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美國教授:伊朗問題根源在民眾對當局神權統治的不滿

1月11日,民眾聚集在在阿米爾·卡比爾大學門口抗議伊朗政府誤發導彈擊落民航客機,伊朗警方在附近排兵佈陣。

1月14日(周二),美國巴爾的摩大學國際事務學院負責人希罕(Ivan Sascha Sheehan)教授在《福克斯》新聞網發表評論文章表示,伊朗近期爆發的抗議活動從表面上看與伊朗誤擊烏克蘭民航客機導致176人喪生有關,但實際上,伊朗問題的根源在於民眾對該國神權統治的長期不滿。

希罕認為,伊朗國內抗議者們的身影近年來常常出現在國際媒體頭條。上個星期,伊朗軍方承認是人為原因導致其誤射導彈擊落了一架烏克蘭波音737民航客機,機上176人全部遇難。由此引發的伊朗民眾的最新抗議活動再次登上世界各國新聞媒體的頭條。「然而,媒體報導中有缺漏的地方是,這些抗議活動很快就轉變成了反政府的基調,而這意味着伊朗人民與該國的神權統治者們之間潛在的分歧越來越深。」

希罕談到,因為伊朗人明白,伊朗各種問題的根源在於管理他們的政權,所以幾乎所有發生在該國的公眾抗議活動都不會只停留在具體事務上,而是將其放在一個更大的畫面中去表達。他舉了個例子說明。去年11月,伊朗當局宣佈可能將調漲汽油價格,伊朗人因此上街抗議。「伊朗統治者本希望通過增加普通民眾的經濟壓力來鞏固自己的統治權力,但是,該政權低估了民眾反抗的力量。」

希罕表示,伊朗人11月的反政府抗議最終動搖了伊朗政權的核心,也改變了伊朗國內的政治局勢。「當時的抗議活動不僅迅速席捲了整個伊朗,在伊朗的190個城市,總共爆發了790次抗議活動,人們也打出了『獨裁者去死』等標語」,「這毫無疑問地證實了伊朗民眾期待改變伊朗政局的願望。」他繼續談到,伊朗當局當時出動了安全部隊和伊朗革命衛隊,對抗議者實施了自伊朗革命後多年以來最猛烈的一次實彈鎮壓,約有1,500人被殺。

「直到目前為止,伊朗當局還未能提供在抗議中被害死民眾的名單,也無人對該次暴力鎮壓活動承擔責任」,希罕說,「如果說上次的活動還沒能完全摧毀伊朗政府的公信度,那這次德黑蘭關於失事烏克蘭航班事件的回應則徹底讓人們失去對伊朗政府的信任。」希罕談到,在航班失事後的頭兩天,伊朗當局一直矢口否認與該空難有關,說是「機械故障」導致了飛機失事。直到多國情報機構都表示一定是伊朗軍方擊落了該航班,在壓力下,伊朗當局才不得不承認這次「失誤」。

「烏克蘭航班失事再一次證實伊朗政權:1、毫無公信力;2、即使是自己做了最糟糕的決定,也拒絕承擔責任;3、完全無視國內普通伊朗人以及他國人民的福祉。」希罕總結到,而隨之而來的持續不斷的反政府抗議活動表明,伊朗人已經準備好進行變革了。

希罕希望國際社會千萬不要孤立地看待伊朗民眾此次的廣泛抗議活動,也不要以為如果街頭的抗議者被獨裁者強力鎮壓下去,伊朗局勢就會平靜下來。「伊朗國家抵抗委員會主席拉賈維(Maryam Rajavi)預測,從2017年底至2018年初伊朗發生全國性抗議事件後,國民反政府的情緒將再次回升。」

拉賈維還推測,伊朗各地民眾的抗議活動將全年侯地持續下去,人們會讓「反對伊朗當局的信息」不斷煥發活力,直到人民再次組織全國性的大型抗議活動為止。

希罕認為,如果下次伊朗民眾的抗議活動效仿去年11月的事件,伊朗政權將面臨來自國內外更大的壓力。「上周六,伊朗人在9個省的抗議活動中打出的標語直接針對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以及革命衛隊的頭目」,希罕說。這些標語有:「軍隊總司令下台、下台」、「革命衛隊犯了罪,最高領袖支持它」、「對壓迫者說不,不管他是國王還是最高領袖」、「蘇萊曼尼(1月3日被美軍炸死的伊朗軍頭)是兇手,他的頭兒也是」,等等。

希罕表示在抗議標語中,人們清晰地表達了對當局的憤怒。他希望美國高級官員們一定要明白一件事:伊朗的神權政府並不代表伊朗人民,卻只代表統治者們通過宗教獨裁駕馭人民的欲望。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希望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117/1397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