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美國民主黨為何越來越左?專家:內部社會主義者是推手

《英文大紀元》近日發表評論文章,引用專家的觀點,深刻分析了美國民主黨不斷左傾的深層及歷史原因。作家、電影製片人特雷弗·勞登(Trevor Loudon)認為,民主黨內的社會主義者是該黨越來越左傾的推手,這些人實際上已完全掌控了民主黨的話語權。

《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電影製作人特雷弗·勞登(Trevor Loudon)。(資料圖))

近日,《英文大紀元》發表評論文章,引用專家的觀點,深刻分析了美國民主黨不斷左傾的深層及歷史原因。作家、電影製片人特雷弗·勞登(Trevor Loudon)對共產主義在資本主義自由社會的蠶食滲透做過深入地調查和研究。他表示,民主黨內的社會主義者是推動該黨越來越左的推手,這些人實際上已掌控了民主黨的話語權。

民主黨目前的分裂趨勢越來越明顯,一部分人希望留在較為中立的自由主義者平台上;而另一部分人則將該黨推向了極左翼社會主義陣營。對此,勞登談到,將民主黨推向極左方向的正是美國民主社會主義者組織(Democratic Socialists of America),簡稱DSA。該組織對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有着深重的影響。

勞登說:「DSA從基礎上做了很大的努力,他們同美國共產黨以及親中共的自由之路社會主義者組織緊密合作,正從基層做起在接管民主黨。」

勞登表示,雖然這些年來有各種勢力在爭奪民主黨的控制權,比如克林頓家族通過對民主黨經濟上的拯救以換取希拉里成為2016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等等。「但是,DSA接管民主黨的方式則是自下而上的。」

「大約有6萬名民主黨社會主義者組織的成員分佈在美國的50個州。他們把自己人放在民主黨內最基層的職位上。通過控制這些職位,他們的人一步一步就有了選舉縣委員、州代表、國會眾議員、參議員,甚至是總統候選人的權利。」

勞登談到,現在的民主黨已經完全擁抱社會主義,這個從其推出的各項政策上都能看到。他舉了一個最近的例子,就是紐約皇后區的民主黨社會主義者蒂芙尼·卡巴(Tiffany Cabán)很輕易地就擊敗了老牌民主黨候選人,成為該地區的檢察官。而她的主張則是:賣淫合法化,終止對毒品犯罪的起訴,結束對罪犯(甚至是暴力犯罪者)的現金保釋。

據勞登調查,DSA在民主黨內興風作浪已有20多年的歷史了。「事實上,在1994-1995年左右,民主黨內就有了很大的轉變。在這之前,美國工會基本是由溫和派掌控的,但DSA成員和一些工會領袖在當時發動了一場政變,然後將他們的人放進了工會。從那以後,工會將其『反共產主義者』的條款直接從其綱領中去除。接着馬克思主義者就如洪水般湧入工會。」

勞登認為,到現在社會主義者已經牢牢地掌控了美國工會,而「如果你控制了工會,你就控制了民主黨」。「因為只要控制了工會,就能決定民主黨的政策方向,同時決定誰能當選,採用什麼樣的政策。」

勞登拿民主黨針對非法移民的政策來舉例說明。他說,1994年之前,美國工會及民主黨是非常堅決地反對非法移民的,前總統克林頓非常反對非法移民,甚至前總統奧巴馬都在其早期的演講中反對非法移民,說他們拿走了美國人的工作,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等等。「而現在,他們的政策來了個180度大轉彎,變成了支持非法移民。」

近日一項最新內部民調顯示,搖擺選民中有69%的人都不喜歡社會主義,而只有18%的人喜歡社會主義。該民調還顯示,搖擺選民反對近日在國會十分活躍的極左翼「四人幫」民主黨議員,其中包括明尼蘇達州眾議員奧瑪(Ilhan Omar)和紐約州眾議員AOC(Alexandria Ocasio-Cortez),她們都是社會主義政策的支持者。

勞登談到,民主黨政策的改變與其越來越左傾之間是互相作用的。「因為其左傾政策,民主黨已經漸漸失去了許多美國中西部地區長期的支持者。這樣,該黨不得不在非法移民中補充新的支持力量。」

「2009年,墨西哥裔的工會積極分子艾麗賽歐·梅迪納(Eliseo Medina)呼籲對非法移民實行大赦,並稱其為進步運動的重中之重。實質原因是,民主黨看到奧巴馬在2008年贏得了三分之二拉丁裔選民的選票。算下來,如果大赦1,100萬非法移民,那麼民主黨將多得到800萬張選票。」

勞登說,梅迪納是奧巴馬的移民政策顧問。從此可見,奧巴馬時期,DSA通過控制工會,已經能夠觸及到政策制定的最高層了。「也因此,人們才會看到奧巴馬時期強推的全民健保計劃以及一系列其它的社會主義政策。」

勞登最後說,時至今日,社會主義者對民主黨掌控的眾議院的每一層都影響巨大,「從其早已牢牢掌控的基層,到國會進步核心小組,再到現在這幾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這就是今天的民主黨政策在幾乎所有方面都與社會主義者政策相同的原因。」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希望之聲記者張莉莉綜合編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722/1318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