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北京想公私合營阿里及騰訊 中南海四大意圖 結果如何? 央企銀行違約 多省受貿戰重創

中國經濟敗相頻現,中共央企「鞍鋼股份」在銀行承兌匯票托收回款過程中,罕見逾期,顯示出中國銀行業風險正在蔓延。因為中美貿易戰,福建、上海、江蘇、廣東受創傷最深。除郭台銘在出售一家旗下的中國大陸電子廠之外,台灣特力集團決定關閉13家中國大陸分店。中共想公私合營並阿里巴巴及騰訊,引發業者恐慌。外界批評,官方試圖開啟新版「公私合營」,對私企進行公開搶劫。美國財經時評人分析,中共新一輪公私合營的真實目的,並預測這個中共國企的新動能轉換結果。

資料圖片:2018年12月18日,中共改革開放40周年慶祝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右),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馬化騰。

中國經濟敗相頻現,中共央企「鞍鋼股份」在銀行承兌匯票托收回款過程中,罕見逾期,顯示出中國銀行業風險正在蔓延。因為中美貿易戰,福建、上海、江蘇、廣東受創傷最深。除郭台銘在出售一家旗下的中國大陸電子廠之外,台灣特力集團決定關閉13家中國大陸分店。中共想公私合營並阿里巴巴及騰訊,引發業者恐慌。外界批評,官方試圖開啟新版「公私合營」,對私企進行公開搶劫。美國財經時評人分析,中共新一輪公私合營的4大真實目的,並預測這個中共國企的新動能轉換結果。

中共央企銀行承兌票罕見逾期,恐引發金融系統性風險

自由時報綜合外媒報導,銀行承兌匯票較一般匯票來說,有較高的信用,且極少出現到期未償付。但現卻傳出,有中國公司在銀行承兌匯票托收回款過程中,出現承兌匯票逾期情形,顯示出中國銀行業風險正在蔓延。

中國大陸媒體報導,中共央企「鞍鋼股份」日前公告,截至7月31日止,該公司所持有的部分銀行承兌匯票出現逾期未償付的情況,逾期金額達人民幣3.38億元。

鞍鋼股份除了持有3.38億逾期銀行承兌匯票外,該公司後續恐將面臨被後手貼現方追索的銀行承兌匯票,金額達4.94億元人民幣。

台灣特力決定關閉13家中國大陸分店

美國之音報道,台灣居家連鎖貿易公司特力集團宣佈關閉中國大陸15家門店中的13家。這是繼8月2日傳出消息說台灣電信巨頭富士康正在考慮出售廣州一家液晶顯示面板工廠後,又一家知名台企採取的關店行動。

據台灣500大服務業調查,特力排行貿易類第一名,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公司。該集團2004年進軍中國大陸,一度在大陸各地開設了38家分店。但在過去15年裏,該集團大部分時間都在虧損,僅僅在2013年和2014年盈利。

美中貿易戰發酵,星展銀行研究受創最深省份

星展銀行指出,目前中國東部沿海各省依然以製造業及出口為經濟主力,其中光廣東省出口就佔了全中國的1/3,也連同福建、浙江、江蘇及山東等省份,貢獻了東部沿海省份50%以上的出口品製造,廣東省出口亦占GDP約48.8%,浙江省及上海市也佔了38.6%。

星展銀行點名福建、上海以及江蘇3省市的出口尤其依賴美國,約佔整體出口的21%至23%,而廣東省出口美國大量借道香港,因此廣東省受到的衝擊其實比中共官方的數據更嚴重;星展也表示,廣東、江蘇及浙江3省為電子機械製造重鎮,也是美國關稅的重要目標地,若貿易戰局勢惡化將受到巨大壓力。

中共想公私合營並阿里巴巴及騰訊,引發業者恐慌

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分別於6月及7月接見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這兩個會面動作之後,市場傳出,中共官方可能進一步加速「央企+互聯網」的混改模式,甚至變成「公私合營」,進而引發業者恐慌。

自由時報報道,因為傳言太盛,國資委8月4日在其官方「國資小新」微博上回應,指國資委和互聯網企業的「親密​​接觸」,是鼓勵支持中央企業與互聯網企業「深化務實合作」,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創新及互利共贏之舉,是「正常的合和混改」,「卻被人歪曲為『公私合營』,實屬子虛烏有」。

儘管官方的說辭四平八穩,但很快從網絡和媒體傳出消息,指官方強推阿里巴巴和騰訊帶頭參與「混改」,使更多面臨困難的國企脫困,並要求國資委參與網企的部分業務。

大陸學者:「混改」是對私企公開搶劫

資深律師隋牧青在朋友圈指,所謂「混改」是上世紀耳熟能詳的公私合營,不過是換了一個較溫柔的名稱。先是控制企業的經營權,其後伺機吞掉私企的產權,可能甚至危及企業老闆。

