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精品推薦 > 正文

陳紅近照刷屏:我嫁給陳凱歌之後的20年

陳紅最近的一組照片刷屏了。

一襲黑裙的陳紅端莊大氣。

當年那個總是飾演仙女、大美人的陳紅,好像回來了。

這是陳紅的50歲。

她有英俊優秀的兒子,國內最知名導演的丈夫,還有依舊漂亮的面孔。

而這一切的背後,是一次孤注一擲,並不高明的選擇。

年輕時的陳紅,總出演傾國傾城的大美人。

《三國演義》裏面,她演貂蟬。

那時候她23歲,明眸皓齒,眼波顧盼生輝。

1993年成為瓊瑤女郎,飾演汪子璇時,已經有人說:這是中國大陸第一美女。

風頭無兩的大美人,在演藝圈剛剛施展拳腳。

但1993年,並不屬於陳紅,而是屬於陳凱歌的。那一年,《霸王別姬》上映,同年,這部電影成為首部獲得康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的中國電影。

志得意滿的陳凱歌在康城比了一個勝利的手勢。

他們在人生最好的時候,遇到了彼此。

1994年,陳紅去陳凱歌的劇組《風月》試鏡。

她有些疲憊,閉着眼睛養神,任由化妝師擺弄。

突然覺得有人盯着自己看,她一下子睜開眼睛:

"鏡子裏怎麼多了一個人?導演就坐在我身後,他在看我,非常仔細地端詳我。當時我心裏一下有一種怦然心動、說不清楚的感覺。"

這是陳凱歌和陳紅的初見。

後來他們又見到,陳凱歌問陳紅:你怎麼不怕我?

陳紅說:我為什麼要怕你?

陳凱歌說那一刻,他遇到了自己的金風玉露一相逢。

離了2次婚的陳凱歌想定下來了,他覺得陳紅就是他要走一輩子的人。

從此陳紅的命運就被改寫了。

風華正茂的女演員談起戀愛,不顧非議和事業。

陳紅不緊不慢地出演一些瓊瑤劇,美則美矣,但總覺得她心不在此。

1996年,陳凱歌參加完康城電影節,飛去溫哥華找到了正在拍戲的陳紅,突然求婚了。

陳紅說,行,不適合再離。

陳凱歌卻說:不行,我離了2次婚了,這一次是下了決心,要結婚,是要跟這個女人過一輩子的。你要答應我,結了婚,就不允許離婚,這是我跟你結婚唯一的條件。

之後的人生里,陳紅做了許多當時令人不解,甚至惋惜的選擇。

出演《大明宮詞》後,陳紅每天都能接到三個以上的劇本,許許多多的角色意味着許許多多的機會。

但是陳紅看着很多人羨慕的機會時,並沒有動心。

那時候她剛剛生完大兒子,滿腹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她想要陪伴孩子的成長。

於是沒有理會那些別人趨之若鶩的機會,她停下了演員的事業,成為了一個媽媽。

或許這個選擇即使放到如今,依舊要被很多人說不明智。

「你明明可以……」很多人對陳紅說過這樣句式的假設,但是陳紅選擇了,就是選擇了。

結婚,是外人評價她第一個不明智的選擇;生子隱退是第二個,轉戰幕後,是第三個。

恐怕國內找不出幾個比陳紅更漂亮的製片人。

製片人是個苦差事,要去拉投資,要在各方之間權衡,要兩頭受氣。

製片人是一個比全職媽媽更家長里短的工作,常常要操心一個盒飯的價錢。

為此,她也吃盡了苦頭。

第一次做製片,被騙了,真金白銀買了個教訓。

後來她就事無巨細跟着劇組學,還特地回學校學習了兩年管理。

陳紅羅列了一下她要管的事情:

盒飯是有學問的,服裝採購是門道的,花錢更是學無止境。

光是盒飯,她就說了許久:

"劇組一天開工到底應該吃幾頓飯?是四頓還是三頓。如果拍夜戲,就是中午一頓,晚上一頓,凌晨一頓,有時候還可能是四頓,要加上早飯。吃這個飯,你怎麼來統計人數?有一部分是夜裏不上班的,有些人不起來吃早飯的,那就會浪費,不能按照全劇組人數訂飯……"

她選擇了很難的路走。

後來她再出現,作為製片人,作為陳凱歌的夫人,很多人忍不住說她老得厲害。

她沒有選擇活在精修和濾鏡里,而是選擇了去到柴米油鹽中——自然就是普通女人,會有皺紋,會去一趟新疆曬出兩塊斑……

我聽過很多人抱怨,說生活加速了她們的衰老。

我想,大概是她們後悔了自己的選擇。

但是陳紅知道自己要什麼。

她不要眾人口中一句驚艷,她要陪愛人構造只屬於他們的生活。

"因為我特別知道我自己,我會問我自己,你現在要什麼?"

不是鎂光燈包圍的光鮮亮麗的花路,陳紅走了自己的路。

其實刷屏的照片有過精修,陳紅很坦誠,她說我不如從前美了,差遠了。

我覺得我以前比現在美多了吧?差距其實很大了。做製片的時候每天連抹油的時間都沒有,經常忘了洗臉。

但有什麼關係呢?

陳凱歌會送50歲的她襪子,擔心不愛穿襪子的她會受涼

陳凱歌說,即使他們已經這麼一大把年紀了,有時候他還是會覺得陳紅是與他初相識的樣子。

陳紅不如從前美了,長了皺紋,但她在自己選擇的天地里擁有了幸福。

這樣的結局或許不夠世人眼中的圓滿,畢竟美人老去總是令人嘆息。但或許,這才是人生吧。

你要做出無數的選擇,每一個都未必"聰明"。

遺憾會有,但不後悔。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視覺志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705/1311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