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工作職業 > 正文

年輕的時候 不用迷戀這四件事

每個人都有一段青蔥歲月,每一個如今看起來威風八面的職場精英都曾是一個稚嫩的菜鳥新人。

從無到有,從青澀到成熟,這樣的一段旅程叫:成長。

既然是成長,就自然有高矮胖瘦之分,相去甚遠,有的成長為參天大樹,枝繁葉茂,有的瘦小羸弱,不堪一擊。

造成這種差距的,往往是思想認知上的誤判,造就了行動上的失准,方向上的偏離,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即使很努力,卻收效甚微的原因所在。

在年輕的時候,有四件事時常會誤導我們,咋一看覺得有道理,但如果仔細想想,卻是一個個深坑,誤人前途。

1.迷信人脈,於是乎忙於社交

在我們國家,是十分迷戀關係和人脈的,不管大事小事都喜歡走個後門,托個關係,似乎只有這樣才放心一些,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一路上或多或少地抖受到過這方面的影響。

在大家的潛意識裏,人脈廣,朋友多,關係網強大的人,就是一個人混得好的最典型表現。

人脈決定人生高度和結局,這樣的論調和文章,也沒少見過。

所以,很多的年輕人變得不安分起來,不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反而開始奔波於各種各樣的社交場合,期望結識到有價值的人脈。

很多人盲目地認為‌‌「認識‌‌」就是‌‌「人脈‌‌」,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認識不等於是人脈,頂多只是認識而已,有些人甚至在一頓酒之後就已經將你忘得一乾二淨,真正的人脈和關係,總是建立在價值的基礎之上的,別人願意和你有聯繫、有關係,那你必須具備相匹配的價值。

千里馬之所以能遇到伯樂,首先它是千里馬,日行千里就是它的價值,否則即使認識再多的人也是徒勞。

捫心自問:你的微信里好友也許多達幾千人,這裏有不少的行業精英,有企業老總,有政府官員,但真正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真正能給你提供機會的,又有多少人。

很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你給這些人發信息,是很少得到回覆的,原因就是你在他心中的地位不夠,價值還沒那麼高,有時間就回,懶得回你的話,那就不回了。

人脈之於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來說,是很重要,但請在年輕的時候,不要過於迷信人脈,不要在這個方面花太多的精力,因為你所做的努力,往往是勞而無功的,是無效的。

所以,年輕時不要總是花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去搭建所謂的人脈,不如將時間多用在提升自我價值上,當你有價值了,很多人脈自己就來了。

2.迷信大公司,大平台

兩份offer,一份是來自大公司、大平台,一份是來自默默無聞的小企業,絕大多數人會選擇前者,這樣的選擇實乃人之常情,而且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平台影響力、流程制度、資源等各方面是一個小企業所無法比擬的。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大公司是好,但是千萬不要過分地迷戀大公司,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能夠成就你,往往也能毀掉你。

俗話說,大公司做人,小公司做事。

一個能被稱之為大公司的企業,基本上都有着比較成熟的商業模式和企業管理制度,分工十分明確,大企業就像一台大機器,絕大多數員工都只是上面的一顆小零件,按部就班的做好自己的工作,確保這台大機器可以正常運轉。

所以,很多人進入大公司以後,工作能力並沒有得到長足的提升,反倒是得了不少大企業的病。

比如說,遇到問題就甩鍋,有工作來了就習慣地推諉,有功勞就想搶一份,沒有憂患意識…

但是,世界上沒有不倒閉的公司,再大的平台依然會轟然倒下,即使企業沒有倒下,你也可能被公司清理出去。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離開,很多人一旦離開了平台的庇佑,走得很是艱難。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一家企業的CEO說,他花了重金挖來行業巨頭公司里的人才,薪資要求很高,但能力往往卻並不匹配,合作了不久,就將這些人清理出去了。

別把平台當本事,離開平台你什麼都不是,如果一個人沒有足夠的做實事的能力,即使有大公司做背書,有着光鮮亮麗的履歷,依然難以長久地在職場上更好地走下去。

進入大公司當然有很多好處,但不要過分地迷信和依賴,更不要因此失去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3.迷信人生閱歷,頻繁更換工作

我曾遇到過一個年輕人,工作三四年的時間頻繁地換工作,平均每一份工作都干不到半年的時間。

問其原因,我希望在年輕的時候多一點人生經歷,儘可能多地去接觸新興的行業,這樣對我以後的職業發展會有一定的幫助。

這話聽着是不錯,老話也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人生閱歷是一筆財富,但不是所有的經歷最終都會成為有價值的閱歷。

所有有價值的東西,基本都是需要積累和沉澱的,工作也是如此。

一份工作,一個行業,如果不沉澱下去的話,是很難做到精通的,只是略知道皮毛而已。

在今天這個時代,聰明的人太多,優秀的人也太多,如果你總是浮於表面,沒有真正有價值的產出,那麼離被淘汰就不遠了。

人生閱歷這件事,不要過於迷信,也不要刻意地去追逐,認真對待每一天所遇到的人和事,就是一種有價值的閱歷。

閱歷到底是什麼呢?

不僅僅是所見到的,聽到的,經歷過的,而是從中獲得的思考、理解、知識、能力等等。

所以,如果你不知道沉澱和專注,只知道經歷,不知道思考,那麼經歷再多也是徒勞,價值和意義都不大。

年輕時,我們總是仗着自己年輕,總以為有足夠試錯的成本,但從另外一個方面想一想,年輕時的這幾年時光,很短,所以很寶貴,如果總是用來試錯和做無價值的經歷,那豈不是一種浪費和糟蹋。

4.迷信富人思維,會花錢才會掙錢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勤儉節約成了一種落後的窮人思維,你之所以窮是因為你不會花錢,核心的觀點就是:花錢買時間。

比如說,租離公司近一點的房子,租金雖然多了一點,但省下了時間可以用來做更多有價值的事情,看書、健身、工作等等;再比如說,當你遇到一個困擾了很久的問題時,不要再浪費時間自己去研究了,完全可以花錢請專家或懂的人來幫你答疑解惑,避免自己走彎路。

這聽上去很有道理,我也是比較贊同這樣的觀點,但很多年輕人根本無法掌握這樣的精髓,只知道要花錢,卻不知道如何更好的花錢,還有一些人打着這種高逼格的幌子及時行樂。

就比如說,不少人租房子要環境好,交通便利,離公司近,美其名曰是為了更好的工作,但結果將上下班路上省下來的時間用在了追劇打遊戲上。

有人花重金給自己置辦了一身行頭,從頭到腳,一身的大品牌,美其名曰是為了更好的社交,結交人脈,其實只是為了滿足個人的物質欲望罷了。

年輕的時候,最好不要有超前的消費觀,當你掙不到太多錢的時候,還是應該學會節制消費,將錢花在刀刃上,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旦你養成了高消費的習慣,再往回走會很難。

所以,這也是很多年輕人工資不錯,但總是存不到錢的原因。

你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長,年輕時雖然有足夠的試錯成本和機會,但有些彎路能不走,還是不走的好。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36kr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831/1166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