財經人士劉先生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讓目前最有錢的網企以「混改」名義為國企紓困,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以前國家不是要求在外企設一份特別股嘛?成立黨委,然後只有1%的股權,但是有否決權、有董事會席位。政府就是這麼玩啊,共產黨現在要把所有的東西,掌握在自己手中啊。」

大學教授周先生表示,目前官方力推的「混改」,試圖使民間資本接手中鐵公司和聯通等嚴重虧損的央企:「中國鐵路總公司虧損非常嚴重,這個高鐵呀,除了京滬高鐵是有盈利以外,全國全是虧損。虧損的數額非常巨大,這是不能公開的。電訊業,也基本是這樣的。」

周教授認為,體制運作模式註定「混改」不會有什麼成效,而民企亦非常害怕被國企深度捆綁導致被徹底接管。

分析國資委的四大真實意圖

按照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的理解,郝鵬會見馬雲、馬化騰的原因,一是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形成一個輿論氛圍。二是夯實融合發展基礎,使得互聯網產業放心大膽進入央企。三是實實在在,推動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四是「央企+互聯網」是央企混改的一個趨勢。

希望之聲特約評論員秦鵬分析,這幾句拗口的話,如果進一步解讀,就會暴露出中共國資委的幾個真實意圖:

第一條,所謂營造「輿論氛圍」,這是要利用馬雲、馬化騰的影響力,千金買馬骨,樹立新「混改」的典型,然後融合別的私企、讓別的私營老闆掏錢就相對容易了。

國資委闢謠的報道,說現在中共第四批160家混改試點企業正加速推進,其中,中央企業系統107家,地方企業53家。估計進展有難度,所以國資委需要造一些噱頭和樹立一個新典型。

混改國企占控股,私企只是掏錢沒有話語權,相當於輸血給國企,私營企業主當然不肯讓自己的錢去打水漂。中共混改試點2014年、2015年就開始啟動時,曾遭到了萬達集團王健林、娃哈哈的宗慶後和復星集團的郭廣昌的公開抵制。王健林還因此遭到了整肅。所以需要不斷樹立典型。事實上,中共建政後搞公私合營,也是先威逼利誘一些企業主,然後以此欺騙和進一步脅迫其他企業主參與。

第二條,「使得互聯網產業放心大膽進入央企」,這說明馬雲、馬化騰還是有顧慮,害怕,所以郝鵬要親自說服他們放心。

阿里和騰訊過去參與了聯通等混改,但是作為專注於電子商務和遊戲的兩家企業,分別擅長的是電子交易和個人用戶,他們兩家其實不會有太多意願參與太多不同行業和業務特徵、關係複雜的那麼多國企中去。因為本來中共國企就是各家權貴的自留地,進去並不是吃肥肉、「禁臠」那麼美好。

第三條和第四條,其實是說,國企在企業發展動能上還是很落後,靠政府投資、政府項目、政府資源、優惠資金賺錢,實在不行還可以拿政府補貼這屬於舊動能,需要轉換成新動能,也就是創新、高科技以及人工智能、互聯網等。

當然,這只是表面的需求,只是技術和思維對國企改革顯然不夠,160家國企也不可能都讓馬雲馬化騰參與,所以新一輪【公私合營】的真實目的,是希望私企參與,進一步解決資金問題,解決企業所謂的活力問題,還有權貴們趁機化公為私的問題。

中共國企的新動能轉換結果會如何?

郝鵬談到,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以新動能推動新發展」,然而,不管創新和所謂的新動能轉換的理想多美好,現實是很殘酷的。

秦鵬分析,中共央企、地方國企這些半官僚機構,幾十年來,都是靠政策和國家獨佔的資源吃飯。長期虧損、低效的原因,是體制性的,積重難返。如果不轉換所有制結構,不改變官本位和黨委負責制,不更換新鮮血液,不改變管理權和所有權分離以及監督者缺位的問題,根本不可能真正創新。

所以,這些習慣了利用政策掠奪、並且一直也是靠着政府扶植才能存活的企業,最典型的如中石油、中石化,還有中移動、中聯通等等,通過這些所謂的混改,讓他們轉換「新動能」實在勉為其難,甚至有些緣木求魚。

這樣的混改,儘管說法很美好,「共同為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但是,這樣的合作與混改,對中國經濟社會不會有多大好處,做的糟了,浪費社會資源,做好了,與民爭利。這不是預言,這是最近幾十年國企的活生生、血淋淋的現實。

阿波羅網孫瑞後報道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阿波羅網孫瑞後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807/1325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