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楊聖:一個前大陸小粉紅對台灣的抱歉

—一個大陸年輕人的台灣記憶

從年初的帝吧出征、洗版FB,到大選前的周子瑜事件,再到今年夏天的戴立忍事件,一次又一次的撕裂。看到那群狂熱的‌‌‌‌「小粉紅‌‌‌‌」,我心裏五味雜陳,真的不知說什麼好。因為往回倒四年,我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小粉紅‌‌‌‌」。在網絡如此便捷的今天,只要你想,你可以了解任何事情;但遺憾的是,很多人已經失去了了解的興趣。多少人用情緒代替了思考,多少人活在盲目與偏見中,可憐乎,可悲乎。

從課本里‌‌「祖國的寶島‌‌」,到《藍色大門》,再到美麗島事件,做為大陸人的我,一點點補充着對台灣的記憶。

在端傳媒上讀到胡采苹的故事,我驚訝於她的良善與真誠,更驚詫於自己的無知。曾自以為對台灣頗有了解,卻發現還有如此多盲區。二二八事件、《悲情城市》、台海飛彈危機,這些在我的記憶里不存在的東西之於他們竟是如此重要。記憶中那個親切的台灣,此刻變得模糊。

‌‌‌‌「台灣是祖國的寶島,那裏有美麗的日月潭和阿里山。‌‌‌‌」這是我台灣記憶的起點,來自小學課本。或許是因為這句話,從小便對台灣有種莫名的親切。

我最早記住的台灣地名不是台北,而是火燒寮,因為那裏是中國降水量最多的地方。記得小時候畫中國地圖的時候(準確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但在彼時的我眼中,中國等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定不會遺漏右下角那個樹葉一樣的台灣島。

也是在讀小學的時候,二〇〇五年,連戰訪問大陸。我至今清楚地記得,那天下午,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的手握在了一起。我在電視機前見證了這一歷史瞬間,並把它寫在了日記里。那個時候我對台灣政治一無所知,只知道‌‌‌‌「國民黨反動派‌‌‌‌」在一九四九年逃到了那裏。

二〇〇八年,汶川地震,台灣同胞的慷慨解囊讓我非常感動,那個時候覺得兩岸真是‌‌‌‌「血濃於水‌‌‌‌」的骨肉同胞。說起‌‌‌‌「台灣同胞‌‌‌‌」,腦海里浮現出當時歷史課本上的一張圖片,一九七九年元旦《人民日報》的頭版,大標題是《告台灣同胞書》,右上角是停止炮擊金門的消息。說來慚愧,我是前兩天才知道八二三金門炮戰,這一事件從未出現在我的教科書上,也不記得有老師曾提起過。

那個時候上初中,開始讀報紙,《環球時報》《參考消息》《南方周末》都是我了解外界的窗口(彼時根本不知道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恰逢陳水扁醜聞曝光,報紙的消息鋪天蓋地。直到那個時候我才第一次知道台灣還有民進黨,才知道島內有藍營和綠營。報紙頭版上陳水扁戴上手銬的那張照片,至今印象深刻。

記得當時非常愛看中央電視台《海峽兩岸》節目,還由此記住了第一個台灣人——邱毅。最吸引我的莫過於台灣主持人迥異的講話方式,完全不同於大陸的主播。我當時還特別喜歡模仿他們說話,尤其是那些讀音不一樣的地方,比如‌‌‌‌「陳水扁和(hàn)吳淑珍‌‌‌‌」。那個時候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那麼讀,更不知道那叫‌‌‌‌「國語‌‌‌‌」,以為是跟東北話、四川話、河南話等類似的方言。

二〇一一年,高中二年級,青春萌動的我着迷於台劇《我可能不會愛你》,當時是在網絡上同步追完了這部劇。我第一次通過電視看到台灣人的日常生活,毫不誇張地說,這部劇讓我徹底愛上了台灣。那年風靡的還有電影《那些年》(我看的是盜版的台灣公映版),更是加深了我對台灣的熱愛。後來還專門買過九把刀原著的台版書,送給了自己喜歡的女孩。

