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奇聞趣事 > 正文

台灣人為什麼把〝和〞念成〝汗〞?這是道地北京話

點此看大圖片

很多大陸人聽到台灣人把〝A和B〞念成〝A汗B〞時,都覺得有點怪,以為是台灣方言,其實這是道地的老北京話。

有大陸網友研究發現,民國時期的語言學家趙元任先生在《語言問題》一書中,專門講過〝和〞字的讀音,那時候在北京話里,〝和〞並不是發〝何〞的音,而是讀成〝hàn〞(音同〝汗〞),或者〝hài〞(音同〝害〞)。此外,在1999年出版的彌松頤着《京味兒夜話》一書中,作者彌松頤先生也說,北京話的〝和〞念成〝汗〞和〝害〞,1996年徐世榮先生的《北京土語辭典》,也收錄了〝和〞字的〝汗〞這一讀音。

那麼這個北京發音為什麼跑到台灣了呢?這就要從中華民國說起了。1911年,中華民國成立後,第二年2月在北京召開了〝中國讀音統一會〞,制定了史稱老國音的國音系統,確定了以〝京音為主,兼顧南北〞的國音。1919年9月編輯出版了《中華民國國音字典》,北京語音佔有重要地位。

1945年10月台灣光復,為了消除日語在日常生活中的影響,國民政府大力推行〝說國語運動〞。1946年4月2日台灣國語推行委員會正式成立。並開設了〝國語廣播教學〞,每天清晨在台灣廣播電台播音,為台灣各地的國民學校教師及國語推行員作發音示範。主講人齊鐵恨先生是位〝老北京〞,他按照當時的北京話,把〝和〞讀成〝汗〞,所以從此以後。台灣人就都把〝和〞念成〝汗〞了。

而大陸在49年以後更動了一些字詞的發音,把〝和〞字〝汗〞的讀音去掉,定位〝何〞的讀音。漸漸北京人說〝汗〞的也越來越少,不過在大陸一些偏遠地方仍有保留。大陸一位網友說,在他的老家,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部一個小縣城,〝和〞字都是發〝汗〞的音。當他第一次聽到台灣人也這麼說時,覺得很奇怪,兩個地方一南一北隔的這麼遠,怎麼會都是用這個不常見的發音呢?原來是國民黨帶過去的啊。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NTD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601/747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