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比貿易戰更嚴峻:中國「娘炮」越來越多

「小鮮肉」大行其道,有人擔心中國會爆發「男子漢危機」(圖源:VCG)

近年世界各地都出現了「偽娘」文化,反對者認為這種亞文化會誤導青少年(圖源:AFP)

官媒痛批娘娘腔男子漢危機會把中國引向何方

最近,有關「男性陰柔化」成為中國大陸民眾熱議話題,更衍生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娘則國娘」的網絡流行語。針對男性過度「娘化」,中國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近日刊登評論文章狠批,認為這種現象需要「矯正」。

文章分析,陰柔之風的形成有其複雜的現實因素:「首先,這是經濟快速發展中社會結構變化的一個體現;其次,這和社會發展和現代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新塑造與新要求有關;同時,女性社會地位的迅速提升,也導致一些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認同陰柔性格」。男人娘化甚至與中國的飲食環境有關:「當前一些飲食中含有添加劑、抗生素,一定程度上可能造成一些男孩在生理上偏向陰柔狀態」。

文章引述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李德順的觀點,認為應該承認「陰柔」亦有其功績和價值,但在競爭、發展成為時代主旋律的今天,「陽剛」是一種必要的品質,一種必要的社會文化氣質。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教授李曉文則認為:男性的性格和行為越來越與其天性背道而馳,會對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傳續產生不良影響。

評論強調,「凡事應該有個限度」,有些人擔憂娘化現象蔓延也不無道理,如果青少年過於沉迷在陰柔之美中,審美出現一邊倒的趨勢,必然就會對中國社會產生負面影響。文章最後呼籲全社會應增加對青少年的性別教育,透過合理引導,教育他們正確認識娘化現象。

對於該文,大多數網民對其觀點表示認同。不過也有人認為「娘不娘是自己的事」,並不會危害社會。「據史料記載,一些歷史人物諸如蘭陵王、趙子龍都擁有一張俊美的臉龐,但他們哪個不是孔武有力、保家衛國的英雄?看男人娘不娘,不應該看臉,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內在」。

當然,如果中性化的潮流能夠用它的精緻,掃除一些中國傳統的大男子主義、直男式的不修邊幅和面對女性時的過度自信,那也算立下一件不小的功勞。

其實類似的議題在早前世界盃期間就有過爭論,當時在法國隊戰勝阿根廷隊的比賽中,年僅19歲得非洲裔球員姆巴佩(KylianMbappe)表現出色,贏得大陸網民一致讚賞。賽後,有人把他的照片和大陸偶像團體TFBOYS的照片作對比,並配上「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娘則國娘」的文字,隨即引來論戰。

一篇名為《比貿易戰危機還嚴峻的現實:中國男性正在走向娘化》的文章指出,這幾年「小鮮肉」現象的興起,一定程度上印證了中國男性開始崇尚陰柔,失去血性的事實。文章認為,現在很多男孩不光外表變得雌雄難辨,連脾氣性格也越來越女性化:小雞肚腸、亂發脾氣、面膜做得比女生還頻繁……更嚴重的是,這些男孩承受不起生活中的各種壓力,最終變成心胸狹窄的「瓷男」,「壓力一大,他們就碎了」。

文章最後強調,年輕人是國家的未來,年輕人的價值取向,會影響國家的價值尺度。「追求個性沒有錯,但是如果整個社會都去追捧女性化男性,絕大部分男孩子都去為追求『柔弱美』,國家將變成什麼樣子可想而知」。

相比男性娘化,更值得擔心的還有「成人晚熟」現象。有網民評論:這是個怪異的時代,孩子們老氣橫秋,成人卻遲遲不願長大。

「不願長大」也可視為男人娘化的一種心態。成人的反智心態與兒童的早熟傾向糾結在一起,兒童的天真無邪與好奇心逐漸退化,急於變成一個成人;成人卻越來越扭捏、喪失責任和理想,變成一個偽純真的「老男孩」。

從社會學角度看,社會越發達,青少年邁過成人門檻的年齡就越延後;城市越現代化,人們的心理青春期就越延長。在發達國家的領先城市,這個心理青春期甚至可以超過35歲、接近40歲。

心理青春期的大規模延長是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的基本現象。它的第一次大規模延長源自基本教育制度的建立,戰後普及的大學教育把這個青春期又向後推遲了數年。在大學教育普及後的數十年中,社會默許的心理青春期通常是以踏入職場為分界線的。

不過,進入新世紀,「踏入職場」作為心理青春期的默認界限已然變得模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發達城市的社會形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大家庭、核心家庭為主導的社會,進入以單身、獨居居多數的社會。和過往不同,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不再需要「搭夥過日子」了——經濟上的獨立又或者是上一代人的財富積累讓他們有了更多選擇。

那些娘化的中國男孩也許並不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娘娘腔」,也許他們感覺自己還在青春時代,不需要為娶妻生子或養家餬口而奔波勞碌而已。但問題是,但他們真的意識到自己最終還是有可能走回上一輩人的老路時,他們真的扛得住這一切嗎?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多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816/1159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