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難得一見的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 嘔心瀝血之作 值得靜心細讀

看着襁褓里可愛的孩子,相信會激起每個家長的殷殷育子之心。中國自有古語「子不教,父之過」,湖南方言云「娘雅冇用,崽女喳虧」。本文不是批判地去追究這2句話的責任,而是從教育的角度去引申家庭教育的意義。

生育、養育、教育」是任何家庭教育的三步曲。生育是自然規律的事情,對家長而言「養育、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教育,甚至比前2者更重要。

客觀觀察,正確分析,勤而行之,反饋調整,螺旋上升」是做好任何事情的規律。孩子教育的核心應該是家長,學校只是知識教育的社會機構。可是遺憾的是,很多家長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意識和能力都難以達到應有的水平,尤其是意識。家長不必把孩子教育當作負擔,除了責任感、成就感之外,快樂也是一種很大的收穫。

家長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這個孩子教育這個事情,這遠非一件好玩的事情(雖然會樂在其中)。也不是家長自認為想做,又想做好就能做好的。在家庭教育方面,絕大部分家庭都是非常普通的,算不上很有意識,知識,才華,能力,經驗。對家長而言,「要育人,還得先慧己」,家長必須得放下大家長的架勢或自認為是行家裏手,得虛心學習,思考,實踐才能行的。只要有客觀認識、正確的方法、合理的行動,在孩子教育方面,每個家長會取得各自的成就。

第一篇生育養育教育

中國的詞語很經典,「生育、養育、教育」都有個「育」字,但概念層次拉得非常明顯。生育是純生物本能上的,是父母本能的生下了孩子,而不是孩子主動要降生,這一點是所有生物界包括人類都是一樣的。教育是意識層面的,是高級思維,是有計劃、有目的、有知識要求的、有技術含量的高級人類活動。養育是介於生育和教育之間的,既有本能層面,也有意識層面的內容。比如小貓生了崽,它也會照顧貓崽吃喝拉撒、健康衛生、安全等。但是人類的養育會多出合理、正確的營養、衛生、膳食、醫療、健康等內容。

中國的傳統和我們的家庭都比較強調生養育恩,「養兒防老」,「養到18歲」,「孝為至上」。(當然,孝道是很重要的美德,但是屬於教育層面的內容,如果背上太多功利色彩孝是變味了)。這沒什麼不對,但過分強調生育和養育是自私的,功利色彩太重。嚴格說生育是無恩的,養育的恩也不要過分誇大;教育作用應該要受到很大重視才對,教育的恩才是父母和長輩的大恩

教育每個家長都會說,但真正理解其概念的人不多,理解並勤而行之的家長就更少了。教育不是孤立的幾個點,或者幾句話。所以湖南民間比較流行的幾句話「要聽港(講)」,「莫念口」,以及父親的「人有群分」都不算教育。教育是個系統工程,具體詳細內容,見本文第二篇。本文重點談的是教育,養育在本文中的涵義是如何照顧孩子身體生理方面的,這部分內容把它合入下文教育中的一塊內容談論。

第二篇教育是個系統工程

在本文中說的教育和社會上講得教育含義是不一樣的,本文的教育是家庭教育,追求的是真正的素質教育。社會教育不可避免地會關注形式,或者會受到商業或政治環境的污染。

要理解教育2字其實不難,拆開看「教」,「育」。「」就是傳授,告之。新生孩子除了本能的生理層面和本能的人性層面外,對現實世界什麼都不知道。而家長或多或少的對世界有些感知或認識或經驗的(當然不一定正確),當家長告訴孩子,認為自己知道而孩子不知道的東西時,這個行為就是「」。「」就是培育,培育孩子的系統人生的觀念,培育好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培育好的情操德行等。教和育的關係是:教是為了落實到育

先談教

教什麼?

