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詩古文 > 正文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杜甫把前人詩句拆成兩句成就千古絕唱

有人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如何理解杜甫的「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表達的是什麼樣的感情?

前言

黃庭堅評價杜甫作詩和韓愈作文,說他們句句有出處,只是大家讀書少,有很多用典看不出來而已。

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後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答洪駒父書》

這種說法雖然略微有點誇張,不過杜甫的這首詩確實句句有出處。即使「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也化用了南北朝一位大詩人得作品。這兩句詩出自於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這兩句的意思其實很好理解,不過也不妨從首聯讀起,看看杜甫是如何做到「無一字無來處」的。

一、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國破」是個常用詞,出處很多,如《齊國策》:王蠋曰,「國破君亡,吾不能存。」

「山河在」,從詩意上來說,有庾信的影子,其《將命至鄴詩》云:「風俗既殊阻,山河不復論。」

城春草木深,《呂氏春秋》:「春氣至,則草木生。」

這兩句詩,深得司馬光的讚賞:

古人為詩:貴於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近世唯杜子美,最得詩人之體,如《春望》詩「國破山河在」,明無餘物矣;「城春草木深」,明無人跡矣。花鳥平時可娛之物,見之而泣,聞之而悲,則時可知矣。他皆類此。《溫公續詩話》

國破山河在,只剩下山河,其他都已經被毀損。城春草木深,滿眼荒蕪的草木,表示沒有人跡。用景物抒發悲情,即所謂意在言外,令人產生聯想。

唐宣宗時,荊叔化用杜甫這兩句作《題慈恩塔》:

漢國山河在,秦陵草樹深。暮雲千里色,無處不傷心。

雖然僅僅四句,憂國之心不輸杜甫。

二、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這兩句化用了南北朝聞人倩的《春日詩》:林有驚心鳥,園多奪目花。

高台動春色,清池照日華。綠葵向光轉,翠柳逐風斜。林有驚心鳥,園多奪目花。相與咸知節,嘆子獨離家。人行今不返,何勞空折麻。

杜甫在聞人倩詩句的基礎上,加入了其他的元素變為自己的詩句,如《楚辭》:「余感時兮悽愴。」《拾遺記》:漢獻帝為李傕所敗,後以淚濺帝衣。

花濺淚,即淚濺花,律句的倒裝句法。杜甫這兩句雖然化用自聞人倩,但是老杜句法要複雜得多。

林-有-驚心鳥,園-多-奪目花。這是簡單的主謂賓結構,主語:林,謂語:有,賓語是偏正詞組:驚心鳥。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省略了主語(我),動賓結構(感時)+主謂賓結構(花濺淚)

三、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這兩句是尋常語,簡單的主謂賓結構,而且淺白如話。

烽火,常用語,不算是用典。連三月,有兩個出處:《史記》:項羽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王勃詩:「物色連三月,風光絕四鄰。」

家書抵萬金。有人說出自魏文帝書:「價越萬金。」有點牽強,曹丕的《又與鍾繇書

》原話是:

良玉比德君子.......宋之結綠,楚之和璞,價越萬金,貴重都城,有稱疇昔,流聲將來。

在這封信中,曹丕拉攏當時的重臣鍾繇,以美玉比君子,與書信無關。

李白在《寄遠十一首》中曾經寫過:

相思千萬里,一書值千金。

李白的這一組詩寫在杜甫《春望》之前。烽火連三月,不必看作用典,家書抵萬金,也沒有用什麼典故,其意或許受到李白這首詩的影響。

四、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這兩句詩,其實是把鮑照的一句詩拆開來,原句為:「白髮零落不勝簪。」出自《擬行路難十八首其十六》:

君不見冰上霜,表裏陰且寒。雖蒙朝日照,信得幾時安。民生故如此,誰令摧折強相看。年去年來自如削,白髮零落不勝簪(有版本是:冠)。

我們喜歡讀唐詩宋詞唐朝人喜歡讀魏晉南北朝的詩作。杜甫詩中不止一次的提到鮑照。例如讚賞李白時說: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春日憶李白》

讚揚好友高適和岑參時寫到:

高岑殊緩步,沈鮑得同行。《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長史參三十韻》

化用前人作品,一句拆成兩句、兩句並成一句的很常見。例如宋朝寇準的《春日登樓懷歸》,詩中把韋應物的「野渡無人舟自橫」拆成了兩句: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

結束語

安史之亂以後,社稷將傾,生靈塗炭。這首詩寫於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春,身處淪陷區的杜甫感於時事寫下此詩。

前六句寫到了對於國家前途的擔憂,也寫到了對於自己家人的掛念。最後的兩句,從聯想中回到眼前,用一個動作,表示出自己的內心的焦慮。

@老街味道

駱賓王《在獄詠蟬》和《詠懷》詩中隱藏着他不敢說的深意

歌舞入長安,是駱賓王偷來的句子,原作者是個會多國外語的宰相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老街味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213/1409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