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中越戰爭期間,解放軍在短時間內佔領越南北部幾個重要城市,一個月之內便宣佈勝利,撤出了越南。對於撤退的真實原因,實為解放軍武器裝備不如越方。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中國女兵(圖源:新華社)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三日,中央軍委下達集結命令,解放軍二十萬軍人奉命集結在雲南至廣西的772英里的邊防戰線上,二十五日,解放軍完全封鎖中越邊境全線。1979年2月17日凌晨,我軍炮兵部隊數十萬發炮彈摧毀了越軍表面陣地有生力量,我步兵部隊全面進攻,直到我軍攻下諒山,深入越南40多公里,從2月17日至3月5日宣佈撤軍,短短17天,雙方合計傷亡10萬以上,日均6,000人,用血流成河來描述這場邊境戰爭絕不誇張。
1、首戰兩天傷亡4,000多人
2月17日6時25分,我廣西至雲南772英裏邊防部隊陣地,以猛烈密集的炮戰開始轟擊越軍陣地,持續近一個小時的炮轟,基本摧毀了越軍表面陣地的有生力量,我軍坦克部隊配合步兵開始向越軍陣地縱深推進,然而,我軍猛烈的炮戰並沒有致命打擊消滅久經戰火薰陶的越軍主力,我軍步兵遭到了越軍的頑強抵抗。由於我軍深受文革亂軍的影響,單兵素質,遠不如越軍,加之我軍大部隊行徑作戰,傷亡巨大。17日,東線部隊在我軍炮兵的猛烈炮轟之後,開始了友誼關突破,然而,無論是基層指揮員,還是戰士,都缺乏實戰經驗,戰士衝擊時隊型過於密集,越軍的炮火,自然是會鑽進我軍戰士的軀體,傷亡慘重。17日、18日,我人民解放軍部隊廣西和雲南戰場,傳來兩天傷亡達4,000多人的消息,而且戰場大批傷亡人員出現,更使我軍後勤部門措手不及,無力全部救治,傷員死亡很多,教訓深刻,我軍前線指揮機關和中央軍委震驚了,中央軍委和東線指揮許世友,西線指揮楊得志,命令我軍後勤部門增加部隊加大搶運傷員的戰鬥,把戰場傷員運回後方治療。我軍進入實戰初期,死亡率確實相當高,個別連隊傷亡甚至到達了百分之九十,一般作為尖刀連的部隊,最後一個連回國的一般只有十幾個人,一個班剩下不到一兩個人。我軍前線指揮機關面臨戰場現實,善打游擊戰的許世友,立即改變作戰部署,直到2月底以後,我軍的傷亡才逐漸減少。
2、500多名烈士不是倒在敵人槍口下死亡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解放軍陣亡將士六千多人中,有五百多人並沒有死在敵人的炮火下,而是死在了當時解放軍自己的劣質武器手中。文化大革命時期,部隊受到衝擊,兵工廠生產質量下降,武器低劣,結果在戰場上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對越自衛反擊戰時的尖刀連,我軍士兵的手榴彈扔過去不爆炸,衝鋒鎗開兩下就卡殼,甚至炮彈在炮膛里就爆炸的事情非常多,許多戰士都因此犧牲了。在受傷戰士中,因自身武器質量問題而負傷的戰士也佔據了相當的比例。
3、中越自衛反擊戰為什麼不進攻河內
1979年2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動用20萬人的兵力,在772英里長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進攻。在兩個星期的戰鬥中,中國軍隊以傷亡慘重向越南一方推進約40公里。2月20日,西線大軍攻克老街,經朗多、封上,3月4日攻克沙巴。東線大軍同日攻克諒山,越北各重鎮為解放軍控制。而諒山以南皆為平原地帶,適合中國裝甲部隊作戰,越軍再也無險可守。但是,我軍剛從文化大革命的破壞中走出來,單兵素質差,指揮員合成指揮能力低下,武器裝備落後,綜合作戰能力不強。我軍的坦克質量很差,很容易就被越軍摧毀,發射的炮彈不會爆炸,有的炮兵部隊在戰爭頭一天所發的炮彈的數量比過去20年所發的都要多。