教是家長的行為,對應孩子方的行為就是學。「人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知識浩如煙海,而且家長本身自己懂得就不多,那該教孩子什麼東西。在此先看下「」字,學的目的是為了「利」,這個利是廣義的利,不一定是指錢,包括財、價值、成功、名譽、快樂等內容,那麼就應該教孩子值得學習的東西。下圖分析作為一個人的個體,應該知道,應該學的知識結構。教什麼要把握幾個原則:1)以用為學,以學為教2)教的共性和個性3)教的層次性,系統性。見為教圖。

圖1為教圖

註解:

1、圖中標①表示人應該具備的基礎知識,仔細看的話,可以看到我們中小學大多數的課程的影子。但不要鑽牛角尖,認為要學這麼多,哪可能。不是這樣的,不是每個內容都要很深入,但輪廓性的知識一定要清楚並理解。

2、②③分別表示基礎技能和專業領域。

3、①②是通用的,每個人都值得學習的;③是個性化的。

4、①②③是概要結構,此結構可以根據需求不斷延伸的,但在此圖中,我主要的意思是應該讓孩子知道世界上有這些知識體系的存在,避免無知愚昧。

「為教圖」為什麼要散得這麼開,連太陽系都要了解一些啊,這裏面東西太博大了,孩子能接受的了嗎?回答是,當然應該散得這麼開,但不是說這裏面的東西都要全部的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要了解這些知識的理由是:1、世界(自然+社會+人)就這麼組成的,這是現實。2、了解的目的是為了建立科學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3、了解是為了,明不知。人對認知有3個層次:1)知知,知道自己知道的。2)不知不知,不知道有自己不知道的東西。3)知不知,知道什麼東西是自己不知道的。4、如果真正理解「為教圖」中的內容,人就會明事理,通智慧,就會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智慧和創造力會源源不斷。就好像宗教里說的天眼或窄門打開了,ta在吸收天地之精氣,接受上帝智慧的惠澤。

再說育

育什麼?

前文說過,教是家長的行為,對應孩子方的行為就是學,家長教應該教的東西,對應孩子學應該學的東西。我文中的教是指知識層面的東西,育則是精神層面的東西,育就是培育,對應孩子的行為就是煉――修煉。那培育孩子什麼呢,孩子又修煉什麼呢?見如下圖2,如育圖。圖中加入情財智商內容

圖2為育圖

「教」是讓孩子知道應該知道的知識,「育」是要培育孩子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品性等。如圖2中說講,要有成熟、積極、健康的心態;要對學習和人生的關係要有正確的認識;要正確健康地認識、對待和參與學習和人生中的競爭;要慢慢地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價值;要逐步養成自發、主動的行為習慣,學習不是負擔,也不是家長的壓力;要培養成好的個性,不要成為性情怪異的人,不要成為書呆子;要培養成好的品行;要明是非,要看破商業鬥爭、權利鬥爭、政治鬥爭中的扭曲現象,要有慧眼洞穿迷亂的假象;要有良知和正義感等,但是社會是很複雜的,良知和正義感又不能是「愚忠」,而是「淡薄,超然,複雜後的單純」的方式。

教與育

教與育

教和育的關係是:教是為了落實到育,因為孩子要長大,家長不可能一輩子填鴨式的教,必須讓孩子能夠「自動」起來(求索)。當孩子還不夠的理解力時(當然大人也不是理解力就好,理解力具有很強的領域性,這裏指的是通用理解力),在沒有內在需求時,沒有理解做支撐時,教是灌輸式的,在孩子看來就是強迫性的,沒有和孩子內在天性溝通融合,此時教的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如果能調動孩子的內因,到一定的時候,孩子可以主動求索式的去學習或做事情,這時家長的教育就成功了,此時的教育又輕鬆效果又好。

「教」負責的是知識層面,是硬環境;「育」複雜的是精神層面,是軟環境。教育,教育,在「教」的同時一定也要注意「育」。就好像社會中說的,「一手抓物質文明建設,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兩手都硬」。