說來也巧,當時還送過一本書叫《對照記*1963》,由楊照、馬家輝和胡洪俠合著,三位分別來自台灣、香港和大陸的作家,就一些共同的日常詞彙各寫一篇文章。不同成長環境下的不同記憶,尤其是楊照的台灣部分,讓我非常着迷。去年在北京聽楊照的講座,第一次見到他本人,卻感覺像是一位老朋友,特別親切。

二〇一二年,我學會了翻牆。由此帶來的震撼可想而知,我經歷了價值觀的崩塌與艱難重構。關於台灣,我第一次了解到台灣的民主進程,知道了美麗島事件和另一個陳水扁。那年正好趕上台灣大選,我第一次知道台灣的領導人是一人一票選出來的,對比那一年的大陸政局,我當時真的有點羨慕台灣。

進入大學之後,有了更多的時間去了解這個世界。慢慢開始理性地看待一些問題,比如台灣社會和台灣民主。拜互聯網所賜,我能夠近距離了解台灣人的想法,藉助不同渠道看到一個更真實的台灣。二〇一五年,當我看到兩岸最高領導人握手時,早已沒了十年前的激動,甚至一點都高興不起來;二〇一六年,我第一次通過網絡觀看了台灣大選的直播,雖感興奮,卻也沒了艷羨。

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則是另一種洗禮,它讓我第一次學着站在國民黨、站在外省人、站在台灣人的立場來審視自己熟知的‌‌‌‌「歷史‌‌‌‌」。曾經黑白分明的敵我界限開始變得模糊,‌‌‌‌「解放‌‌‌‌」突然成了一個特別沉重的字眼,在它的背後,是累累白骨與血雨腥風,是妻離子散與家破人亡。大時代中千千萬萬的普通人,如螻蟻,如草芥,被政治碾壓,被命運捉弄,讓人唏噓慨嘆。

過去這一年,從官方到民間,兩岸的對立與隔閡不斷加深,尤其是年輕人之間。從年初的帝吧出征、洗版FB,到大選前的周子瑜事件,再到今年夏天的戴立忍事件,一次又一次的撕裂。看到那群狂熱的‌‌‌‌「小粉紅‌‌‌‌」,我心裏五味雜陳,真的不知說什麼好。因為往回倒四年,我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小粉紅‌‌‌‌」。在網絡如此便捷的今天,只要你想,你可以了解任何事情;但遺憾的是,很多人已經失去了了解的興趣。多少人用情緒代替了思考,多少人活在盲目與偏見中,可憐乎,可悲乎。

我喜歡台灣的電影,喜歡《等一個人咖啡》《第36個故事》《一頁台北》,喜歡《藍色大門》《不能說的夏天》《女朋友。男朋友》,喜歡《戀戀風塵》《童年往事》《一一》。

我喜歡台灣的音樂,從鄧麗君李宗盛到張懸。去年,馬世芳的節目《聽說》為我打開了另一扇門,翻來覆去聽了好幾遍,甚為迷戀。包括台語歌,雖然聽不懂,但依然愛聽。

我喜歡台灣的人,忘不了那年新周刊的封面《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勇敢的台灣人,在這片美麗島上篳路藍縷,不畏艱辛與恐懼,竭力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寫下這篇瑣記,分享自己記憶碎片中的台灣,想讓更多的人讀到,特別是兩岸的同齡人。我真誠希望彼此能夠增進了解,超越政治與地域的偏見。不管你的身份認同是什麼,台灣人、大陸人抑或中國人,拋卻這些無聊的標籤,我們首先應當是一個人,一個大寫的‌‌‌‌「人‌‌‌‌」。我們需要學會傾聽和對話,學會思考與面對各自或共同的問題,這遠比無休止的謾罵更有價值。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端傳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1130/843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