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禿頭?這可真不是開玩笑

最近想起一個段子,在某個綜藝節目中,一女嘉賓在談到參加同學會時提到:我每年都要參加同學會,我想看看我的男神,什麼時候禿,結果年復一年,我胖成了個球,他還是那樣。我一點也不難過,這特別有助於我修心。

笑過之後,突然有個疑問油然而生,為啥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禿頭?在娛樂圈有一句話是:男神的第一殺手,不是發胖,而是禿頂。再來一些偉大的名人,達爾文和希區柯克的共同特徵也是禿頂。

為啥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禿」?

在醫學上,禿頂叫「雄激素性脫髮」,又稱為「男性型脫髮」。人們發現,這種疾病常常出現於男性中,女性中則很少出現。按理說,科學家已經探明,這種疾病的致病基因位於第3號染色體,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男女患者的數量應該基本相等,可為什麼會出現這麼明顯的男女差別呢?原來,這是一種特殊的遺傳現象—從性遺傳,雖然致病基因位於常染色體上,卻要受性別的影響。其主要原因是,在具有遺傳易感性的人群中,其體內的雄激素(主要是睾酮)對頭部毛囊造成了影響,引起毛囊逐漸萎縮。當睾酮被一種叫做「5α-還原酶」的酶催化成二氫睾酮後,與雄激素受體的結合活性更可提高5倍以上,從而導致大量脫髮。

大家都知道,睾酮是男性體內的主要性激素,而女性體內的睾酮含量通常很少,這也是禿頂通常高發於男性的原因。一般而言,女性的「雄激素性脫髮」比較少見,即使出現,程度也一般較輕,極少發生頂部全禿。女性的脫髮更多見的是休止期脫髮、營養性脫髮、內分泌性脫髮,表現為全頭部的頭髮稀疏、發質細軟。

男性不僅會「禿」,還會「早禿」

有些人在20~35歲的青壯年時期,頭髮就開始早早地脫落了。這種脫髮常常從髮際的前沿開始向後脫落,導致髮際線逐漸向後延伸,甚至頭髮全部脫落,這就是「早禿」。實際上,在早禿患者中,男性約佔80%,女性只佔20%。除了像「早禿」這樣的從性遺傳,還有一些位於常染色體上的致病基因所導致的疾病,也會受到性別的影響。「男性性早熟」的致病基因位於第2號染色體上,這是一種限性遺傳病,致病基因的作用只限於一種性別。患兒在9歲以下(有的甚至在2歲或3歲時)就開始青春期發育。這種病僅限於男孩,女孩即使帶有這個顯性致病基因仍表現為正常女性,但她可以把這個顯性致病基因傳給她的兒子而導致其性早熟。

還有一種遺傳病的發病受到致病基因來源於父親還是母親的影響,好像致病基因上打上了「父方」或是「母方」的印章作為記號那樣,這叫作遺傳印記。例如,亨廷頓病一般在患者35~45歲時出現症狀。

研究表明,亨廷頓病的致病基因如果來自母親,其子女的發病年齡與母親的發病年齡相近;如果來自父親,其子女的發病年齡比父親的發病年齡有所提前,且病情嚴重。在一些家庭中,子女的發病年齡甚至提前到20歲左右。不過,這種父源效應的傳遞只限於父源:提前發病的女性後代,其子女的發病年齡並不提前;提前發病的男性後代,其子女的發病年齡卻會提前。比如,美國民歌藝術家伍迪的亨廷頓病致病基因來自他的母親。他在37歲左右發病,55歲去世。他把該致病基因傳給他的兩個女兒,她們都在24歲左右發病,41歲去世。

如何治療和預防脫髮

據專家介紹,根據脫髮的嚴重程度,「雄激素性脫髮」在臨床上分為七級,一、二級脫髮,病情較輕微,一般不易察覺,五級以內的脫髮,藥物治療效果尚好,但到了六、七級以後,藥物治療已基本不能收到明顯效果了。目前,「雄激素性脫髮」的治療方案主要為藥物治療。

如果脫髮已達到六、七級時,如治療意願較強烈,可考慮進行毛髮移植,將枕部區域的頭髮移植到頭頂部以改善外觀,不過,也存在着一定比例的移植毛囊不能成活的風險。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網易科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527/129434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