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罷工罷市罷課!壓力之下港府仍堅持二讀 民陣稱將升級行動

作者:
民間人權陣線(民陣)召集人岑子傑同一天宣佈,將於12日立法會開始二讀包圍立法會,並會於整段立法會討論《逃犯條例》修訂的會議都會舉行集會,並會按照之前一日的參於人數,在跟隨的日子逐漸提升集會的規模。於此同時,社會上有不少聲音,表示要把行動升級,有網民發起周三罷市及罷工等行動。有網民指出,如果進行大規模罷工,能安全地癱瘓城市,逼使政府面對群眾,再加入罷課、罷市。

103萬人6月9日走上街頭(路透社

周日由民間人權陣線發起的反對《逃犯條例》修訂遊行,大會宣佈破紀錄的103萬人走上街頭,然而特區政府堅持修例將如期於周三在立法會二讀。民陣表示會進一步行動,並於12日立法會開始二讀包圍立法會。社會不少聲音呼籲罷工罷市。

周日《反送中條例》遊行於晚上十時結束,特區政府隨即於一個小時後發表聲明,宣佈如常在星期三(12日)在立法會恢復二讀,不少市民感到失望及憤怒。樂融會創辦人王惠芬對德國之聲表示,特首林鄭月娥的聲明,完全不回應百萬港人的要求,批評她抱着一貫的精英主義心態,自己說的就是道理,非常傲慢及麻木不仁,教人憤怒及失望。因此,她支持要進一步把行動升級,主張以更激烈的罷工、罷市等沉重代價迫使政府注視民意。

周日遊行大致有序將全面追究衝突示威者

特首林鄭月娥周一(10日)早上召開記者會,表示周日遊行大致有序,足以證明香港是一個享有集會權利及自由的地方,受到基本法保障。對於集會結束後發生的衝突表示強烈遺憾,有人襲擊警方,與警方對峙,更有記者和市民受傷,強調將全面追究。

林鄭月娥指出,香港是自由開放多元,市民樂於發表意見,當涉及敏感事件時,社會常出現兩極化分歧,政府尊重市民不同聲音,任務是去收窄分歧,找到平衡和廣泛共識。

林鄭強調,政府過去數月就修例耐心聆聽市民意見,其後已作了兩次修訂。從昨晚遊行人數眾多,看到市民仍有憂慮,因此會作出四方面工作,包括作密集式解說、強調人權約束有法律約束力、定期向立法會議員匯報移交情況,以及爭取與其他司法管轄區域簽定協議,以釋除市民的憂慮。民陣及民主派議員隨行亦舉行記者會,譴責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漠視百萬民意,宣佈星期三(6月12日)修訂《逃犯條例》恢復二讀。

民間人權陣線(民陣)召集人岑子傑同一天宣佈,將於12日立法會開始二讀包圍立法會,並會於整段立法會討論《逃犯條例》修訂的會議都會舉行集會,並會按照之前一日的參於人數,在跟隨的日子逐漸提升集會的規模。

於此同時,社會上有不少聲音,表示要把行動升級,有網民發起周三罷市及罷工等行動。另外,有不少人在網上製圖,呼籲在6月12日發起罷工罷課,有網民指出,如果進行大規模罷工,能安全地癱瘓城市,逼使政府面對群眾,再加入罷課、罷市,似乎是另一出路。

毛記電視、《100毛》創辦人林日曦亦在Facebook宣佈,6月12日公司停運一日,同事無需上班,並祝願香港快點康復!

逾百家間中小企、商店食肆加入罷市

涵蓋食店、書店、零售、工程及媒體公司等中小企、商戶宣佈響應周三休市一天,截止周一傍晚,已有逾百家間中小企、商戶食肆等宣佈加入罷市行列。

另一方面,職工盟亦在Facebook專頁發表聲明,呼籲「打工仔」響應民陣號召的「停工參加立法會行動」,不論是直接跟僱主說未能開工、請假或調動休息日,以自己方式停止工作一天。而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則表示,政府冥頑不寧,而社工的天職是追求社會公義,他會與社工界別商討發動罷工,強調升級是無可奈何,是林鄭月娥逼他們走到這一步。

