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科普!早發現癌症可治癒的想法可能完全錯誤

在當下的社會中,有一種普遍的想法認為,癌症治好了歸功於「早發現、早治療」,沒治好是因為發現的晚,可是早發現真的有這麼大的能耐嗎?

近些年來,隨着新技術的發展,基因檢測、CT、彩超等,能對一些疾病進行「早發現、早治療」,但「雙早」的實際效應及其誘發的新問題,也引起了學界反思。在2018年的全球癌症數據中,全球癌症新發病例1000多萬,中國400多萬,中國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為30%多——癌症的檢出率確實有所提高,但患者的死亡率並沒有相應的大幅度減少。

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先生曾提出一個可能性:多數情況下,我們只是發現了更多沒有症狀和體徵的、原有條件下不能發現的、進展很慢(甚或不會增長,甚或能自動消失)和不會轉移的、即使不發現不治療也無礙的所謂『早期癌症』。癌症的發病率和治癒率也隨之大幅度提高。簡言之,就是「雙早」讓我們「增加」很多腫瘤病例,但其中不少是十分懶惰的腫瘤——你不發現它們,它們也不會有多大能耐。

國外有研究發現,在死於非甲狀腺癌的病人里,2.5毫米厚的甲狀腺組織切片檢查發現,他們中有36%患有甲狀腺癌,而如果切片厚度為0.5毫米或更薄,更多會在生前就檢查出患有甲狀腺癌;而在死於非癌症的40-50歲女性乳腺組織切片檢查中,也發現40%的婦女患有乳腺癌,這些懶惰的癌症被稱為——「終身沒有徵兆、沒有麻煩的癌症」。不管它們,它們也就自生自滅了,不會對你造成什麼太大的影響。

所以,「早發現、早治療」未必有效,從癌症預防的角度看,就算發現癌症病灶再早,也還是太晚了。

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中發現,癌細胞不會簡單的在正常細胞中停留和繁殖,它們會積極改變它們周圍的環境,使它們更有利於自己的成長,該過程可能需要增強血管形成或改變附近細胞的結構和代謝。然而,所謂的腫瘤微環境或腫瘤小環境的培養不限於鄰近組織。當惡性細胞通過血流將因子分泌到身體的遠端部位以作為準備癌症生長的新空間的方式時,會出現轉移。

這就像人類一樣,我們通過創建大學基金和類似的東西來為我們的孩子做好準備,癌症也在做同樣的事情,它正在準備一個遙遠的地方,它的孩子們有一天會遷徙到那裏。

所以很多病人確定原發腫瘤的時候,身體其他部位其實已經存在轉移的種子,因此即使成功治療了原發腫瘤,轉移也可能發生更多年後。

癌症不可能被消滅,我們還需坦然面對癌症與死亡,加強癌症科普教育與健康素養不可遺忘!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何裕民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119/139805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