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三條新聞釋放信號 這才是裁員潮背後的真正風險!

不止滴滴,大批互聯網公司都在這個寒冬里開始裁員。美團、百度、網易這些曾經氣吞山河的互聯網大佬,都開始裹緊被子過冬了

這兩天看了三個新聞,讓我心生警惕。

1

一是滴滴也開始裁員了。

滴滴的CEO程維在新年大會上強調資本未來會有長期不確定性,未來的滴滴要更加精細化的運營,並透露滴滴去年光短訊費用一項就花了近9億元。

想想當年滴滴意氣風發的時候,每天補貼多少,不知道諸位還記得否?我這輩子唯一一次打出租還掙錢,就是叫的滴滴打車:補貼15,車費14,司機在我下車的時候找了我一元錢。

現在呢?現在是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了。

不止滴滴,大批互聯網公司都在這個寒冬里開始裁員。美團、百度、網易這些曾經氣吞山河的互聯網大佬,都開始裹緊被子過冬了,就連華為也不能倖免。

任正非在今年一月連續簽署006號、007號總裁辦電子郵件,向全體員工發聲,要求華為員工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一切向「作戰」靠攏,努力讓所有形式主義的不增值管理都消亡,並要放棄一部分平庸的員工,降下人力成本來。

可嘆的是,被裁的員工已經背了「經濟鍋」,如今還要給背一口「平庸鍋」,這種公司真是不值得為之效忠了。

2

另外一個新聞,是中國基金報刊載的文章。中國基金報是人民日報旗下報紙,如果不是他們這樣寫,這兩個字我無論如何不會主動說的:放水。

文章中說:2月15日,央行發佈1月社會融資規模和金融統計數據,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3.23萬億元,高於預期,並刷新紀錄;社會融資規模增量4.64萬億元,同步創新高;此外,1月末M2同比增速也反彈至8.4%。

具體數據是:

新增人民幣貸款3.23萬億元,創單月歷史新高;

社融規模增量4.64萬億元,創新高;

中國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3.23萬億人民幣,預期3萬億人民幣,前值10800億人民幣。

中國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4.64萬億人民幣,預期33070億人民幣,前值15898億人民幣。

中國1月M2貨幣供應同比8.4%,預期8.2%,前值8.1%;

中國1月M1貨幣供應同比0.4%,預期1.9%,前值1.5%;

中國1月M0貨幣供應同比17.2%,預期10%,前值3.6%。

有沒有感到一股洶湧澎湃的偉力迎面而來?

3

第三個新聞呢?第三個新聞是中辦和國辦聯合發文:要求銀行、險資、交易所全面支持民企融資。

不要奇怪,你沒有看錯,確實是中辦和國辦,這兩個絕對重量級的單位聯合發文,又是針對給民企融資這樣一件「小事」。怎麼看都不尋常。

一般來說,這種文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發個文也就綽綽有餘了,他們已經是資本市場的爸爸,現在由爺爺來發這種本來有個小弟出馬就足夠的文件,可見情況之緊急,心情之急迫。

4

三個新聞,組織起來看,能看到一點點經濟的全貌和緊逼到眼前的風險。

一方面銀行已經加大力度投放信貸,我們看到的是銀行發出了刷新紀錄的天量信貸,一方面是高級別部門要求信貸要照顧民營企業,然後就是滴滴、網易甚至華為等頻頻放出裁員的信息。

這一切都指向了那個比通貨膨脹還具有風險意味的詞:滯脹。跟通脹不一樣,滯脹主要表現為經濟增長相對其長期趨勢的乏力,偏離甚至停滯,同時伴隨通貨膨脹。

也就是說,一方面,投入社會的貨幣越來越多,錢越來越不值錢,另一方面,這些貨幣卻未能創造出應有的價值,致使錢越來越難掙。

經濟學家們提出了許多理論試圖解釋滯脹發生的根本原因,總結來看,滯脹的產生一方面是由於外部衝擊、價格粘性、通脹預期抬升、人口紅利減少等一系列供給側衝擊而導致的成本推動型通脹和經濟下行,另一方面也與央行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對抗經濟衰退,造成物價上升有關。

簡而言之一句話,錢很多,但就是經濟增長乏力。正如我上一篇文章所寫的,債務不是問題,沒有利潤才是問題。

滯脹的發生,其實也是沒有利潤導致的問題。我們說,信貸的放出有三種模型:

第一種是信貸所投入的項目,不僅能支付本金,還能覆蓋利息;

第二種是信貸所投入的項目,只能覆蓋利息;

第三種則既還不起本金,也還不起利息,只能通過繼續借款來還舊貸款的利息。

到了第三種的地步,就不是正常的項目信貸,而是龐氏騙局了。因此,民企目前遇到的,信貸問題只是其中一項,拿到信貸後如何能形成效益增長點,才是問題核心。

下圖是三類以上工業企業歷年利潤對比:

其他利潤數據是:2018年工業行業全行業淨利潤減少11%,其中國企增長8%(唯一增長),民營降26%,外資降9%。

進一步細分的話,採礦業漲25%,製造業降14%,公用設施行業降5%。製造業中上遊行業表現較好:鋼鐵17%,石油3%。下游普遍比較慘澹:汽車降12%,電子產品降17%,通用設備降19%,專用設備18%。

5

於是,下一個問題來了,像滴滴這種以燒錢來佔領市場的互聯網公司,一直燒下去行不行?

我們知道滴滴公司從誕生起,就在不斷的燒錢。有媒體報道,滴滴出行2018年繼續虧損,全年虧損金額高達109億元人民幣。這意味着滴滴繼2018年上半年虧損40.4億元後,於下半年虧損金額擴大至近70億元。

這也意味着,自2012年成立以來,滴滴出行6年來累計虧損額高達近390億元。

但是它也沒白燒,滴滴現在是穩穩的互聯網打車界老大,新經濟的打法也早就不是傳統的:投資——掙錢——收回成本的套路;而是,燒錢——上市——割韭菜走人的套路。

現在滴滴並未上市,投資商和銀行自然有疑慮,如果能上市呢?

我們繼續推演,滴滴上市——投資人順利退出——大眾當接盤俠——公司繼續虧損——股價走低——股民受到嚴重損失——消費力銳減——需求不振——各行業沒有利潤——尋求信貸或上市——投資人退出.....

有沒有發現,這條沒有利潤的路走下去,就是需要更大規模信貸的結局,而且沒有終時,直到最後大眾喪失接盤能力,遊戲結束。

因此,滴滴燒錢的路即使能走通,也是它這個公司能走通,對於整個經濟體來說,是走不通的死路。

最後,我想說的是,如何提升各行業特別是民企的利潤,才是化解未來滯脹風險的唯一路徑。畢竟相比盲目燒錢,老老實實掙錢才是經濟發展的正途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功夫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222/1250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