註:我文中的教是指知識層面的東西,育則是精神層面的東西。

教育與行

圖3教育與行

一個人要取得持續有效穩定的成功,必須要有比較好的內外因結合才有可能的,這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總的來說,內因是主要的,但外因是不可忽視的,尤其是上升到比較大的成功時。但對孩子來說,在成長階段,只能強調內因的準備,畢竟外因是要通過內因的結合才能起作用的。

內因的修煉是個系統工程,而且一定要符合辯證的「知行論」才行,絕對不是幾個孤立的、靜止的、形式的觀點就能煉成的,比如說「要聽港」,「要記筆記」,「要問問題」,這些只是形式,當學習的內動力驅動後,這些行為自然而然就有了,而且不拘泥,遊刃有餘。有效的「教,育,行」一定是,彼此兩兩相關,3者關聯性地螺旋上升的那種鑽研進取的感覺。這感覺有時還很微妙,只能當事人才能體會,對家長而言,首先自己要理解這種感覺,而且要幫助孩子找到這種感覺,而不是壓形式,搞得費力不討好。有了這種鑽研感覺,幾乎做任何事情,都會像玩遊戲一樣生動而有趣。

應注意

1)重系統,避片面

教育一定要注重系統性,這是本文的一個核心思想之一。一個國家強大的核心競爭力絕對是不是某方面很強大,比如軍事很強大,經濟很強大,或者足球很強大,這個國家就會整體很強大,國家整體強大的核心競爭力一定是其有個比較強大的社會和政治體系。同樣一個人想有比較成功完美的人生,其核心競爭力一定是有個比較優秀的個人管理體系。縱觀社會中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比如某人獲得極富,或者極權,最後人生也不見得好的人,多的是了;相反有些人則顯得各方面都如此美好,比如美國富蘭克林等,多產也多收的人生,何其美好。這就說明個人的體系對人是多麼的重要。這個個人的體系包括有好的世界觀、人生觀;有好的思考;好的執行反饋系統,即在上文中的「教」和「育」中提到的內容。

2)合乎自然

「天行有常」,大自然有其內在和固有法則,這是改變不了的事情。家長不能夠不希望有些事情出現,而故意可以違背或者歪曲這些事情的本身。在自然的事情上和大是大非的事情上一定要避免不健康,不正確的觀念。比如說,我們不能讓孩子認為孫悟空是真的;不能因為害怕死亡,而不告知孩子,人生是有生老病死等必然過程的;不能因為自身的狹隘或羞澀或偽道德,從而或封鎖或歪曲或鎮壓生理知識、性知識、婚戀成家等知識和意識;

3)調動內因

教育一定要充分激發孩子的天性,調動孩子的內因才會有效果,才會發揮人人都固有的天賦。「人之初,性本存」,這個性指人性。任何人都是由3部分組成的:身體(包括生理),人性,思想,前2者是天成的,可以修飾,但是天理有常,可以改變現象,但是不可能改變其常;後者完全要靠好的塑造才行。

幾乎每個小孩子都有喜歡吃,喜歡玩,喜歡被愛,喜歡讚揚,好奇,精力充沛,易害怕,純感性,敏感,細膩,脆弱,自私,依賴,粗野,天真無知,透明,沒定性的特點,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一樣的天性,可以產生不同的效果。好的家長可以充分調用孩子的天性為教育服務。而蹩腳的家長只會抱怨為什麼我家孩子怎麼這麼淘氣,不聽話,而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好,這是家長應該首先反省自己。會培養孩子的家長,孩子的學習過程絕對會像故事遊戲一樣生動,興趣盎然。

4)心理健康

幾乎每個家長都有照顧孩子身體健康的意識,但不是所有家長會照顧孩子心理健康的,其實心理健康更重要。可是心理對很多愚鈍的家長而言是看不到,摸不着的,照料就無從談起了。小孩子的皮薄肉嫩,容易受傷,同樣,小孩子的心靈,也很脆弱,容易受傷。由於篇幅,本文不可能展開這個話題,家長可以參照專門這方面的文章書籍。

