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武則天登基前的「性變異」怪象

據《新唐書》記載,垂拱三年(687)七月,「冀州雌雞化為雄」。第二年即永昌元年(689),朗州「雌雞化為雄」,松州「雌雞化為雄」。「雌雞化雄」這一怪象在高宗李治死之前和武則天稱帝以後均無記載,而在武則天臨朝稱制,積極謀取李唐政權期間,這一怪象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呢?

從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駕崩到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此間約七年時間,武則天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稱制,並一步一個腳印地為謀取李唐政權做準備。

在讀這段歷史的時候,危石兒發現這樣一個「怪象」再三出現,什麼「怪象」呢?「雌雞化為雄」。

據《新唐書》記載,垂拱二年(686)武則天下令製造銅匭(gui,銅製的小箱子,功能與現在的信箱差不過),大開告密之門,重用來俊臣、周興等酷吏,施行恐怖統治,搞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垂拱三年(687)七月,「冀州雌雞化為雄」。

垂拱四年(688),武則天得「天授聖圖」於洛水,上書「聖母臨人,永昌帝業」,積極為登基稱帝製造「天論」基礎。八月,博州刺史琅琊王李衝起兵,接着越王李貞於豫州起兵呼應,但均很快以失敗告終。同年,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黃國公李撰、東莞郡公李融、常樂公主等自殺,親信等均被誅殺。武則天篡權意圖愈來愈明顯。第二年即永昌元年(689),朗州「雌雞化為雄」,松州「雌雞化為雄」。

「雌雞化雄」這一怪象在高宗李治死之前和武則天稱帝以後均無記載,而在武則天臨朝稱制,積極謀取李唐政權期間,這一怪象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呢?

其實,「雌雞化雄」這一現象就是我們常說的「牝雞司晨」,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母雞打鳴」,這是生物的「性變異」現象,與趙本山宋丹丹的「公雞下蛋」有異曲同工之妙。

《尚書.牧誓》中說:「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孔子十世孫,西漢著名儒家學者、經學家孔安國注云:索,盡也。雌代雄鳴則家盡,婦奪夫政則國亡。因此,這句話換成現在白話就是「母雞本來不打鳴,而母雞打鳴,則意味着國破家亡」。在古代,常用「牝雞司晨」來比喻女人篡權亂政,是凶禍之兆。而為了避免這種「凶禍」的發生,古人又常用「牝雞司晨」這一現象來鼓舞士氣,鼓動人們來反對亂政的女人。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周武王伐紂的時候,在牧野的誓師大會上就曾用這一現象來鼓舞士氣,這裏的「牝雞」指的就是蘇妲己

因此,武則天欲篡李唐政權,「雌雞化雄」怪象頻發的原因也就顯而易見了,就是各地方反對武則天的聲音很大,欲阻止武則天亂政篡權,都有起兵討伐的想法。同時,這也是武則天拼命誅殺李氏宗族,花大力氣剷除異己的原因。進一步說,這更是武則天死後,李氏不費一兵一卒而迅速接管政權的重要原因。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危石兒的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518/740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