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讓父母生氣的從來就不是孩子的行為 而是父母對行為的主觀看法

作者:

昨天晚上我女兒突然來了興致,要幫我們刷碗筷。

我跟我妻子都不是特勤快的人,經常是碗筷攢一堆,然後一起刷,因此女兒要刷的時候,髒的碗筷還是比較多的。但是誰叫人家喜歡呢?所以我也沒攔着,由着她去做。

我本來還不放心,怕女兒把碗給打了,因為女兒之前從來沒有刷過碗。並不是我們不准,而是廚房的台面太高了,不適合孩子去做。所以我還想進廚房給她幫幫忙。但是女兒把我推出來,不准我進廚房。於是我也就心安理得偷懶。

一會我女兒就刷完了,還把刷的碗拿出來給我們看,邀功請賞的讓我們看刷的干不乾淨。我們當然是給孩子不吝讚揚,誇獎孩子刷的乾淨。但是一會孩她媽就忍不住開始批評孩子了,嫌孩子把水弄的廚房裏到處都是,自己衣服袖子還弄濕了,沾了一些油,以後衣服洗不乾淨。囉里八嗦的說個沒完,孩子本來幹完活很高興的心情也沒了。

我看我妻子再這樣說下去,估計以後孩子再也沒心情幫我們刷碗了。就說「孩子第一次做,已經很不錯了。你別光看孩子的缺點,得多看看她的優點!」幸好我妻子還不傻,理解了我的意思,沒有再批評孩子。

這本來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相信很多家庭都發生過這樣的事。

為什麼同一件事,有的父母看到的是缺點,因此對孩子批評教育;而有的父母看到的卻是優點,對孩子鼓勵表揚?歸根結底,行為本身不是重點,重點是父母對行為的主觀看法。並不是孩子的行為讓孩子生氣,而是父母對孩子的行為解讀方式決定了父母的生氣還是高興。

這裏我們需要了解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提出的情緒ABC理論。

情緒ABC理論

情緒ABC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提出的。ABC三個字母是三個字母的首寫:

A-activating event:激發事件

B-belief:信念

C-consequence:後果

情緒ABC理論認為,激發事件(A)只是引發情緒和行為後果(C)的間接原因,個體對激發事件的信念(B)即主觀評價才是導致導致行為後果(C)的主觀原因。

人們不會受到事物的干擾,而是受到他們對事物的看法的干擾——埃利斯

也就是說,人們針對一個事件做出何種反應,並不是由這個事件決定的,而是由人們對該事件的解讀方式決定的。

其實很多人都聽過火見過這種類似的案例,只不過大家都沒注意。

比如我們長聽到的一個故事:

在沙漠中,當一個悲觀的人看到半杯子水時,他會說:「只有半杯水了。」而一個積極的人看到半杯子水時,則會說:「幸好還有半杯水。」他們對同一事件的不同解讀,正是情緒ABC理論的最好證明。

這個理論表明,我們的感受主要受我們思想的支配,而並不是受事件支配。

「情緒ABC理論」對父母教育的啟示

「情緒ABC理論」表明,當父母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時,是高興還是痛苦、是歡樂還是悲傷、是憤怒還是平靜,根本的決定因素不在於孩子的行為,而在於父母自身對孩子行為的看法,孩子的行為只是小小的誘發因素。

這可能跟過去很多父母的認知不同,也導致他們採取的方法往往無效。

很多父母把自己生氣的原因歸結為是孩子引起的,他們覺得是孩子的不良行為導致自己生氣。這種認知錯誤使得他們從來沒有正視過自己的思想問題,而只是努力研究如何糾正孩子的錯誤。但是因為他們認識不到自己憤怒情緒產生的根本原因,所以孩子的行為無論怎麼改,可能都無法滿足父母的要求,而父母也會總是生氣。

舉個例子:

當父母覺得孩子拖拉時,他就會總是看到孩子拖拉懶惰的行為。孩子並不一定比別的孩子真的拖拉,但是因為父母習慣性的把孩子問題往拖拉上歸因,所以他就會把孩子一些正常的行為解讀為拖拉。比如孩子因為昨晚寫作業太晚,結果早上起不來。習慣認為孩子拖拉的父母看不到這個原因,他只會覺得「看吧,我就知道他懶,果然跟我想的一樣,」於是就開始對孩子生氣。相反,如果父母相信孩子,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孩子拖拉,那麼孩子這次拖拉行為父母就會尋找原因「孩子為什麼這次拖拉了」。

所以作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注意「情緒ABC理論」的內在心裏作用,避免錯誤的解讀孩子行為。

父母要意識到,當父母總強調孩子積極的一面時,孩子就會變的積極;當父母總強調孩子錯誤的一面時,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錯誤。所以父母可以利用「情緒ABC理論」,調整自己的認知,用更積極的態度來看待孩子行為,父母就會發現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360do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112/1395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