5)多鼓勵,少埋怨,忌暴躁,常理智,寡衝動

這個話題容易理解,不必過多講解。總之,作為家長,當遇到教育沒效果時,或者遭到孩子反抗牴觸時,應該多反省自己,少埋怨孩子,切忌用家長派頭和暴力壓制。孩子天生性格有差異,天賦智力也不盡相同,但這不是孩子自己選擇的。但孩子的人性上段中的「孩子性」是差不多的,孩子的個性、水平是父母水平的反映和延伸,孩子的行為會是父母行為的鏡子,父母變態,孩子必變態;父母暴躁,孩子必暴躁;父母優越,孩子必優越。

容易發脾氣,暴躁的人修行肯定是不高的。社會中是屁股決定脾氣,而不是脾氣帶來地位。如果家長動不動對孩子發脾氣,把孩子當成在外面受氣的泄氣桶,這樣的家長是很低級悲哀的。暴躁和脾氣不會增加家長權威,只會引起孩子的內向,孤僻,恐懼和牴觸。

6)多反省,勤調整

上文圖3給出的「教」「育」「行」是動態的,運動的,沒有絕對靜止教育理念的,任何真理是有範圍的,任何書面看來的教育方法理念,必須吸收地、理解地借鑑才有效果的,這一點家長一定要懂得。沒有什麼具體操作層面上的道理可以一成不變的,一條路走到黑的,「教」「育」「行」一定要多在實踐中反思,調整螺旋上升才是正確的,才會有效果的。

7)避免錯誤和不良的心理暗示

比方說,很多家長几乎都說過這樣的話「老師說我這孩子聰明還是蠻好的,就是上課不聽講」,「只是愛粗心大意」,為了顯示機靈故意違反不該違反的規則等等。這其實是家長下意識的人性弱點在其作用,家長在為失敗找藉口。更壞的影響是,給孩子造成了很不好的心理暗示,孩子馬上會感染這種毛病,會認為「哦,原來我很聰明,只是上課沒講而已」。這是很害人的,第三篇本文會談到智力的誤區,地球上的事情,除了極其少數高端比拼的事情,絕大部分事情是不怎麼需要多高的智力的

大多數錯誤暗示都只是為了滿足安慰自己面子的需要,世界看待你只會是結果導向的,考試不會因為你「聰明是聰明,就是沒聽講,而會對你額外開燈」。世界對人是結果導向的,然而,個人對自己應該是因果導向的。因為我家教接受的是素質教育,所以對付應試應該太輕鬆了;因為我平時學得好,所以考好是必然的;因為我有好的個人管理系統,並且得到比較好的運行,所以我應該有比較有機會獲取成功美好的人生。

面子可以要,但要在保證里子的前提下,先里子後面子。正確客觀的看待事情,正確的認識很重要,而錯誤的心理暗示到頭來只是後悔莫及。

8)多修煉,少蠻幹

人就這麼怪,如果不去鑽研、不思考,就不會有進步。一個人寫一輩子字,書法不會有長進;說一輩子話,口才不會提升;做一輩子飯,廚藝不會變化。如果家長想提升家庭素質教育,但又不去思考和作為的話,那就沒有必要做白日夢。家教像任何一門學科一樣,是門知識+技術,家長首先得去學習的。同時像任何知識一樣要活學活用,不能僵化,不能蠻幹。比方說,在電話爸一說培養99學習習慣就是「守」住學習,當然這不是說不好,但不是最好的方法,這是沒有調動內因的做法。「守」――家長自己能堅持住麼,能守多長時間呢,能保證以後沒環境守時,孩子不會反彈嗎?

