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經濟學人:中國債務危機必爆 應預留彈藥應對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發表評論,指中國的債務危機遲早會爆煲,中央應該立時制止債務的急速增長,並保留彈藥應付災難的到來,人民銀行應煞停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認為不成熟的資本賬開放,將會導致更大的資金撤離及麻煩。評論認為,今次中國債務危機的終局,會比日本的長期積弱,來得急及兇猛。

評論以「即將來臨的債務爆煲(The coming debt bust)」為題,指中國過去兩年的債務增長,與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兩年一樣快,債務總額由10年前占GDP的150%,上升至GDP的260%。這種增速一般會以金融危機或突然經濟放緩告終,中國也不會例外。

評論指,中國的問題貸款過去兩年已倍增,官方數字為佔整體銀行貸款的5.5%,但實情可能更差,約4成新債只剛好夠冚舊債的利息,而在2014年,中國最大一千家企業中的160家,利息支出已超過其稅前盈利。中國要借越來越多的錢,但能刺激的經濟增長越來越少,現在用4元(人民幣下同)的新債,只能增加1元的GDP,而金融海嘯前只需1元新債。

政府當然還可以容許放肆借債多數年,但無法一直這樣做。當債務無可避免要回落時,資產價格及實體經濟將會遇到震盪,雖然中國很少外債,但爆煲帶來的損害仍然龐大。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銀行業更是全球最大,其資產相當於全球GDP的4成;股市即使在股災後仍然值6萬億美元,僅次於美國股市;其7.5萬億美元的債市也是全球第三大。去年人民幣貶值2%,已令全球股市受挫,若出現爆煲情況會更差,令所有受惠中國需求的國家均感痛楚。

樂觀者會認為,三十多年的改革,中央官員持續展現其駕馭經濟的能力,而且政府牢牢控制國營銀行及借最多錢的國企,為解決問題提供時間及空間。

不過,評論認為,政府已開始落後於形勢,單單去年,便花掉2000億美元去托股市、銀行出現650億美元壞賬、金融騙局招致投資者損失200億美元、走資6000億美元。為保增長,官員再炮製了一個樓市泡沫,而債務比經濟增長快一倍。

同時間,政府開始失去對金融的控制,影子銀行下的資產過去3年每年急增3成,令影子銀行與正規銀行系統的界線異常模糊。這帶來兩個風險,一是銀行可能招致比預期為高的損失,不少銀行早已將不良貸款「再分類」為投資,以迴避監管及減少資本需求。另一風險是流動性,銀行越來越倚賴理財產品,這些產品其實變相是以短期存款投資於長期資產。多年來中國限制銀行貸款要少於存款的75%,以確保有充足的現金儲備,但現在銀行貸款已達到存款的100%,銀行出現流動資金不足的風險不低,而這往往是爆發銀行危機的先兆。勇於擴充的中型銀行,是高危一族。

評論認為,今次中國債務危機的終局,未必與以往美國次按危機或97亞洲金融風暴相似,有人認為或會重蹈日本的覆轍,但中國的金融系統更混亂,資金外流的壓力更大,所以中國的危機會比日本的長期積弱,來得急及兇猛。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越遲去處理問題,後果越嚴重,因此當局必須制訂方案,與其再花彈藥去保證經濟增長在6.5%以上,不如保留力量,應付真正的災難。人民銀行應停止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因為不成熟的資本賬開放,會導致更大的資金撤離及麻煩。

最最重要的是,中國要開始停止債務的急升,應容忍更多違約,關閉更多失敗的公司,讓增長放緩。

評論最後認為,這些都不容易,但要無痛已經太遲,現在可以做的,是防止更差的出現。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立場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513/738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