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取現難!人民幣持續走貶 中國銀行鬧起了美元荒

人民幣10月持續貶值,似乎又引發中國金融機構的「美元荒」。近日一篇題為「取美元失敗」訊息,在微信朋友圈被廣泛流傳。上海「第一財經日報」則指出,在一般消費者看不到的「後台」數據監控中,銀行已加強管理,尤其是針對「個人分拆和重複購付匯」業務。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11月1日的最新數據顯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7734,較前一交易日下跌93個基點。(中新社)

中共官方10月31日公佈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7641,較前一交易日的6.7858上調217個基點,創下逾一個月的最大漲幅。(中新社)

人民幣10月持續貶值,似乎又引發中國金融機構的「美元荒」。近日一篇題為「取美元失敗」訊息,在微信朋友圈被廣泛流傳。上海「第一財經日報」則指出,在一般消費者看不到的「後台」數據監控中,銀行已加強管理,尤其是針對「個人分拆和重複購付匯」業務。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和即期匯率10月分別下跌達1.28%和1.49%,2016年以來累計貶值幅度更已超過4%。人民幣持續走跌的同時,匯市成交額也明顯放大,其中10月27日全日成交量更暴增至406億美元,創2015年8月28日以來單日最高。

10月30日,微信朋友圈一則「取美元失敗」的消息被瘋轉。一名北京網友以其自身實際經驗稱,「取美元現鈔已經是很費勁了」;「去了四家銀行,一分美元都沒有取出來,都要預約到下周二以後,其中兩家銀行我還是白金卡,冬天已至」。

為了解金融機構是否再度出現「美元荒」,「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別在北京、上海隨機選取多家銀行進行測試。報導說,目前北京與上海一般銀行支行普遍可以滿足數千美元的取現要求,但對於1萬美元的上限額度,則需預約次日取現。

浦東發展銀行一名行員表示,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每日可換取1萬美元現金,連取五天。超過5萬美元的個人年結匯額度部分,則需提供相關資料文件並報備等,例如若是留學生有境外用款需求,需提供境外學校的錄取通知書等文件。

一家股份制銀行總行國際業務部人士表示,目前對於一般民眾提取美元現金,銀行的原則都是「提供便利」和「防範風險」、「反洗錢」相結合。該名人士並透露,在客戶看不到的「後台」數據監控中,銀行已加強了管理,尤其是針對「個人分拆和重複購付匯」業務。

中國銀行貿易金融部副總經理姜煦表示,目前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有一個大數據監控體系,銀行對於個人客戶在銀行購匯的任何動作都要做國際收支申報,而外匯局一般會對銀行做出「提醒或提示」;同樣的做法也適用於多人分拆購匯後匯向同一個帳戶。

10月31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大漲217個基點,創近一個多月來最大單日漲幅。不過,人民幣中間價1日又下跌93個基點,即期匯率收盤價也小跌36個基點,收盤報6.7744。目前市場仍普遍預期,人民幣短期內仍將持續緩步走貶。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1103/828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