所以「上教,教於心,中教,教於形,下教者,毀人」。

10)家校結合

對孩子而言,最重要的啟蒙教育肯定是家長,學校是社會機器中的教學機構,但與育人的意義還是相去甚遠。但如果就此把家教和校教對立起來的,肯定也是不對的。很多基礎知識的教學還得以後學校。聰明的家長要學校教學當作自己對孩子素質教育的延伸。但一定要避學校教學的弊端,比如重形式輕實效,重考試輕素質等等。還有家長要放棄對學校的幻想,老師是拿工資吃飯的。

11)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結合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在世俗的看法中,2者是相互對立的,這是不對的。考試對社會機器來說,是必須需要存在的,純理想的素質教育也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只要建立在現實基礎上的理想才是有意義的理想。

素質教育是實用主義,開發潛能,學以致用,通過考試不是目的,而是利用考試機制為自己人生的目標服務。不過話說回來,有素質教育的基礎,對付考試應該不是很困難。

應該明白,中國學校里的絕大部分做題,題的本身是對工作生活幾乎是沒有意義的。學物理,綜合的解題,公式對以後幾乎沒有用,但理解「力聲電熱光」的科普知識對生活工作是有用的,至少不會出現,像媽燒水和關火那樣的事。雖然具體考試解題本身沒有什麼用,甚至很多知識無用,這是中國特色,沒有辦法。所以對考試不是所有的都全力以撲,有用的知識要學好,但對於考試要抓核心的。雖然具體考試解題本身沒有什麼用,但其中還是可以鍛煉如何學,如何解決分析思考問題的方法,這個過程還是會比較有用。

12)注意方法

當孩子知識、經驗、智力還不夠時,不明白要學知識,對所學的知識也不能理解。但從家長的理性上,又不能不學的。這時該怎麼辦?很顯現就是要保證教的有效性,這時方法顯得尤其重要。

舉個比較通俗的例子,學語言,那怕智商比較低的人,對自己的母語,幾乎都是沒記得有學習的過程,就都會說了;而對學外語那怕智力高的孩子學起來也非常困難。這說明什麼?說明1、我們平時誇大了所謂的智力2、學習方法非常重要。

學習是有方法論的,上述學語言的例子,只是人民無意識中利用方法論,但是在學其它知識時,人們又往往忽視或沒有真正應用方法論。我的學習方法論是「學以致用,不用學,直接用,以查帶學,以應用為目的,以問題為牽引,以思考為路探,以實踐做檢驗,再以思考做分析和調整」。再比方說,如何要求孩子寫篇日記,不用先背一大段,語法,修辭,優美詞語,然後再開始寫日記。完全可以直接叫孩子寫,遇到不會寫的字,就去查;遇到很好的感覺,但是不知道怎麼用文字表達時,可以和家長交流和求助。再比如如何做一道綜合的數學或物理題,不是先去背定理公式,然後再來套,而是直接做,分析考題的意思是什麼,大概考哪些知識點,哪些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什麼方法最好,不懂的地方直接去查書就好了。這樣的效果保准好,而且孩子做得有興趣。覺得學不是件沒意思的事,而是可以像遊戲一樣充滿樂趣的。

再舉個例子,孩子如何學好語文,先問個問題,為何要學好語文?

魚骨圖1問原因

再繼續問問題,如何學好語文?

思維導圖2如何學

以上2個圖一個叫做魚骨圖,一個叫做思維導圖。魚骨圖用來分析原因,比如分析「為什麼要學好語文」的原因。思維導圖是用來發散思維的,分析中心主題可以發散成哪些方面的內容。其它科目,或者整體探討如何家庭教育都可以用這種方法。這種分析方法還可以有助於找到每個科目具體的學習方法。

第三篇誤區和不足

這裏談的誤區和不足,主要只談一般家庭教育中常見的誤區和不足,本文是建設性的,絕對不是抱怨。因為人們往往很容易說別人「這裏,那裏不對」,卻不很情願承認自身有什麼不對。人應該突破自己的樊籠,客觀的看待和分析自己才是對的,作為一個家庭也應該是這樣的。能客觀看待自己是進化、成熟、理智的表現。