「特區政府詞窮理屈一個謊話蓋另一個謊話」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學副教授成名接受德國之聲訪問,剖析百萬人走上街頭的社會因素。成名表示,周日103萬人頂着酷熱天氣走上街頭抗爭,反對的聲音是相常厲亮,遊行人士不論貧富層,亦不論黨派。在過去數月《逃犯條例》修訂的爭議及衝突中,特區政府詞窮理屈,諮詢期極短、才二十日,而且低調進行,然這條法例卻影響深遠;相反另一個動物權益的諮詢卻花了三個月,令許多市民開始爭議修例的動機,成為上街遊行的第一個原因。

成名指出,過去三四個月,政府一直重複強調,提出的修訂的原因是要把香港殺人犯陳同佳移交至台灣,而且有一個限期的壓力,進而提出要全面堵截法律漏洞;然而台灣當局起碼三次,強調他們不會在特區政府之修訂條例下接回疑犯,因為修訂條例立法的大前提是要確立北京是唯一認可的主權,這一點台灣當然不能接受,於是許多市民便開始懷疑,特區政府的動機到底是甚麼?

第三個原因,許多專業組織包括學者、大律師公會,商界或非商界都質疑北京的司法不公。成名認為,香港市民都明白,在國內是黨大於法,習近平於去年八月亦強調,不接受司法獨立,更不接受三權分立這個西方模式。過去數年,維權律師被打壓,包括王全璋被扣押三年,期間家人不能見,沒有律師代表;當法律專家、學者不斷提出質疑政府,而政府響應理據卻漏洞百出,而且給人一種感覺是在誤導公眾,圖以儘快通過,如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表示,根據世界經濟論壇, 大陸的法治排列全球前三分一,但是這個數字是誤導,中國人權實是倒數第五。成名形容,這個階段政府用一個謊話去蓋過另一個謊話,市民開始擔憂,北京施以特區政府一個極大的壓力,透過法律修訂,可松可緊的全面箝制及控制香港,「一國兩制」將會變成「一國一制」。

成名認為,基於這股巨大的恐慌,而這股恐慌比2003年推行23條還要大,因為23條不用引渡往 大陸審訊。而根據上星期港大民調,差不多是六成多市民認為國內沒有公平審訊,因此激發百多萬人走上街頭。

對於晚上留守在金鐘及立法會大樓外的示威者,最後與警方發生衝突。成名認為這批示威者大部份很年輕,看他們的裝備及行動、戰術等,可說比不上2014年的「雨傘運動」以及後來2016年的旺角行動,反映出他們很多只是出於情緒性的反應。情緒背後反映整個香港政體由半民主走向越來越獨裁的畸形發展,官商勾結、社會服務的倒退,年青人看不到有機會上流,可以享受較優渥的生活及房屋環境,是基於一系列的失望、甚至絕望所做出的反抗。

另一方面,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對德國之聲表示,修例事件的不合理以及大陸司法制度的不可信,是促使這麼多市民走上街頭的原因,遊行人士當中很多人還是第一次遊行。

視民望為無物

呂認為,看林鄭月娥的回應,簡單來說,就是你有「你(游)行,我有我做」,數字不是一個問題,也說出背後一個真相,誰是她真正的老闆,是中央而不是香港人,對林鄭月娥這樣響應,呂認為香港人並不能接受。然而,由於這件事北京背後有重大角色,根本上是北京的旨意,修訂關乎北京管治的權威、特區的管治、以及國家安全,按照習近平及林鄭月娥的作風,相信一定會通過。呂認為,北京已吸取當年23條的敎訓,只要在立法會有足夠的建制派票數便可確保通過,而整個建制派也全部歸隊,可謂視民望為無物。

至於未來的民情走向,呂相信香港人仍然會盡力爭取,然而,當運動發展到另一個局面時,香港人未必可以持續地不斷升級,如包圍立法會,相信有一定人數,然而說百多萬人再上街頭,還要持續到七一遊行,呂認為不太可能,因為香港人仍然一種抗爭疲勞。呂認為,相信很多迌民未必走在最前,卻會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地悍衛核心價值。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611/1300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