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玄學風水 > 正文

他將前世今生的愛又帶到了妻子的來世

作者:
讓愛維繫前世的恩,讓愛牽起下世的緣。當胸懷寬廣到能愛天下之人時,就能從恩怨私念中超脫。 山東濟寧人邵士梅,字嶧暉,是順治己亥年的進士。他的一生很平凡,讀書、婚娶、科舉、做官。他的一生也異於尋常人,因他記得自己的前世以及轉生的經歷,因此得以和前世的妻子和孫女再續前緣。

讓愛維繫前世的恩,讓愛牽起下世的緣。當胸懷寬廣到能愛天下之人時,就能從恩怨私念中超脫。

山東濟寧人邵士梅,字嶧暉,是順治己亥年的進士。他的一生很平凡,讀書、婚娶、科舉、做官。他的一生也異於尋常人,因他記得自己的前世以及轉生的經歷,因此得以和前世的妻子和孫女再續前緣。

邵士梅自稱前世是棲霞的處士(隱居不出仕,具有很高德行的人),有四個兒子,六十多歲去世之際,他的四個兒子都正好外出,沒能待在他的身邊,惟獨孫女哭着與他訣別。

帶着前世記憶轉世接親緣

處士去世後,看見有一青衣差吏帶他去見冥王。冥王一番話就把他後世命運都安排妥當了,他說:「你轉世後,仍是男身,日後高登乙榜,官至縣令。」處士轉生到邵家。邵士梅將前世的記憶帶到今世,前世種種依然歷歷在目,全都記得。

他受到鄉里的推薦,到青州任文教官,恰逢棲霞缺文官,於是前去赴任,同時也想去尋找前世的故居。因為前世的記憶並沒有抹去,他依然清楚地記得大街小巷及自家門庭。

邵士梅到了故居,前世的四個兒子都已經去世了,惟有孫女健在寡居,頭髮都已經花白了。邵士梅向她道及來此地的原因,並將前世的生活以及臨死之前的場景娓娓道來,說得全都不差。

孫女實在太貧窮,邵士梅取出自己的俸銀送給她。他在吳江做官不到三個月,就卸職回家,自稱冥數如此,不可違背,不能長久待在官場。

邵妻預言轉世地點再續前緣

邵士梅的妻子某氏雖是普通民婦,卻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她在臨死前,曾預言:「我們兩人會做三世夫妻,我再次轉生後,必會降生館陶縣的董家。董家居住在河邊,即河道彎曲處第三家。夫君那時已罷官,獨自借宿於蕭寺,當你翻閱佛經時,就會想到我,那就到那個地方去找我。」

後來,邵士梅到登州府任教授,升為吳江知縣不久後就稱病回家。當時,邵士梅有一同年在館陶縣作縣令,邵士梅取道去探訪他,並在蕭寺借宿。

蕭寺有一部藏經,邵士梅取來翻閱,這時忽然回憶起妻子臨終前所說的話,於是沿着河邊尋訪董家。果真位於河曲的第三戶民家姓董。

董家有一個女兒,還沒有出嫁。邵士梅向董家說明他的來意,並且懇求縣宰為他作媒,娶下董女,和前世的妻子再續前緣。

人身真像一件衣服,元神脫下這件衣服,再穿上另一件衣服時,從外表看就成了另外一個人。難怪歷代有不少人稱人生如戲,裝扮一番,粉墨登場,隨着戲裏的台詞演繹一生。當鑼鼓聲落,人生的劇目也隨之落幕。

這樣看來,有多少人曾經是我們前世的兄弟姐妹、父母兒女。若能以善待人,對待那份不泯的親恩因緣,使它長久地維繫下去,而不局限在今生今世,讓愛維繫前世的恩,讓愛牽起下世的緣。當胸懷寬廣到能愛天下之人時,就能從恩怨私念中超脫。

事據《觚剩·吳觚中》卷二、《清稗類鈔·婚姻類7》

【阿波羅網李廣松編後語:《清稗類鈔》,清末民初徐珂編修,參仿《宋稗類鈔》體例編纂而成。徐珂廣搜博採,從清人文集、筆記、報章、札記中擷取內容,匯編成冊。書中所載之事,上起清太祖努爾哈赤、順治帝、康熙帝,下迄光緒、宣統。共載綱目九十二類,涉及一萬三千五百餘則遺聞,內容廣博涵蓋天文地理、大清帝德、名臣碩儒、典章制度、文化藝術、外交軍事、教育禮制、飲食文化、奇人異士、民情風俗、宗教信仰等等,分類清晰,便於查閱。對於典章制度,名物事跡,作者也略有考證。因作者輯錄態度嚴謹,不少資料還可彌補正史之不足。】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321/1425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