1、幾乎沒有教育意識

這是一般家庭在家庭教育方面最大的缺失和不足。要說教育每個家庭或多或少、或好或壞都會有些的,但本文說的教育意識是指家長認真思考理解過的,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有正確理論支持的,有切實實踐的家庭教育意識。小孩家庭教育方面的書市面上多如牛毛,但一般家長是不會看這種「閒書」的,即使看了也就看過了,沒有真正從意識上去理解,和行為上去探索的。

比方說,一談到孩子教育,很多家長第一說的就是「寫作業,成績,寫毛筆字,拉琴,打幾套拳」,這些都是沒有錯的,但這只是幾個具體教和學的內容,不是教育。教育意識是家長有關孩子成長方面的,深思熟慮過的,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有層次,有正確理論支持的一套理念,而且這套教育理念是時時刻刻在陪伴孩子運行的,而且理念本身也在不斷完善中的,這種理念才是家庭教育意識。

2、教育非系統性

教育的非系統性是我們家庭過去教育中第二大的問題和不足。為什麼會非系統性,就是對「教」和「育」的內容認識不清,對這些概念是模糊的,概念的內涵和概念間的界限也是不明的。這樣的家庭教育必然是片言隻語,雜亂無章的。就像是雜誌也是不是專業著作。

那如何建立起系統性呢。做到2點:第一,就認真琢磨上文中的「為教圖」和「為育圖」,由於篇幅,這2圖還是只綱要,有些具體內容要到實踐中具體展開去了,但是綱要是具有系統性的,那麼具體的延伸展開必然也是系統性的。第二,計劃和實施一定要具有層次性,這一點在本文的第四篇的「層次性」中具體談。

另外由於部分中國文化的虛偽性和劣根性,以前絕大部分家長對戀愛,結婚,成家,性知識等相關的知識是採取封閉排斥甚至扭曲的態度。這些知識被當作極大的恥辱而難以啟齒,這是反人性、反自然的、錯誤的、扭曲的文化習慣。這樣每代孩子都要去碰壁一次,或者每代孩子都不能享受性情愛的美,沒有能享受到這種美的民族和個人,從統計上講,人的創造力,人的幸福指數總是受到影響的。

3、幾乎沒有家庭管理系統

家庭教育是個系統,但本身又是家庭管理系統的子系統。大小系統的協和運轉,才會穩定、和諧、有效。家庭管理系統包括:家庭經濟、理財,家庭醫療保健營養衛生健康,家庭教育,家庭建設,家務,家庭外交等等。

當然家庭管理系統中的事情,每個家庭都會要經歷,都要做的。但有無家庭管理系統的概念,對做這些事情的效果是明顯不一樣的。沒有家庭管理系統的家庭,會把這些事情當作累贅、負擔,疲於應付,最後搞得心力憔悴,做的效果也總是應急性的,雜亂無章。有家庭管理系統的家庭,做這些事會當作一種責任、義務,會有組織、計劃、目的性地去做這些事,那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

很多家庭就是前者,幾乎沒有家庭管理系統的概念,反正日子就是懵懵懂懂、渾渾耗耗的過。為什麼有些家庭多少代欣欣向榮呢,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家庭,比如曾國藩的家庭,人家可是研究思考實踐過家庭教育的,著有《曾國藩家書》,以至於100多年後的現在,曾氏家族依然人才輩出。就現今也有做得比較好的,有些家庭和孩子做交流,書信往來都是寫書的形式。可見好的家風絕對不是一種迷信或者偶爾產生的,是「預則立,不預則廢的」。

