梁永煌點出台灣僅「西進」沒有「強本」困境。(記者黃春梅攝)Photo: RFA

民進黨20年前提出「強本西進」鴻海20年西進未成功升級

今周刊社長梁永煌指出,1999年民進黨執政的前一年,做了中國政策大辯論,吵了三天達到最重要的結論叫做「強本西進」,但是,20年來台灣有「西進」、沒有「強本」,台灣問題的困境就是從這裏來。

梁永煌舉例,代工大廠鴻海就是台灣西進的代表,20年來鴻海從2千年到去年(2019年)第三季,毛利率從21.9%降到大概5.6%;營業利率從10.69%降到1.81%。

梁永煌:1549「也就是我們的「西進」主要是利用廉價勞工、低價土地,追求更大規模的發展,但是沒有考慮到升級轉型,提高附加價值。只是把中國當做生產基地,我們的產品在中國生產,內容有些改變從PC到iPhone,但本質核心競爭力增加非常有限。」

梁永煌提出西進代表企業鴻海,毛利率持續下滑。(記者黃春梅攝)Photo: RFA

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崇哲舉鴻海在中國大陸的子公司富士康鄭州廠為例,30萬員工要集中在一個廠區生產,沒有用中國「特殊體制」來集合,來自各鄉、各鎮是無法達到。在台灣高雄加工出口區最盛行時,也只不過8萬名員工左右。

武肺疫情衝擊黃崇哲:紅色供應鏈成長極限

黃崇哲:「中國模式可藉由大量生產,而且往高端化移動。包含像手機、不管是以前聽到的Nokia、Motorola原創者在大量生產之下,是沒有機會。所以創新這一塊,當時有一個世界很大、又有政府公權力支持,又可以便宜的水電、環境條件,完成這樣的生產。」

不過,黃崇哲認為,全球化的結構,第一次碰到這樣的疫情衝擊後,他個人的看法是,這也呈現「中國製造」、「紅色供應鏈」成長極限。

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崇哲稱紅色供應鏈成長已極限。(記者黃春梅攝)Photo: RFA

黃崇哲分析,這次受到肺炎疫情影響,中國幾個城市解封後,經濟型態改變,例如過去到麥當勞走進店裏掃碼、拿到商品,完成交易行為。但是現在進門要量體溫,交易服務員要量體溫,你拿到麥當勞的餐盒,還要有製造人的體溫,外送還有外送者體溫。同樣的生產、交易行為,他要多量七八次體溫,整個生產成本就因為這樣增加,製造也是。黃崇哲認為,在整體供給面跟需求面而言,好像是地球對人類的經濟行為課徵「病毒捐」,同樣的產品要以更高成本完成。

供應鏈廠商生產外移越南仍離不開中國零組件供貨

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產科國際所)總經理岳俊豪也同意,紅色供應鏈真的非常、非常難砍斷。當他們盤點科技業從西進轉進到「新南向」(東南亞)市場,現在最熱門是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等,但是,他們從產業結構發現,中間產業還是必須去買中國大陸中間財。

台灣工研院產業產科國際所總經理岳俊豪稱供應鏈離開中國卻離不開零組件供應。(記者黃春梅攝)Photo: RFA

岳俊豪:「比方說三星把他的手機生產基地搬到越南,他在越南生產的很多零組件還是從中國大陸供應過來,也就是說中國大陸今天出事的話,還是會受到影響。」

岳俊豪認為,以前供應鏈分流只要在中國或是台灣選一個地方,或是中國兩個城市選一個城市。但是現在在中國分流還不夠,可能還要把基地搬到越南,歐美、甚至是搬回台灣,這種搬移未來營運成本以及運售成本絕對會上升,可以假設未來產品價格也會跟着上揚。

現在全球都在搶從中國外逃的資金,岳峻豪建議中華民國政府,要針對這些不只是台商還有外商的資金設計辦法去吸引過來,在這樣新的環境下,吸引更多的資金、技術或者是高階人才來到台灣做更有高附加價值的產業。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328/1428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