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周恩來死黨公安部長李震之死 周定他殺後 毛都出手了

作者:
李震既不是林彪嫡系,也不是四人幫死黨,而是追隨周恩來。1973年10月20日在北京自殺身亡,引發軒然大波,周恩來親自定性他殺,牽頭成立堪稱豪華的調查組。毛澤東在接見時任公安部核心小組成員施義之時,以明末三大疑案類比,最後在毛澤東的干涉下定性自殺。

李震是開國少將之一,解放前任12軍副政委,文化大革命前由瀋陽軍區副政委調任公安部常務副部長。1970年任公安部革委會主任,中央專案審查小組第三辦公室主任。從文革體系上,李震既不是林彪嫡系,也不是四人幫死黨,而是追隨周恩來。1973年10月20日在北京自殺身亡,引發軒然大波,周恩來親自定性他殺,牽頭成立堪稱豪華的調查組。毛澤東在接見時任公安部核心小組成員施義之時,以明末三大疑案類比,最後在毛澤東的干涉下定性自殺。

開國少將、公安部長李震

圍繞李震自殺的傳言很多,開始一直認為不是自殺。原因是當時李震在政治上受到中央信任,工作上中央支持。為此,中央不僅立即收審了公安部於桑(老保衛公安幹部,文革後仍任公安部副部長)、劉復之(文革後任公安部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兩位副部長和幾乎所有部領導秘書、勤務人員,還成立了在周恩來總理親自指揮下級別很高的破案小組。華國鋒擔任組長,組員包括楊德中(8341部隊政委)、吳忠(北京衛戍區司令員)、楊俊生(北京衛戍區政委)、劉傳新(北京市公安局局長)、郭玉峰(中共中央組織部長)、田維新(總政治部副主任)、劉湘屏(中央衛生部長)、羅青長(中央調查部長)以及公安部黨的核心小組成員施義之、祝家耀、楊貴、徐海濤等。

如此高規格的破案小組並沒有找到其它的證據,幾個月後的1974年1月初,專案組確認李震是自殺。

從現場情況看,李震系服用大量安眠藥後上吊身亡。由於地下管道低矮,死者雙膝跪地,身體向後仰着,上衣口袋裏還有剩下的一些安眠藥。經專家組技術分析,認定是自殺的依據比較可靠。

李震是十二軍老人,在十二軍時與肖永銀(武漢軍區副司令任上退休)搭班子。十二軍既是張國濤的紅四方面軍,又是劉伯承鄧小平的第二野戰軍序列。文革時調入公安部應當是前任公安部長,時任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的謝富治推薦,因為李震曾在謝富治當政委的三兵團擔任12軍副政委。「九.一三事件」後,謝富治病逝,李震成了公安部一把手。其間他正在抓林彪反黨集團死黨和追查「五.一六分子」,是周恩來面前的紅人。此時自殺世人不理解在情理之中。

據一些老同志回憶,李震屬於有能力有水平,聰明能幹的人。他的老搭檔肖永銀曾經跟他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一起幹了八年,你是個大才,將來可能當大官。」「你很能幹,但有一個缺點,別人誰也不會說,只能我講。你看風向,將來當了大幹部,就危險了!我進一言:政治鬥爭不能看風向。」也許這才是李震悲劇的關鍵所在。

很多人牽強附會把電視劇《亮劍》的主人翁原刑說成是王近山,而政委趙剛的原刑則是李震。雖然並無根據,卻說明李震在戰爭年代確實是位人才。

此案即使在文革後「四人幫」垮台,由新任部長趙蒼壁為首的公安部黨組向中央的報告,也明確李震系「畏罪自殺」。

這個罪是什麼呢?

從系統上講,李震是鄧小平的第二野戰軍。只不過第二野戰軍的戰將們大部分在建國後都改換門庭,投靠在別人麾下,與鄧小平分道揚鑣。

從文革體系上,李震既不是林彪嫡系,也不是四人幫死黨,而是追隨周恩來。這從李震案發生後周恩來的反常做法可以看出。李震死後周恩來不僅立即逮捕了公安部一大部分領導幹部,而且在審查過程中手段偏激,在毛澤東的干預下才緩和。

有一種說法是李震手裏掌握了一些不為人知的材料,既不敢上報毛澤東,留在手裏又是燙手的山芋,因恐懼而自殺。此事沒有實際佐證。

公安部內鬥的說法在當時比較普遍。

文革前夕,公安部部長是謝富治。副部長的排名順序是:徐子榮、楊奇清、汪金祥、汪東興、劉復之、凌雲、於桑。1966年,國務院副總理兼公安部長是謝富治,公安部黨組成員分工是:楊奇清任第一副部長,李震任第三副部長,黨組第二書記,負責常務。副部長的名次排列為楊奇清、汪金祥、李震、於桑。