5、很多知識缺失和觀念偏差

在教育方面知識缺失和觀念偏差是家庭多的是,但是我只想談談我們家庭的缺失和偏差,目的也是了補充不足和糾正偏差。很多偏差和不足來自社會背景(社會意識),比如說錯誤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財富觀,智力觀,學習觀,競爭觀,偽道德等;也有很多偏差和不足來自人性的弱點,比如虛榮,狹隘,自私,愚善,嫉妒,攀比,惱羞成怒等。這些錯誤的東西會影響和阻礙人對教育的正確思考和實施。越不進化的人和家庭越容易受錯誤的社會背景(意識)和人性弱點控制和作用。

第四篇實際出發

從實際出發,就是說,每個家庭會有每個家庭的各方面的實際情況,每個孩子有自己的特點,我們不能看了幾本商業化為目的書,又沒真正理解的前提下,就生硬死搬硬套。而是應該「心中有劍,手中無劍」的境界――教育理念通透理解於心,運用遊刃有餘,不拘泥形式。

1、建立真正的教育意識

教育意識始終是第一位的,有了意識,具體很多方法是會在實踐中自然會產生的,否則,刻意學方法,就陷入形式的追逐了,肯定是學不到實質,自然就沒有效果。

正確的教育意識來源於對真正教育的理解和思考,必須經過正確的思考,才會有真正正確的理解。爸爸可以仔細閱讀理解本文第二篇中的內容。

教育是種精神,必須進入理解和意識深處,才會樂在其中,否者所謂意志堅持是沒用的,因為意志是強迫,理解是認同

2、教育的系統性

教育的系統性,是我本文強調的第二個重要觀點。教育的系統性意味着,區分教育的概念和某項具體教學內容,比如,教會孩子學會朗讀,這是某個很具體的教學內容,但不是教育,前者是某項具體技術層面,而教育是理念層面,比具體教學要抽象,要高一個甚至幾個層面的概念。當然,某項具體的教學活動很重要,但系統性教育理念更重要。具體某些教學是「魚」,然而教育的系統是「漁」,當然之間相互關係很重要,必須通過捕「魚」來達到具備「漁」的本事

什麼是教育的系統性,可以仔細閱讀,理解和探討本文第二篇的內容。

另外,在進行某項教和育時,一定要理性智慧地明白動機和目標,不能事事面子至上(這點特別注意),比如說,家長送孩子學乒乓,原因是以後到美國去讀書,顯示中國人能打乒乓,這樣的動機顯得荒誕幼稚了。正確的動機應該是,通過學乒乓鍛煉孩子的身體技能,提升體質,增加一個交往面,促進和人接觸,幫助正確認競爭,幫助正確對待輸贏,還有就是學乒乓成本低等,這才是里子。很多家庭和絕大部分芸芸眾生的普通家庭一樣是非常虛榮和面子的,這是人性弱點的整體體現。

3、教育實施的層次性

善於寫文章的人都知道,寫一個大型文章或者報告時,都知道必須先建立綱要,然後逐步細分往下寫,這樣的文章寫下來,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內容不會遺忘,也不會重複,本文也是按這個方法寫成的,洋洋灑灑20幾頁,但是我沒有感覺一點困難和負擔,而是越寫感覺可寫的東西越多,只是礙於篇幅,有很多地方還只是留有接口,並沒展開的,這就是層次的作用。

寫一篇文章都如此,那麼開展教育這麼複雜的工程,就更應該注意層次性了。什麼教育實施是層次性?――就好像文章的綱要。明白了教育的系統內容後,就應該有個計劃性,比如國家的100計劃,10計劃,5年計劃,這個層次性的計劃,就是教育的層次性。

1)第一層次,一生的藍圖

圖5生命藍圖

第一層次,也是最高,最抽象的層次,家長不要自認為孩子不能理解,先讓孩子接觸,到一定時候自然會理解,甚至可以加速孩子對生命的理解。一生藍圖,對小孩子來講不能太過具體,比如說要成為一個科學家,老師等,這樣的藍圖太天真幼稚。

