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重磅!王岐山黨媒刊文是十九大留任信號?點名「兩虎」 背景驚人

王岐山破紀錄神秘隱身後,十九大前打虎再發力,原甘肅省委書記王三運、原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在一周內相繼被查。17日王岐山在人民日報刊文稱,中紀委巡視組是在習中央領導工作的,並稱重大事項一律報中央決定,表明習王關係穩固。時政評論員周曉輝分析,王岐山十九大留任不再是懸念。文章稱,司法部落馬「首虎」盧恩光竟在網站公開偽造與溫家寶等多名領導人的合影。

北京時間7月17日,中共《人民日報》刊發題為《巡視是黨內監督戰略性制度安排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監督優勢》的文章。

根據這篇署名王岐山的文章指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對巡視工作尤為重視,每次都詳細審閱巡視報告,對巡視工作提出意見。十九大後巡視工作將繼續進行,要「更好發揮利劍作用」。

中紀委是習中央領導的中紀委,表明習王關係穩固

文章稱,習近平要求巡視組當好「八府巡按」、「欽差大臣」,當好黨中央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王岐山說,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重大事項一律報中央決定,決不在中央精神之外設置空間。

王岐山說,對於每一輪巡視情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都會召開會議聽取,尤其是習近平「每次都詳細審閱巡視報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系統闡述巡視任務」,並發出指示、指明巡視方向。這說明習近平非常了解中紀委的巡視情況、巡視發現的問題,而且是親自下指示。

時政評論員周曉輝分析,這表明習王關係不一般,但分工明確,王岐山領導下的巡視工作完全是在執行習近平的命令,這顯然要破除外界對二者關係的質疑,破除外界離間二者關係的意圖。

周曉輝:王岐山十九大留任不再是懸念

王岐山的文章還具體闡述了巡視組是如何執行習近平的指示的,如何維護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以及巡視的具體方式和效用,並總結了五年的巡視工作。

王岐山在文章中給出了一個數字: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央派出巡視組160個組次,抽調2,000餘人次。這個數字亦在表明這五年來的巡視力度。

周曉輝分析與6月5日中紀委監察網站頭條發表的文章《鞏固擴大壓倒性態勢》結合起來看,王岐山留任的信號更加明顯。

該文章稱雖然習近平已經做出了反腐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的判斷,但反腐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因此要「堅持穩中求進,鞏固擴大壓倒性態勢,最終贏得壓倒性勝利」。

周曉輝分析,中共黨內仍有不少腐敗分子在伺機作亂,還有諸多的「老虎」沒有被打下。這些「老虎」形成的利益集團同樣沒有被徹底清剿乾淨。

作為習近平手下反腐領軍人物的王岐山,在沒有取得壓倒性勝利前,是不可能有其它選項的。

周曉輝認為,王岐山此時發表文章用意相當明顯。按照中共官場特有的語言表述方式,王岐山十九大留任不再是懸念。

司法部落馬「首虎」盧恩光偽造與領導人的合影

王岐山署名文章表示,山西系統性、塌方式腐敗,湖南衡陽破壞選舉案,四川南充和遼寧拉票賄選案等重大問題線索都是在巡視中發現的;十八屆中央紀委執紀審查的案件中,超過60%的線索來自巡視。

王岐山指出,「回馬槍」殺出了威懾力,發現了黃興國、王珉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線索,釋放出「巡視不是一陣風」的強烈信號。

王岐山還說,正是通過嚴肅認真核查幹部檔案,發現司法部原政治部主任盧恩光1990年的入黨志願書中,竟寫了學習(中共前領導人)鄧小平1992年南巡講話的體會。

經進一步核實,其年齡、黨齡、身份、學歷、經歷竟全部造假。

盧恩光背景神秘(圖源:VCG)

盧恩光系中國國務院司法部落馬「首虎」,其履歷「處處造假」,從混混一路扶搖直上成為副部級官員。

他創立的方舟集團網站顯示,江澤民李瑞環、溫家寶等3位時任中共政治局常委,以及時任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鄧小平之子)鄧朴方曾來視察或指導工作。但據悉,均屬捏造。

編輯部在北京的海外多維網報道,恩光曾經在中國殘聯任職履歷也引發關注,有媒體專門指出,鄧朴方曾長期擔任中國殘聯的負責人。不過,觀察人士指出,二人雖有過短暫交集,將之與鄧朴方關聯顯然太過牽強。

陳樹隆落馬後,牽出百餘名官員(圖源:中國地震局官網)

此外,王岐山還提到,「回頭看」發現安徽原副省長陳樹隆毫無理想信念,深受封建思想影響,既想當大官又要發大財,利用手中權力攫取巨額利益的問題線索。

今年5月份,陳樹隆被宣佈「雙開」。通報指,陳樹隆「政治上攀附」等。

中國共青團北京市委機關報《北京青年報》曾披露,陳樹隆家中曾懸掛多幅與「大領導」的合影,記錄了陳樹隆的仕途風光。

周曉輝分析認為,王岐山的年齡不會是其連任的障礙,而王連任的職務很可能與國家監察體制有關。中共十九大後,隨着王岐山的連任,國家監察體制應該在全國範圍內推行。

阿波羅網林億報道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717/963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