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短評 > 正文

東海一梟: 道家聖人和儒家聖人

《老子》說:「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東海在《儒眼看老子》中解讀曰:

「聖人以百姓的意願為意願,一切為百姓着想。此言與儒家民本精神相通。周武王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尚書》);孔子說:『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奉斯三者以勞天下,此之謂三無私。』」(詳見《儒家法眼》一書)

這個解釋是不全面的。中道聖王,王道政治,一方面「以百姓心為心」,尊重民意、順應民心;一方面自有恆心常道,不唯民意。儒家在文化上是師道,政治上是君道,要導之以德,齊之以禮。《尚書秦誓》說:「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意謂天道佑護天下人民,替他們興作君主,替他們興作教師。君主和教師的責任是襄助上帝愛護人民。

如果只是「以百姓心為心」,一味順應民心民意,那就無法負起治理和教育的責任。順是坤德,坤陰必須順承乾陽。《坤文言》說:「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老子得乎坤道,故強調柔順。而儒家乾坤並建而以乾為主,故強調道之剛健性、主體性和指導性,主張夫夫妻妻父父子子君君臣臣。

道家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儒家聖人有常心,以天地之心為心。

責任編輯: 李廣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1103/1364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