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玄學風水 > 正文

你的小孩是來「報恩」還是「討債」?

現在太多的家長都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此非常重視對孩子的培養,但面對孩子的不盡如人意,父母們到底是該拼,還是順其自然呢?

有一位校長的講話,讓許多父母得到了安慰,內容如下:

「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慢慢養。有的孩子天生就有讀書的資質,有的孩子沒有。沒有資質的孩子是來報恩的,因為讀書特別好的,將來會去美國、英國、加拿大,見面只能靠視頻,讀書沒資質的孩子等我們老了可以常伴左右,今天載我們去吃牛肉丸,明天載我們去吃海鮮,想想真美好!

說到底都別再羨慕別人家有什麼樣的兒子或女兒,很多事情冥冥之中早已註定,不必太過強求。用心教育、陪伴成長,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好的,共勉!」

校長的這一番話說到了家長的心坎里,是因為他最知曉教育的目的,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孩子的成績,在漫漫人生長河裏,成績只不過是一葉扁舟而已,成績優異是錦上添花,成績一般也沒關係,孩子也可以有別的成就。重要的是,作為父母,你有沒有尊重孩子之間的差異,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孩子生活在各種群體裏時刻被比較

今天的孩子很累,他們不止活在爸媽的視線里,還活在各種班級群和補習班群里,他們幾乎每時每刻都在被比較。

爸爸媽媽們最焦慮的不是別人家的孩子太過優秀,而是因為那種優秀會讓自己容易滋生出「自己以及自家孩子不夠努力」的小心思。

如今學習竟然成了破壞親子關係的罪魁禍首,在家長焦慮的同時,很多孩子也是苦不堪言。網絡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吳女士的孩子在南京一所小學上一年級,用她的話說,只要進入寫作業環節,「吼娃」便是家常便飯。最嚴重的一次,孩子竟然直接在她面前下跪。那一剎那,吳女士整個人都懵了!

「當天的作業要求孩子把每道口算題讀3遍,還要記錄時間。因為孩子比較磨蹭,讀得慢,我急起來了,要求她反覆讀。她邊哭邊讀,情緒越來越不好,就『撲通』一下跪在了我面前,求我放過她。」

吳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當時心都要碎了。經過這一次「跪求」,吳女士慢慢變得「佛系」,儘量不跟別人去比。

還有這樣一件事,在一個小區里經常看到一個年僅13個月的俄羅斯小孩兒和一群中國小朋友一起玩滑梯,而她的爸爸媽媽則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低頭忙乎着自己的事兒。

生活中,我們對小孩子的照顧都是寸步不離百般呵護,恨不得用一根繩子把孩子栓在手上才感覺放心,而這對外國夫婦照顧孩子似乎有些太漫不經心了。面對我們的質疑,他們解釋到:「我們總不能照顧孩子一輩子,不要管得太多,要讓孩子明白,自食其力是最重要的。」

不錯,與其過多的束縛孩子的手腳,倒不如適當放手,從小培養孩子的自治能力和安全意識,授予孩子在未來社會中克服困難、適應環境和堅強耐折的生存本領。正如麥卡瑟所說:「我祈求,請不要把他引上平靜安逸的道路,而要把他置於困難和挑戰的考驗和激烈之下。讓他學會在暴風雨中挺立,讓他學會自食其力。」

用心教育、陪伴成長,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好的。

你家小孩是來報恩、過路、還是討債?

民間總是把孩子分成了三種,難帶的孩子說成是討債的,乖巧的孩子說成是報恩的,還有一種就是過路的。

報恩的:前世你是好人,給予別人恩情,這世別人來報恩的,從此兩不相欠。討債的:你前世做了太多的壞事,虧心事,辜負了他人,傷害了他人,如今別人是來討債的,你要把欠別人的給還清了,才能相抵。過路的:這種過路者就是既與你沒有恩情,也沒有仇恨,只是機緣巧合投入了你家,做了你家的孩子,與你相伴一生相親相愛。

無論上面的說法是不是真的,也無論自己的孩子乖不乖巧,好不好帶,我們都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善於發現孩子身上別樣的美。善待孩子,陪伴孩子。據研究,在現實中造成孩子之間有差異的,主要在這3點原因。

一、孩子的性格差別

我們說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特性,這主要是說的人的性格和氣質。每個孩子在剛降生的那一刻就已經表現出了不同的性格差異,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較喜動,性格活潑爽朗,非常的好動,這樣的孩子總是讓父母們精疲力盡,帶起來非常的頭疼。

但是相反,有些孩子卻是天生的喜靜,從生下來的那一刻開始就非常的安靜,乖巧,這樣的孩子父母們非常的省心,也非常的喜歡這樣的孩子。

二、孩子的體質差別

寶寶的身體體質很大程度受到媽媽的體質,孕媽孕期的健康程度,父母身體的健康等影響。有些孩子從小就遺傳了家族遺傳病,身體體弱多病,健康總是堪憂,這樣的孩子會遭很多的罪,同時父母也要跟着擔驚受怕,自然就很不好帶了。

但是有些孩子出生的時候體質很好,身體很健康,所以父母在照顧的時候自然就省心了不少,而且寶寶本身也過的相對舒服很多。

一個孩子走怎麼樣的路,後天的教育和發展尤為重要。(以上圖片來源皆為:Adobe stock)

三、後天教育的差別

其實決定一個孩子走怎麼樣的路,後天孩子接觸到的教育,孩子後天的發展尤為重要,奠定着孩子一生的方向。有些孩子從小在寵溺中成長,自然不懂真正的艱辛,這樣的孩子很難真正的獨立。但是有些孩子從小接觸社會,從小獨立自信,這樣的孩子更容易融入社會,更容易獨立自主。

家長們收起焦慮,選擇適度地放手,讓孩子們順其自然地去成為他(她)們自己吧。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騰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903/1337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