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大陸劣質香菇「洗產地」入台灣 擾亂市場

台灣市場充斥着很多大陸劣質香菇,貼有台、日、韓標籤,「洗產地」繞道入台低價出售,擠壓了台灣本土香菇的市場份額,也增加了食品安全風險。

台灣市場充斥着很多來自大陸的劣質香菇,貼有台、日、韓標籤,「洗產地」繞道入台低價出售,擠壓了台灣本土香菇的市場份額,也增加了食品安全風險。

台灣「上下游」新聞網1月20日報導,記者抽取14個大陸產干香菇和香菇絲樣本送去檢驗,有5個樣本被驗出農藥「貝芬替」,比例高達30%。

台灣菇類專家呂昀陞曾到大陸實地考察。他表示,大陸太空包多採用「生料」做法,即用果樹枝條和棉籽殼等農業廢棄物,然後放入殺菌劑和殺蟲劑,這樣出產的香菇品質令人擔憂。

據台灣法律規定,台灣禁止進口大陸香菇,但是,很多大陸香菇長期繞道其它國家洗產地之後進入台灣,通常標有台灣、日本、韓國、越南的標籤,實際上是大陸產品,令大陸香菇在台灣市場的比例仍很高。

在上述被檢測的14個樣本中,有10個是大陸產品用外國商標冒充產地。

大陸香菇的價格通常低於台灣市場價的一半,有台灣菇農表示,台灣香菇的品質好,生產成本相對較高,但常常受到低價大陸香菇的打壓,大陸劣質香菇擾亂了台灣香菇市場。

台灣餐飲業也因此受到影響。一些餐飲業主不知道如何加以區分,結果買到了大陸香菇絲,做入菜中;一些餐飲業主為了避免遭遇大陸香菇,直接去買整朵現采香菇,自己切絲。

呂昀陞表示,關於大陸香菇洗產地的問題,可以以越南為例,越南本地的香菇會混有魚露味,其它地方沒有,這是因為越南菇農採用當地特有的傳統風乾方式進行乾燥。但是,從越南出口到台灣的香菇卻與這些越南出產的很不一樣,而2011年之後越南更成為台灣最大的香菇進口國。

台、日、韓的香菇,則是烘乾徹底,甚至可以像餅乾一樣折碎。而大陸香菇的含水量通常高達30%至50%,菇體濕軟,一塊塊黏合在一起,表面有白色斑點,夾雜着氨基酸潮解的酸味,甚至能看到小蟲和塑膠袋碎屑。

還有台灣菇農表示,大陸和台灣的香菇品質差很多,台灣法律規定栽培香菇只能使用一種農藥——「腐絕」,在制包時加入太空包中,用來防治香菇綠霉病,現在的栽培過程幾乎不太用藥,最多在環境中噴灑次氯酸水,用來滅菌和除臭,減少病菌孳生。

而且台灣太空包採用「熟料」做法,即台灣太空包在接種前會經過攝氏95度高溫加熱滅菌,確保包內沒有真菌和孢子。

今年1月初,台灣消保處呼籲民眾購買香菇時要注意品質,在抽樣檢查中,標示台灣、韓國或越南的香菇,均檢測出性狀與大陸香菇樣本相符,涉及原產地標示不真實的問題。

還有台灣民眾表示,大陸進入台灣的「洗產地」產品不只香菇。

(推特截圖)

另外,大陸劣質香菇走私入台的情況也非常嚴重。僅去年12月份,台灣海關就在料羅商港淺水碼頭查獲了五起大陸香菇走私案件。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大紀元記者張玉潔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121/1398980.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