如上圖5,是我的生命藍圖,當然我的目標會具體些了。但是大層次是「生存,發展,實現」對任何人,不管大人小孩,這個意識是應該要樹立的。具體裏面的內容可以根據不同人,不同年齡段,不同理解程度填寫和不斷地調整。

2)第二層次,多年度規劃

第二階段是多年度規劃,按孩子成長的階段性,比如學前期,小學期,初中期,高中期,大學期,初入工作期…,每個階段該注意教育和引導的內容。如下圖6:

圖6層次規劃

上圖我給出的層次還是個粗略的草稿,爸可以和99共同來完善上圖的內容,做的過程有助於爸和99共同理解中間的內容的。

3)第三層次,年度計劃和日程

這裏的日程絕對不是,今天吃了什麼,天氣如何這樣流水帳式的日記。還是給個我的部分例子吧,我年月周日中日程文件中的一角,見下圖7。管理自己和管理項目是一樣的,只不過內容更豐富,更系統全面,更生動有趣。

有一個方法比較好,當孩子在生日時,除了讓孩子吃點好吃的之外,還可以帶領孩子思考回顧一下過去的一年,再考慮規劃下後面一年。這比吃點好的有意義多了,潛移默化之間會給孩子培養一種很好的習慣和意識。

圖7月周日誌

4)一定要形成書面化文件

書面化的作用非常重要,因為人腦子想事時,具有很大模糊性和跳躍性,很多細節就注意不到,這是人的懶惰性帶來的欺騙性。還是用這篇文章作為例子,我寫完這篇文章後,發現清晰了很多思想,理解了很多概念,也學習了不少東西,而且還很愉悅,這就是書面化思想的好處。

那些內容可以書面化呢,上一節中提到的層次性的內容――規劃,計劃,年度,月,日誌等一定要書面化才有效果。一些具體項目的思考也可以書面化,比如本文中的圖3,圖4中的思考方法。這些書面化過程,讓孩子自己參與,有助於他理解和增加樂趣

5)家長態度一定要穩定

家長態度要穩定就是,要有整體目光,不要因為考了一次90分,呀就來勁了,就亂來干涉,瞎指揮;然而考得不好了,就惱羞成怒,暴跳罵娘。家長要切忌這樣的。時刻要有整體概念,某個時期某個單項考試(尤其是平時的)沒有什麼多大意義,只不過是當作某個時期的風向標而已。不管好壞,都要理智平靜冷靜對待。

6)結合學校教學

家長要把學校教學(注意我寫不是教育)當成家庭教育的延伸。雖相對孩子,家長的知識面還比較豐富,但畢竟家長大多數的知識是雜誌,而不是系統性的學科。學校應試教學是不對的,但是中小學開的課程科目還是很系統、合理、到位的,我本文前面的「為教圖」結構比較吻合。要讓孩子理解學習了解這些科目的內涵和意義,考試不學這些知識的目的,考試是社會競爭機制的內容,不能被考試牽着鼻子走,但反過來,理解這些知識的內涵和意義,對付考試是比較輕鬆的。

到中學階段,要注意處理素質教育和應試教學的結合,而不是對立;要正確心態看待競爭;要理解學知識和考試的辯證關係;要注意學校學習和自我學習的結合,而不是對立;不能把課程和考試成績看得至上,大的教育系統,美好人生的追求才是之上的這段的內容家長要特別注意,因為很多家長處理這塊是很矛盾的心理

在這裏值得一提的是,家長注意力應該要放到如何利用學校教學為自己的教育服務,而不是下意識地去找老師的缺點錯誤。證明自己在某個點上比老師強,沒什麼意義,還是要關心裏子和實質――讓學校教學為孩子教育服務,避免其負作用

總結

作為家庭教育討論形式的本文,寫到這裏篇幅已經算比較大了,雖然我還有很多話題和分支可以展開下去,但還只是預留成接口,家長和孩子在實施中需要不斷展開、延伸和探索的。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那條河談認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319/1424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