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日本移民——社會福利全面解析!

日本的福利制度可以說是相當健全:從兒童福利到殘疾人、老年人福利以及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扶持、醫療扶持等各種制度應有盡有,保障了每個公民從出生到老年都能享受到社會福利。

都說日本的福利好,那麼到底好在哪裏呢?今天就讓易居海外來給大家詳細解讀一下吧!

育兒福利--國家幫你養孩子

➤1、生孩子獎勵費

由於日本的國情是人口減少趨勢,所以政府大力鼓勵大家生孩子。實際上,只要懷孕4個月以上,那之後無論是孩子出生,還是流產,都可以拿到42萬日元(約合2.5萬人民幣)的補助。可以直接接受現金,也可以直接從給醫院的住院費等裏面直接扣除。

對象:所有懷孕4個月以上的居民。

➤2、產假補助

福利措施比較健全的公司,即使是因為生孩子而請假,也可以正常拿工資。但是如果公司不出這筆錢,政府便會提供補助。補助金額是按照休息的時間來計算的。如果休假98天,那麼每天給8000日元(480元人民幣),合計三個月期間補助52萬多日元(約合3萬人民幣)。當公司給補助但是少於這個金額時,政府會把不足的金額補上。

對象:產假期間公司不給工資或者給的工資少於每天8000日元的居民。

➤3、與生孩子相關的花銷,超出一定額度的部分,可以減少所得稅的徵收。

舉例子來說明,就是從懷孕起去醫院檢查的每一次的交通費,住院費,生孩子之後的檢查費等加起來,如果是63萬日元的話。在其中減去42萬日元的生孩子補助,再減去10萬日元,剩下的額度就是可以不計入所得稅的部分。在這個例子中是11萬日元。

在所得稅計算的時候,可以從收入中減去這11萬日元再確定交稅的比率。有時候減去這11萬,下一年交稅的 level就會變化,交稅比率會大幅下降。

➤4、育兒補助金

在孩子出生後到未滿1歲這段期間,如果在家休息育兒,也可以從僱用保險中獲得補助。金額為原來收入的50%。比如之前每天收入8000日元(飯店刷盤子8小時的工資),休息10個月,可以拿到約121萬日元(7萬人民幣)的補助。原工資較高的人拿到的額度更高,每個月最多可以拿21.5萬日元(1.2萬人民幣)。

這一項父親也可以拿到。

對象:育兒期間休息,而且這段期間公司出的補助低於原工資的80%的,有僱用保險(大部分公司正式員工必須加入)的居民。

另外這一項在父親也取得長期休假的情況下,補助期間可以延長到1年零2個月。

當然了,以上所有政策都適用於在日本居住(有3個月以上合法簽證)的外國人。因為生孩子的鼓勵措施如此之多,所以大家也經常會打趣「生個孩子掙錢」之類的。

除了以上的生孩子補助之外,還有下面這兩項相關的福利:

➤5、不育症治療補助

當夫婦有一方或者雙方進行不育症治療(體外受精和顯微受精)的時候,因為不能用健康保險,所以政府額外給補助。每年最多可以拿兩次,一次15萬日元(9000人民幣),也就是如果5年一直持續治療的話可以拿到150萬日元(9萬人民幣)的補助。

➤6、單親家庭補助

單親家庭,在孩子18歲之前,每個月政府給最多4萬日元(2400人民幣)的補助。

教育福利--學費補助+獎學金

大學有大學生國家獎學金、地方政府獎學金、企業獎學金及銀行提供的無息助學貸款。針對外國人學生還有官方G30計劃獎學金: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名古屋大學、大阪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為推進日本大學的國際化而積極聘用大量外籍教授,配置海外經歷師資,也促使多語言背景外國人高中生們得到優待入學及申領獎學金的機會。

醫療福利--報銷比例高

兒童注射疫苗免費。嬰兒到學齡前兒童,醫藥報銷80%;小學以上69歲及以下,醫藥報銷70%;70歲及以上,醫藥報銷80%;75及以上,醫藥報效率高達90%;

達到定期入院檢查的疾病,例如癌症等大病醫藥報銷可達90%。

養老福利--退休金制度完善

退休金制度完善、合理,有投保退休金平均約人民幣24萬日元/月(約合人民幣15000元),無投保退休金約15萬日元/月(約合人民幣9800元)。另外,日本的養老院及一些養老機構擁有先進的設施、專業的服務工作者。可以選擇入住養老院,也可以選擇機構服務人員上門進行短時看護、輔助體育等。

失業福利--失業有補貼

如果不幸失業,可領取政府再就業補助,得到補助後,一段時間後,還未能就業,可參加再就業培訓,培訓期間每個月可領取約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500元)的生活補貼。如果是因為公司破產,一時間付不出給他的工資,政府也會把這一部分補上。簡直就是關懷無微不至啊。

以上提到的只是日本的部分基本社會福利,還有更多保障人權的社會福利。另外,現行的各種政策中基本沒有對外國人的歧視性政策,除了選舉權之外,外國人只要有長期合法身份都擁有和日本人一樣享受所有的福利、教育等制度的權利。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中日頭版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121/139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