1968年2月7日,經中共中央批准,成立公安部領導小組,成員:謝富治、汪東興、李震、於桑、曾威、施義之、趙登程。其中,汪東興是以新的身份進入領導小組,李震

、曾威、施義之、趙登程均為1966年至1967年間調入的軍隊幹部。

1970年,公安部核心小組由於桑、劉復之、李震、張其瑞、施義之、趙登程、曾威七人組成,李震任組長,於桑、曾威任副組長,公安部革委會由27人組成,主任李震,副主任於桑、曾威、施義之、趙登程。原單位老幹部以於桑、劉復之為代表,軍隊幹部以李震、施義之、趙登程、曾威為代表、群眾以張其瑞(公安部原十一局一般幹部)為代表。是一種老中青、干軍群的典型組合。

當時公安部李震和副部長於桑都是中央委員,副部長劉復之則是文革前的公安部副部長。革委會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施義之是原21軍政委。在李震自殺之時,公安部內部正在圍繞「算舊帳」還是不算舊帳的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和爭論。「算舊賬」指的是批林整風中的不同觀點,李震站在周恩來和李先念、紀登奎一邊,不同意算舊帳。而於桑則不同意。為此,於桑同曾威(原北京軍區工程兵政委,公安部革委會副主任,文革後任天津警備區政委)拍桌子爭吵起來。算不算舊帳的爭論實質是對文化大革命的看法,形成了以李震為首的軍隊派與於桑和劉復之的地方派之間的鬥爭。

《公安史稿》對李震之死是這樣描述的:「據事後查證,李震確有自殺取死之因。他1970年在中共九屆二中全會上,與林彪黨羽劉豐曾秘密串聯,進行反黨活動。劉豐被捕審查後,他又篡改了劉豐的供詞,掩蓋自己的罪行。在這之前,他還參與陳伯達吳法憲製造『中國共產黨非常委員會』冤案,誣陷許多中央領導人和一大批黨、政、軍負責幹部。1973年9月,他去山東省查破一個與該案相似的案件,知道中共中央對冤案製造者處理很嚴,因而畏罪思想壓力很大,同年10月,中共中央追查陳伯達交代的一份材料,他因為這份材料被壓在自己的手裏感到很害怕。由於罪孽深重,他畏罪自殺不足為奇。」

這種罪名顯然不太合適。因為林彪案已處理完結,李震能在1973年8月的中共「十大」當選為中共第十屆中央委員,本身就證明了他與「林彪集團」毫無牽連。而與陳伯達並無工作關係,他在公安部的工作主要聽命於周恩來,與四人幫也沒有過多聯繫。

李震死後接替公安部部長職務的是華國鋒。華國鋒倒台後很多人把李震案硬套在他的頭上,其實當時下令收審兩位副部長和其它人員的是周恩來。

公安部文革後獲得高升重用的是劉復之,不僅當了幾年公安部長,還高升最高檢察長。被審查過的於桑雖然沒獲重用,卻成了審查文革期間案件的負責人。

在李震的案件中,劉復之所述過程基本沒有多大出入。因為曾受到審查關押,其不滿情緒顯而易見。而且重新受到重用的劉復之並沒有忘記對其它人的報復,幾位軍隊在公安部的軍管幹部和參預審查的公安部幹部都受到了報復。施義之被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開除黨籍,異地安置。趙登程被判刑11年,曾威被趕回部隊一生未獲升遷。參預此案的軍隊幹部劉偉新、王更印被判刑,田維新成了林彪死黨。

從中央讀書班選派參預李震案調查的人後來基本沒有好下場。

楊貴這位林縣縣長及紅旗渠的設計和創始人,只因為被周恩來調到公安部破案,後來被下放到一個農場當副場長。

祝家耀被審查關押,董明會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開除公職。楊坡蘭送回工廠待分配,周宏寶被開除黨籍。姚邊蔚、梁錦棠被開除黨籍。軍隊成員中的張英才、趙仁、李德保、王兆坤、張金華、李華、蔣順學、張宏軒、侯志堅都被趕回了部隊。

如果李震不自殺,文革後一定會被打成「兩案」集團骨幹,吃牢飯是現成的。

也許李震自殺本身沒有多少疑問,而圍繞此案所形成的兩派鬥爭才是關鍵。

無論李震是畏罪自殺還是他殺,都屬於非正常死亡。在講政治的年代裏,即使是正常的死亡都能演義出許多故事來,更況且像李震這種處在風口浪尖上的人物。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306/703510.html