而越美戰爭剛剛結束,作戰經驗豐富,他們使用的是握着繳獲美軍的裝備、蘇聯援助的大量軍火和過去中國支援的軍火,越軍士兵普遍裝備AK衝鋒鎗,而中國士兵還在使用56式半自動步槍,戰士就連鋼盔都沒有裝備,我軍一個40火箭筒陣地遭越軍炮擊,彈片就從班長李建國右側耳朵上緣將半個頭頂削去,腦漿崩了一地,當場犧牲。越軍炮兵尤其了得,打得奇准不說,炮的單口徑就比中國軍隊使用得大,且射程遠,威力大。
1979年,我軍就吃了越軍遠程炮火的大虧。我軍的通訊指揮系統極其落後,仍停留在五六十年代水平。東線軍區前指許世友司令下令:「殲滅之!」的命令,傳到下面卻變成「原地組織防禦」,致使殲滅目標越852團經過扣屯以南公路溜出重圍,導致穿插迂迴高平敵西側後的戰術企圖歸於失敗,就是一個大笑話。空軍方面,蘇聯援助的米格21和米格23殲擊機已是越軍制式裝備,而同時期中國還在使用殲6,即米格19。因此,在攻打諒山、老街等其它邊境城市的時候付出的代價很大。所以,在打下諒山之後進一步行動,對解放軍是很不利的。從中國軍隊暴露的問題來看,1979年時的國軍隊作戰的方法,還跟50年代差不多。中方沒有出動空軍,因為那時候的戰鬥機,特別是殲擊機沒有全天候作戰能力,白天可以作戰,其它時候作戰能力不強。現代化的戰爭是不可能這樣的,所以空軍不可能在越南有什麼作為。
1979年中越戰爭其慘烈程度直逼朝鮮戰爭。昆明軍區在對對越自衛反擊戰總結時提到:「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我軍犧牲6,900餘人,傷14,800餘人。2月17、18日兩天,傷亡達4,000多人,後勤部門措手不及,無力全部救治,傷員死亡很多。」也許中國人至今都還記得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中描述的浴血場景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背後是無數士兵生命的代價。1984年的老山戰役中,中國軍隊犧牲939人,支前民工64人,山頭被炮火削平幾公尺,地表陣地一片焦土。
西方媒體在中越戰爭的報道中指出,解放軍仍然依賴隊形密集的步兵,用「人海戰術」衝擊敵人的陣地在越南付出了巨大代價。我軍高級參謀人員,雖然個人驍勇善戰,但年齡老化,不願放棄傳統的防禦戰,對進行一場現代戰爭毫無準備,在重武器裝備和用兵理論方面同越南人相比大為遜色。我軍士兵在戰場上只認識自己的指揮官,作戰中一旦指揮官陣亡後,軍服又沒有軍銜識別符號,士兵不承認新來的陌生人是他們的長官,作戰單位也隨之解體和混亂狀態,使得我軍遭受傷亡。
1979年中越自衛反擊戰,我軍裝備確實是不如越南。再說我軍是深入敵國,補給不便,越軍則是守株待兔,毫無後顧之擾。加之蘇聯空軍偵察機在越南我軍陣地上空的頻頻偵查,北方中蘇邊境事態緊張,國際社會輿論中國侵略越南,所以,中國軍隊在攻下諒山之後不再進攻河內,立即撤出越南是明智之舉。
老山守衛戰役中的一連官兵,僅存他一人炸瞎了雙眼外,其餘全部犧牲。
我軍的152榴彈炮群對最前沿作戰起了很大作用,兇猛的火力摧毀了越軍大量有生力量,但是也必須正視:越軍的炮火也打得同樣凶,我方不少的軍隊和人員因此成片成片地「消失」,連屍體都找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